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63期2007年12月)
靈修小品:你在這裡作什麼?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江海

先知以利亞倚靠耶和華擊敗巴力的四百五十個假先知之後,卻被亞哈王的王后耶洗別威嚇取其性命,倉皇而逃,並向耶和華求死。耶和華的話兩度臨到他,問他:「你在這裡作什麼?」(王上十九9、13)

當摩西過世之後,帶領以色列民進入被喻為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之重任就落在約書亞身上,神為了鼓舞這位年輕又領導經驗不足的小伙子能勇敢不懼,做好神交託的任務,除了給予約書亞權柄和能力以外,並四度用「剛強壯膽」勉勵他(書一6、7、9、18),目的就是希望約書亞不要軟弱,知道有神同在,凡事必能成就。

人生途中,總會有軟弱的時候,遭遇時逃避現實,不敢面對,甚至自殘來了結寶貴的生命,這種情形在世俗的社會中屢見不鮮。以利亞貴為神的使者,歷經多少狂風暴雨,卻屈服在一句話語之下,何況是一般血肉之驅的我們?人是由神所造(創二7),一切道路均須祂的帶領,倚靠祂也是必然,耶和華如此說:「惟有你們專靠耶和華──你們神的人,今日全都存活。」(申四4)。可是人的悖逆,違背了神的話語,才讓自己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而這其中蘊含著多少軟弱的行徑和缺乏信心的作為。

當肉體病痛,最易陷在軟弱中,而病魔生心魔,無形中喪失應有的抵抗本能,反而屈服於現狀,身為基督徒的你我是否忘了背後還有位慈祥又信實,無所不能的主耶穌?!

《聖經》記載許多真實案例,不管是赫赫有名抑或只是無名小卒:羅得的妻子在神毀滅所多瑪之前逃離,卻因戀眷而回頭,被變成一根鹽柱(創十九24-25);亞倫在拗不過以色列民起鬨,竟製造金牛犢喻為神(出三二1-5);大衛王為貪戀烏利亞之妻拔示巴,竟用計害死烏利亞(撒十一2-5、14-17,十二11);所羅門王晚年迷戀外邦女子,任憑誘惑隨從別的神,也激怒耶和華(王上十一1-4、11);先知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貪婪,背著主人追得禮物,結果得了大痲瘋(王下五20-27);亞拿尼亞和撒非喇夫婦賣田地奉獻,卻因私留幾分,結果暴斃(徒五1-10)。

經常聽過這麼一句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實,人最大的軟弱莫過此一藉口。《聖經》卻有美好的比喻,「因為我所做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願意的,我並不做;我所恨惡的,我倒去做。若我所做的,是我所不願意的,我就應承律法是善的。既是這樣,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裡頭的罪做的。」(羅七15-17),保羅所強調的,即是同一章14節後半所說:「是屬乎肉體的,是已經賣給罪了。」

一般人認為既不殺人放火,也不姦盜掠奪,何來犯罪之有?其實,無形的軟弱比有形的犯罪更嚴重,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不知除了傷害自己以外還會殃及無辜。近來的新聞報導,不是有好多因欠債燒炭自殺,也把無辜的兒女一道帶走。其次,基督徒又與未信者有所分別,因為我們是神所揀選的子民,一切仰賴祂,祂必不撇下我們,也不忘記祂起誓與列祖所立的約(申四31)。

以利亞不也是個實證嗎?還沒被耶洗別言語威嚇之前,不是獨自一人與四百五十個巴力的先知對抗麼?而他靠的是什麼,不就是你我現在都敬拜的耶和華真神?只因為前後的心態不同,以利亞的堅定信心剎那間消失,甚至向神求死;以利亞的軟弱也反應到現今的我們,值得深思。

前一段日子,在電視上看到一則見證,有位其他教會的傳道人大約十年前獲知自己罹患腫瘤,為了進一步證實,他到美國檢查,得到的答案是淋巴腺腫瘤,他問醫生腫瘤是良性或惡性?醫生淡淡地說:淋巴腺腫瘤哪有良性?事過十年,這位傳道人仍然活躍在宣道的工場,而且身體健壯如昔,問他這段期間如何過的?他並未說明病況,卻聲如銅鐘地說:自從得知病情之後,天天禱告主,進入開刀房前如此,治療的每一天也是如此,到現在更是如此。因為一切有主同在,一切交託神,祂必帶領走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詩二三4)。《聖經》上的以斯帖、約伯不都是例子嗎?只要全心仰望主、倚靠主,主必保守看顧。

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他懇切禱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他又禱告,天就降下雨來,地也生出土產(雅五17)。足證信心的祈禱是大有功效的,若是他能以堅強的信心祈求神,必不致於成了四處躲藏,被神呼喚:「你在這裡作什麼?」的窘態了。

了解以利亞前後截然不同的作法之後,思想如果有朝一日,自己遭逢苦難無助,聽到有輕聲呼喚:「你在這裡作什麼」時,必會想起以賽亞的話:「我在這裡,請差遣我!」(賽六8)。以賽亞見主當時,有使者(撒拉弗)潔淨了他的罪孽,自告奮勇為主作工,為主發光,這也是提醒我們時時儆醒,隨時有聽候主差遣的準備,為服侍人、榮耀神而竭心盡力,不可畏懼且軟弱。

你曾思索過「你在這裡作什麼」嗎?


作者: 江海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200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