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21期1996年2月)
宗教教育:[宗教教育]給破碎家庭的一分愛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陳日頌

新新人類有兩個「族群」為當今社會製造不少社會問題;一個是「暴走族」,另一個是「幼齒族」。因為他們破壞了社會的安寧,因此也成為警察單位的常客。我們發現這些「族群」的成員大多來自破碎家庭;他們有的是父母離婚、分居、死亡、失和,或父母長年外出工作。也有部分是家境清寒,物質生活跟不上今天台灣快速成長的步調,一旦受到外界環境的誘惑,很容易便誤入歧途。

三、四十年前,大部分適應不良的青少年來自紈袴子弟,他們仗著老爸有財有勢而為非作歹、到處滋事,貧窮人家(尤其是破碎家庭)的子弟皆被勉勵:「我們天生基本條件輸人一等,要自立自強。」

一般民間故事也都以這樣的劇情來導引人們。而這些子弟大多能看清存在的事實,甚至將環境的惡劣提昇為上進的力量,後來也都有很好的成就,成為社會國家的棟樑。然而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這種「八股式」的勉勵絕對起不了作用。

輔導人員發現,缺乏被人「愛」的,就比較不懂得如何去愛人,因此心態上往往是「只要我喜歡,有何不可呢?」因此關心破碎家庭的子女,首先就是要給他們「愛」。今天的社會對破碎家庭子女之關愛不夠「用心」,他們大多被交給爺爺、奶奶、阿姨照顧,能供其衣食就算不錯了。

反觀有錢有勢的家庭,找來「全方位」的教師,使他們的子女在學業、品行上得以補強,甚至移民海外,破碎家庭的子女只好自求多福,如果再缺少關愛,行為上難免出軌。

新新人類的年齡層正是我們宗教教育初、中級班的階段,宗教教育的教員理該負一些責任。目前我們的教員在養成訓練時雖有心理學的課程,但大多偏重在發展心理學,「輔導的理論與實際」因時間有限,只能略提一下。

教員對青少年輔導的能力也待加強,宗教教育系系負責除提醒教員多關心這些學員之外,並安排輔導技巧的進修課程,提昇教員輔導知能。各班班負責在家庭訪問或共習課程的設計要多加費心,使學員有被關心而不是被同情或貼標籤的感覺。

其次,學生靈恩會要安排人際關係的課程,請較有恩賜的講員從基督徒的觀點,來談朋友的重要和交友的要領,尤其是要能關心破碎家庭的子女。以往大多指導如何擇友,今後並擴大到如何去「友人」,透過小組的運作,加強學員之間的互動,使這分關愛在學生靈恩會之後得以延續。

家庭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單位,也是人們獲得愛的最佳來源,缺乏家庭的愛就是形成適應不良的最大因素。因此,有必要利用各種聚會或靈修會,請輔導人員或教養子女較有經驗的父母,和大家共同研討這些問題,並就不同的個案交換意見。更重要的是,找靠神輔導成功的「案主」或家長見證(尤其是案主本人的見證更具說服力),希望從這些案例,指引出基督徒家庭的輔導模式,以為家長教養子女的參考。

近日新聞報導:有三個十二、三歲的小男生被一性變態的中年男人收留,他們寧願住在這男人家中受其性騷擾,卻不願意回家。警察發現他們是來自單親家庭,在家中得不到溫馨的愛,寧願在外面受人擺佈也不想回去。從這件事看來,整個社會都必須有相當的改變,否則光靠學校教育就想匡正社會風俗,那是很難的。教會也是社會中的團體,尤其肩負救人靈魂的重責大任,對於成為社會問題的適應不良子女,更要各方面多加關心了。

(原[宗教教育]120期,1996年02月號)


作者: 陳日頌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199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