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一欣

午後,太陽偌大,熱氣催逼,令人無處躲藏,說好,和一位山輔同工聊聊山輔的情況,這樣的天氣真是像極了那時去參加山地暑期輔導,最常有的下午。

話說,山地暑期輔導肇始之雛型,只是一些平地青年利用暑期兩個月的時間,上山進行孩童之課業輔導,初初僅侷限於桃園縣復興鄉上巴陵附近地區,行之多年,經過評估檢討,乃由山地教會移至大溪學生中心。也許有些人仍不明白,為什麼需要山地暑期輔導呢?原來,暑假期間,多數山地孩童賦閒在家,而父母,或值農忙時期,或是外出工作,造成兒女缺乏父母照顧、督導,以致聚伴嬉遊,荒廢課業,有感於此,遂成立了山地暑期輔導的活動。

山地暑期輔導的工作地點,從七十三年移至大溪學生中心,至今已有十三年。在這當中,除了大溪學生中心外,尚有埔里、東勢兩個學生中心,此外,也陸續地在東南小區開辦成功班,在東北區舉辦碧候班,並且在今年新增設樂野班,以造就阿里山鄉的山地孩童。至此,山地暑期輔導已有六個班別,其活動宗旨為「快樂、充實、新希望」,所期盼的是讓山地孩童不僅有個愉快的假期,也能在信仰、課業、人格發展、生活禮儀規範各方面有正確的引導;希望藉由這些學習和活動,建立山地孩童高度的自信心,並且幫助他們對社會變遷有更充分的了解,使往後的成長過程,較容易適應多變的社會,也才能真正對前途充滿新希望。

目前,山地暑期輔導的活動課程兼具信仰、課業與生活輔導,並以此為主,而以球類或技藝活動次之。為因應各班之狀況,各班輔導老師均自行安排、設計,並為山地學員上課;所有的輔導老師無不絞盡腦汁,推陳出新,想把枯燥乏味的課業知識轉而為生動有趣、於生活有息息相關的課程。

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中午為教學日,輔導老師與學生們一起吃飯、上課,一起早禱、聚會,一起活動,一起生活,偶有閒暇,還必須和學生約談,了解學生狀況,俟夜深人靜,所有的輔導老師,卻無法伴隨著學員進入夢鄉,還得開會討論學員的狀況,並準備次日的課程。

星期五中午至星期日下午,為學員休假日,輔導老師則是整裝進行教會訪問及家庭訪視工作。也許有人禁不住要羨慕起山輔老師,可以連續數週享受山野的假期,自然的洗滌。可是,大家可能沒想過,在山地教會用餐的同時,還必須想著:待會兒排我領會或見證的情形,或是,哪些學員的家庭狀況應如何了解,又該如何記錄。

按暑假山地活動輔導員招生簡章所列,報名資格如下:

(一)在本會受洗滿二年,聖靈充滿,且信仰良好者。
(二)現就讀大專院校(含五專四、五年級)或已畢業之社會人士。
(三)品格端正、身心健康者。
(四)年齡滿十八歲、三十歲以下,未婚者。

報名須知,包括:

(一)山輔工作屬義務奉獻性質,暑期輔導期間僅給予車馬費補助。
(二)山輔是一分需要高度熱忱和全心投入之事工,工作量相當繁重,因此,身體狀況欠佳(如曾作過大手術、具慢性疾病需長期服藥治療、無法參與球類課程或戶外活動等)者,請勿報名。
(三)山輔是一分教學相長的工作,因此需要肯與同工戮力同心、謙卑事奉者。另外,對學生而言,山輔輔導員需有為人師表之精神,故不能與學生正常作息、操持勞務者,請勿報名。
(四)暑期輔導期間,另有其他事務必須請假達五天以上者,請勿報名。

此外,山輔老師的選擇還需要經過篩選、面談及數天的職前講習,審慎的態度其來有自;因父母將子女交予這些教會的大哥大姊,瞻觀動靜、言行舉止,對青少年影響甚鉅,必須慎選人員,以作為學生的表率。當然,山輔老師的年紀,也是考慮的因素之一,因山地學生活動力大,三十歲以下的青年,在體能上可能較為適宜,而且親和力大。因此,暑期的山輔工作,多以大專學生為主體,同時也非常歡迎現職國中、國小老師的加入。

誠然山輔工作有些艱辛,我卻發現許多的山輔同工,一年接過一年地參加著,無怨無悔,義無反顧;就算暑假期間無法參與,也是心繫山輔,盡可能地給予關懷和支援。原來,山輔老師與山輔的感情,正是經由不斷地付出而建立的。從與家長溝通、與學生約談,真正付出關懷以知悉羊群狀況;從與同工相處、與教會接洽,收斂自己的稜角,努力使自己堅強,在不斷付出的同時,也不斷地成長。

其實,山地輔導的環境,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優渥。炎炎七月,各地區的學生靈恩會陸續舉開,我們許多的學員,可能已經習慣交少許的報名費,享有滿桌豐富的佳餚,對於地方教會的愛心接待,也許早已失去感謝之心,於是參加學生靈恩會的學員,抱怨這間教會的冷氣不夠強、去年那間教會煮得比較好吃……。

我卻清楚記得第一次,我參加職前講習時的午餐,看著餐桌上只有簡單的三道菜,為之愕然,如果速度不夠快,還想吃第二碗,恐怕只得配湯汁了。

也許,我們從小養尊處優,早已習慣每天上學,每天有飯吃,心情不好時,可能還對著爸媽大吼大叫……。然而,是不是有一天,我們會有機會接觸另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我們許多的山輔同工一樣,看到一些主裡的小羊,國中開始就必須離開父母到山下就讀,只是為了早些適應大環境,不要一輩子待在部落裡;或者,還有一些單親家庭,甚或破碎家庭,是我們不曾接觸過的。

相對於這樣的狀況,也許我們才會知道,能在父母身邊順利完成學業,是何等地幸福,是蒙神多大的福氣!那時,也許我們才會真正知足,並且由衷感謝神。

既然,山輔是這樣有意義的工作,我們當然希望增添更多的生力軍。但是,看到報名資格,恐怕要讓三十歲以上、或是已婚人士引以為憾了。其實,山地輔導事工小組所策畫、執行的,除了學期中及暑期中的輔導事宜,還有學生中心業務協助。另外,許多山輔同工基於對神的愛,不定期捐助獎學金獎勵成績優秀的學生,並且幫助家境清寒的山地學童,使得來自單親家庭、破碎家庭,或是孤兒,不因經濟問題而失去就學機會。

山輔歷屆同工除了以獎學金和急難救濟,實質支援山地學生中心,嘉惠山地學子外,也竭誠邀請有心人士捐贈有教育意義的書籍、教學錄影帶……,或是長期贊助學生中心訂購經推薦且適合學生閱讀的優良雜誌。經上說:「總要肢體彼此相顧。」(林前十二25)。也許因著「主內一家」的精神,我們將自己擁有的,用在神國的小子身上,相信神必定記念。

陪著元老級的山輔同工翻閱著昔日留下的足跡,這十三年來,已有近三百名山輔同工,只是,每一年,仍需要新血輪來接續這分工作。雖然傳說山輔的工作辛苦、挫折、同工相處偶有意見衝突或觀念差異、輔導員篩選嚴格……,這些都是事實,但是山輔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還有山輔老師從付出中不斷地成長,也都足以令人感動。

從山輔同工的口中,我聽說,今年四十多位的暑期山輔老師,已有十三位原住民,這是個良性的循環,表示有愈來愈多的山地同靈有能力上大專,並且積極回饋參與山地青少年的帶領工作。不知道十年前的山輔同工會不會因為無法馬上看到成效,而灰心、失望?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曾經感到挫折而想放棄這片田地?

如今,不禁令人想起保羅說的,「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林前三6),可不是這樣嗎?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山輔的工作,在神的帶領之下,十年才有些許成果。如果,神的靈感動你,也願意嘗試另一種生活體驗,請不要因為種族、語言、膚色、文化……不同令你怯步。我始終相信,「人若有願作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林後八12)。

夜裡,靜靜地想著山輔與自己,我想,我也許沒有機會再一次體驗汗水與淚水交織的生活;山輔同工的話語,依稀還在耳畔,「大專生的熱情和純真的性格,有時真令人感動呢!」那時,我彷彿從他眼中,看到滿足和喜悅。

我想,有更多的山地下一代蒙神保守,成為教會未來的棟樑,確實是莫大的安慰。抬頭望見滿天星斗,這樣的夜色,常讓我想起,曾經和學生們並排坐著,唱詩,看星星。學生們也許並不知道,其實,他們的眼睛比夜空中的星光,更動人。

(原[宗教教育]125期,1996年07月號)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07/01/1996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