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09期1995年2月)
宗教教育:[宗教教育]我的孩子不喜歡讀書,怎麼辦?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專欄策劃小組/靜芳整理

基督徒處在臺灣升學主義濃厚的社會下,面對孩子們不喜歡讀書,應該如何給予輔導呢?

在這種社會知識的追求仍不可少,但不要強迫孩子做到能力範圍之外的要求,但需要用引導的方式。只是孩子有可塑性,如何才能算是要求的恰到好處呢﹖基督徒的幸福,在於有神為我們的依靠,是無價可買,也是免費的,建議家長們求告主,把握此無價之寶來得這般的智慧。

事出必有因,對症下藥才能見效。孩子不喜歡讀書的原因很複雜,可能是下列幾種狀況中的原因:

一、學生不喜歡老師的授課方式。
二、基礎太差,導致信心不足,放棄努力,成為惡性循環。
三、家裡沒有適當的環境,供孩子專心讀書。
四、對孩子表達關心不夠,或關心方式不適當。
五、同儕的影響力。
六、家長以為送到補習班就沒事。
七、要求孩子讀書,家長卻在看電視或做其他娛樂。
八、過分的責備。

以上做為父母觀察原因的參考,家長可以多加觀察,或有其他的原因,再以處置。尋找出孩子不喜歡讀書的原因後再參考以下的方式,作為改善的參考:

一、在家中設立良好的讀書環境:給孩子一個安靜的角落,可以專心讀書,如:不受電視或其他事物干擾、擁有自己的書桌、書架、空氣流通……等。

二、父母與孩子同甘共苦:父母在一旁或遠遠的陪伴孩子,自己也趁機充實一些紙上知識、資訊。當孩子有疑問,可以給予幫助。雖然有些問題身為家長也不會,但可以了解孩子的情形,並建議孩子如何解決這些不會的問題。

三、父母多關心兒女:父母多留給孩子一點時間,與他討論內心感受。坦誠的溝通使孩子有信任感和被關懷感。

四、父母關心孩子的朋友:父母關心孩子所交的朋友,進一步瞭解其交往情況及所受影響,不要一昧排斥孩子的朋友,可以因認識其友而適時輔導孩子。

五、父母多鼓勵孩子:常給孩子鼓勵,儘量不指責孩子,建立其自信心。

六、給孩子另一片天空:如果孩子在讀書以外有其他興趣可資培養,可導引孩子,朝其興趣求發展。

七、父母帶領孩子禱告:在孩子遇到困境時,彼此溝通後,可以一同跪下禱告神,一同祈求神的帶領。

箴言教導我們: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孩子心中若能充滿神的道,神就能引導他的腳步給予他智慧,帶領他到適合的境地。

(原[宗教教育]108期,1995年02月號)


作者: 專欄策劃小組/靜芳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199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