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63期2007年12月)
宗教教育:到底要等多久?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南區宗教小組 王雪芬

邀孩子一起栽種,培植自己的創意,機會教育後果的真理。

種與收的定律


相對論是大自然的定律,《聖經》告訴我們屬靈抉擇的定律也是如此。

神就像一位農夫。祂發明種子,也發明光合作用,使種子萌芽,並配合許多複雜的因素、成分……。神雖然用了最複雜的方法,《聖經》卻極簡單地傳達出來:生命就像一塊田地,我們怎麼種就怎麼收。

早春時候,父親和孩子一同來到屋後的園地。
「這地還又冷又硬,耐心等著,很快我們就能翻土撒種了!」
父子走過崎嶇堅硬的地面,繼續巡視。
「我們會在這裡種一些蕃茄、豆子、甜菜……」邊說邊指著。
「爸爸,我最喜歡的南瓜要種哪兒?」然後來到孩子最喜歡的一角。
春天來了,父子耕地、除草、殷勤工作直到地面鬆軟,然後撒種。
經過漫長的等候期,兒子不只一次問父親:「我們是不是應該把種子掘出來,看看長得怎麼樣了?」
父親的回答總是:「你必須耐心等,一直等……。」
要相信父親的話多麼困難,因為孩子似乎看不見任何情況發生。
到了夏季豔陽高照,小小的綠芽開始從土壤中伸出它們的觸鬚,並且迅速成長。4月時種下的小小植物,到了7月已經長出強壯的莖幹和長長的蔓藤。
「怎麼還看不見南瓜呢?」孩子不停的詢問父親。
「要忍耐!它們會長出來的。」結果它們真的長出來了。
經過一個夏天,父親開始採收蕃茄、豆子……。而孩子乾瞪著那小小的綠南瓜。
「為什麼它們還是綠的?」孩子側頭嘟嘴。
「要等待,一切都會在適當的時刻發生。」
果然,南瓜季節在預期的時候來到。孩子好興奮地將最大的南瓜裝飾在自家的前廊,宣告著等候多時而得的戰利品。

生命與永恆的事物都受種與收的定律所影響,自始至終,整部《聖經》,一再提醒我們這項真理。今日所發生的將影響明天,現在的生活也都有賴於過去的累積。當我們往前瞻望並考慮後果,根據事情的發展去選擇較有利的位置。最終,當我們所選擇的結果了然於心,我們的內在就會更加快樂。

自然的後果


這個世代搖擺不定,長久以來許多兒童與青少年完全沒有承擔後果的想法。因為有些大人不願伸張「自然後果」的聲音,並將之貼上「過度反應」的標籤,認為是狂熱的宗教思想,只會徒然造成困擾。但現在這些問題都紛紛爆裂開來,明明有太多人已經被燒著,卻仍假裝沒看到火在燃燒。

不見棺材不流淚


如何教孩子三思而後行,這可不是容易的事。從小學中年級以上的兒童都相信他們所看到的,遠超過於父母所說的。所以,經驗乃是最終的老師。

有位少年耍盡心機,極力說服媽媽買機車給他,母親一再強調機車的危險性,並解釋不是花錢的問題,沒有什麼比兒子的命還值錢。

少年到了18歲,可以自主了,打工買了一部機車,開心極了!心想:如此一來,可以證明媽媽是錯的,而我是對的。

不久,發生車禍,失控傾倒拖滑在車道上時,許多意念快速閃過心中,機車和人皆受傷慘重。

母親的話還不及那堆破銅爛鐵來得有衝擊力。孩子改變觀念是因為親身經歷慘痛的教訓。

那麼,父母是否該閉口不言,等著讓痛擊臨到孩子身上?顯然父母的職責也包括保護。但問題是:單是以口頭訓誡來管教,或在每個人生轉折處保護他們,又將會錯失了孩子裝備自己、面對未來的重要階段。所以父母需要一個道德新體系──大人飽嘗神的價值觀,將種與收的定律內化心中,訓練孩子做出負責又安全的抉擇。

兩種後果的真理


除了「自然後果」還有「邏輯後果」。邏輯的後果,若妥善應用可能比父母任何苦口婆心來得有震撼力:當父母利用短期的邏輯後果來塑造日常生活的行為,孩子將可學習尊重長期自然後果的事實。

有一個母親每天嘮叨那正值青春期的女兒早起上學。
每次女兒晚起或來不及準備,這位母親上班也會跟著遲到。
日復一日,母親厭煩到突然體認:是自己放不下,才養成女兒的壞習慣。
這位母親買了一個鬧鐘當禮物送給女兒,並附帶一張便箋:
「從明天起,7點30分我就必須出門上班,如果妳7點29分已經在車上,歡迎妳搭便車,否則自己走路去學校,遲到的後果自己負責。希望妳7點29分就已經在我車上,因為早上能和妳一起談心,是我最大的享受。」
第二天,女兒還是沒準備好,所以母親就自己上路了。
「狠著心沒有載她去學校,簡直是要我的命!」
但從第二天的第二天以後,女兒再也很少錯過母親的接送。

熟練變速操作


當孩子漸漸長大,再也不能控制,父母最好的嘗試就是影響。

當外在控制漸漸減少,內在的理解就漸漸產生。當父母的保護減少,孩子健康的自我保護便漸漸發展出來。父母只要在自由與設限之間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時間一過,孩子將種與收的原則內在化,自然知道種什麼就會收什麼了。



作者: 南區宗教小組 王雪芬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200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