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2期1997年1月)
專題報導:[宗教教育]有心就有機會(上)──訪陳勝全傳道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施信雄採訪整理

日期:85年11月15日
地點:北台中教會傳道房

緣起


神學院於一九七八年設立「宗教教育科」,(註:《真耶穌教會台灣神學院創設32周年紀念刊》,大事記,98頁),當時即感到分科教育的必要,也希望設立「文字宣道科」等,以廣納人才,讓有志青年有機會發揮恩賜,獻身服事主。

然而近二十年來,絕大多數的神學生仍屬宣牧組,畢業後受差派駐牧教會,非宣牧組的神學生寥寥可數,很顯然地,神學院分科教育的理念並未真正落實。

往年神學院招生只是發公文至各地教會,而今年神學院印製了一本「招生簡章」,並製作簡介錄影帶,寄發到各教會,希望能讓有志青年更清楚神學院的理念與目標,加強報考動機。

然而,在神學系宗教教育組的課程規劃及未來出路等問題,仍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的感覺。因此,我們與神學院現任教務主任陳勝全傳道作了一次訪談,希望能針對這些問題作更具體清楚的說明以及釐清。

本刊:宗教教育組目前的專業課程有哪些?集中到三年級有何用意?

陳:神學院是一個養成機構,所訓練出來的人才必須符合教會的需要。宗教教育組的專業課程規劃係依據實際的需求,按教員講習會的課目,有「詩頌教學法」、「宗教教育行政事務」、「普通教學法」、「兒童心理與輔導」、「青年心理與輔導」等等,至於「崇拜課程教材教法」和「共習教材教法」,將配合教育處的需要而決定是否開課。

至於「宗教教育組」的專業課程集中到第三年來上,主要是把分科教育置於第三年,使宣牧組和宗教教育組於第三年同時各作專業科目的分科教學。

本刊:當初規劃這些課程的立意何在?曾修過這些課程的神學生反應如何?

陳:到目前為止,因為我們係依據教育處的需要排定課程,所以神學生們一般而言都能接受。不過有關司琴方面的鋼琴課,有些人不太能接受,認為不需要;但我們認為這是必要的,是為了適應各地教會的輔導工作。這一點是目前學生當中比較有爭議的問題。

本刊:招生簡章中,專業課程部分講員未定,為什麼?

陳:這部分是預留的課程。以學分而言,目前三年下來已達一百二十個學分以上,算是相當完整。這些預留的課程將視實際需要而開課,並不是非上不可的必修課程,如果將來覺得必須在技巧方面加強,會刪減其他課程,以這些預留課程遞補。

這些預留課程係依據教員講習會及相關資料而定,只要需求發生時,我們可以立刻找講員、定學分數,將它們排入正式課程。

本刊:這麼說來,目前宗教教育組的專業課程就只有三科?

陳:是的。

本刊:這些課程是不是已經全部實際上過?神學院是否曾有過相關的檢討?

陳:目前不論是宣牧處、教育處或各教區,對於這一組的畢業生並沒有明顯的反應到神學院這邊,神學院方面完全是依照實際的需要來調整課程。

至於檢討方面,在行政程序上,於開學之後,要舉開「教育行政會議」作規劃與檢討;平常每季有一次「院務會議」;年度結束時,也就是畢業典禮當天,要舉開「教學檢討會」;若必要時也可臨時召開會議。在這些會議當中都會對神學院的各方面作檢討規劃,也會針對外界所反應的訊息作相關的討論。

關於「宗教教育行政事務」這個課程,我們一直希望教育處能派人來上。因為我們發現前幾屆的畢業生有部分留在神學院或到教育處從事相關的行政工作,有必要上這方面的課程。

本刊:在「招生簡章」中提到神學系的宗旨為按恩賜培養各種人才,藉著分科教育,健全基督肢體,以完成真道普傳世界之使命。在神學院「分科教育」的理念下,首先分設的即是「宗教教育組」,當初是不是有什麼樣的考量?希望設立後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呢?

陳:我接這工作已進入第六年,在被差派這項工作之前,神學院已設立「宗教教育組」,所以就這個問題,我曾請示過謝順道長老和林永基傳道。以實際情形來講,神學院是一個教學單位,談不上什麼理想或目標,都是依照總會負責人會所指示的需求來進行招生。好比各地教會需要傳道者,所以神學院就無限量招收宣牧組的神學生。總會負責人會認為在宗教教育方面需要一些人員來協助,像是各地教會的宗教教育、教區的教育組、總會的宗教教育工作,因此才設立「宗教教育組」。

本刊:以一般學校與學生間的關係來看,學校方面會對學生有所期許,也會提供一些目標讓學生於入學後能夠追求。就剛才傳道所言,神學院係依據總會負責人會的指示而設立「宗教教育組」,那麼對於有心報考的同靈,神學院方面會對他們有什麼樣的勉勵或期許?希望他們在三年的學習及一年的實習中要朝什麼方向努力?

陳:截至目前為止,總會對於這一組畢業生的安排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留在總會相關單位服事,像是教育處或神學院的教育行政工作;另一類是配合教區的需要,擔任教區的宗教教育輔導人員。

神學院對於報考的同靈,會以工作為導向作勉勵,也就是轉達總會負責人會的要求及希望。因此神學院的招生、教學等,都和總會負責人會所決定的政策息息相關。所以也請總會負責人會能對這一組畢業生的服事工作,釐清明確的方向。當然,前幾屆的畢業生也都依總會的需要擔任實際的服事工作。如果總會負責人會能有進一步的規劃,神學院會全力配合。

本刊:如此說來,神學院還是希望神學生在畢業後能從事相關的服事聖工。在這樣的導向之下,公費生與自費生會不會有分別?

陳:完全沒有分別。因為考慮到學生在入學後的適應及壓力問題,像是公費生畢業後必須服事一定年限,有的人覺得自己不一定合適,所以開放自費生。在入學後,如果覺得需要,自費生可以轉公費,公費生亦可轉自費,只是要再經審核。

本刊:這是不是表示,神學院能夠接受前來就讀的神學生純粹為了自身的靈修長進,畢業後不見得要專職投入服事工作?

陳:一般而言,對自費生我們可以接受這樣的心態。而實際情況是,自費生在經過神學教育後,都會有相當的使命感要報答主,所以一畢業就離開服事崗位的,目前還沒有,至少會留一兩年。而且能進神學院的同靈都是相當優秀的人才,再加上三年的訓練,我們比較樂於見到他們留下來參與服事。

本刊:既然自費生可以選擇不加入專職服事,那麼在報考資格中提到必須「決心獻身事主」,是否有所矛盾衝突?

陳:其實我們真耶穌教會的青年絕大多數都是很有服事精神的,而且也很樂於事奉。所以資格上有這麼一條,只是重新再確認自己的心志。我想這並沒有什麼衝突矛盾。

本刊:剛才傳道提到這一組的畢業生目前所參與的服事種類,這樣的出路是否和神學院的預期一致?以神學院目前所給予的訓練,還有沒有其他的服事管道?

陳:這應該是由接受這些畢業生的單位向神學院反應。而且神學院也不可能訓練到完美無缺的地步。所幸在這些畢業生到各單位後,還有機會就相關項目進修訓練。所以神學院的訓練只是基礎教育,畢業後仍需不斷進修。

(下期待續)

(原[宗教教育]131期,1997年01月號)


作者: 施信雄採訪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