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67期2008年4月)
編輯手記:遇著了虔誠人

淑華

你藉著行為,將信心指給我看。對神的教導、聖經的教訓,不僅身體力行,又能對同儕耳提面命。好像神恩典的見證人一般,在我眼前閃耀。

在神的恩典中,日復一日的我,從沒想過,哪一天要成為神的見證人。好像,信心是藏在人與神的關係裡,不在外顯的言語、行為上。

你說,教會裡,神、人的關係很強,肢體的造就卻很少,彼此的心意無法得到共鳴。神的豐盛裡隱藏著孤單的個體。

習慣這團體的我,落單是我的自由,形體可以疏離,但肢體之愛不滅。總以為,同有一個父,理所當然永遠為「兄弟姊妹」。

你說,聖靈是屬靈恩賜的一種,不是全部。人,還有很多的面向需要裝備才得完全。

我只知道,應許的聖靈,在日常的禱告裡,時而藉著心中湧出的感動、流暢的靈言、浮現的懊悔提醒自己行神所喜悅的事。而屬靈的恩賜,似乎是服事中來自神的禮物,是以願做的心為前提。

你說,悟性禱告是十字架橫向彼此的造就,可以互相激勵與關懷,靈言禱告不是唯一。

貫常以靈言禱告的我,總認為能改變人心的唯有神;遇任何困難、險阻,只要十字架神、我的「縱向」關係建立完全,「橫向」人與人的關係也必然和好。但,現實的生活裡,也曾因橫向的關係無法成為見證,而愧見主面。

從沒想過,要這麼窮究信仰中的生活,直到你從其他教會而來,帶來不同形態的衝擊。在分享神的話語中,處處顯露著你行道的決心與使命,而我雖蒙受恩典,聽道許多,要提出分享卻難以得心應手。

你對教會諸多的現象跌跌撞撞,映照著我日久習慣成自然的思維,好像一股清泉注入我僵化的心田。

心底想著,一樣敬拜著基督耶穌,不同的教義卻形塑出不一樣的生活重點與堅持。有沒有可能,藉著彼此的激盪,尋出融合後的完美生命價值。

我倆必須尋出根本與絕對的價值,然後在這基礎上生根建造。或許,你該捨去自我,直接向神求確據,讓聖靈親自解答你的諸多疑惑。而我需要更多的學習,效法你的專注與自我肯定,裝備更完全,得以為主勇往直前。

哥尼流,是個虔誠人,他和全家都敬畏神,多多賙濟百姓,常常禱告神。然而,不能因此即可得救。神仍安排彼得向他宣講耶穌基督和平的福音。

彼得在午正上房頂禱告,魂遊象外,又蒙聖靈引導、旁人證實,甚至彼得還在講解當中,聖靈就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徒十)。

看來,虔誠人,必為主所悅納(徒十),是被分別出來,歸給神的(詩四3)。

基督徒,是該讓人看見「好行為」,而將榮耀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也該因著我們的「虔誠」(敬畏神、禱告神和賙濟眾人),而蒙神悅納。

是否,日常生活裡,我們只想要恩典而不要「信實、公義」的主、只要上天堂卻不願與「聖潔、忌邪」的神同行。

基督徒是「神從爐灶裡抽出來的一根柴」,在神所賜的日子裡,這根柴不能任它成為朽木!


作者: 淑華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4/01/2008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