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5期1997年4月)
主題特寫:[宗教教育]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胖胖

教育廳長陳英豪先生曾為《救援高手》這本兒童讀物寫序;「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所以每個小朋友都應該在安全、快樂的環境中成長,並保證不會受到傷害。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裏,卻有太多的陷阱和意外,讓父母、師長不能放心。因此,教導小朋友如何保護自己,讓大家更有信心、更勇敢,就成為我們最關心的事。」

現今的社會日益複雜,雖然生活的水準愈來愈高,相對的,我們所面臨的恐懼也隨之加增。前日從電視新聞報導中,媽媽帶著小孩去購物,稍不留心,小孩已不翼而飛,被人抱走。這是多麼殘忍的一件事,那麼可愛的寶貝,就這樣,像魔術般的在自己身邊消失,我相信沒有一個人希望這種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現在的社會,就像叢林一般,到處充滿了陷阱;家庭的暴力、校園的暴力、綁架、性騷擾、虐待、勒索等等。

這些犯罪的事,更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對現在的孩子來說,這是多麼不幸且殘忍的事啊!所以教導孩子們如何保護自己,勇敢的面對事實及正確的處理危險,加強其應變能力,更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事。筆者藉由各種媒體報導中,整理所獲知的心得,加上從事教育工作,面對的就是這些天真活潑的孩子。我們多麼希望這些孩子們,是在無恐懼、快樂的環境中成長學習,感謝領受神賜給我們每一天快樂的生活。

曾發生過這樣的案例,報導中有一個國中女生,每日向一個國中男生勒索,致使這個男生不敢上學。諸如此類的校園暴力,真是層出不窮。身為家長,當自己的兒女也遭遇到類似的問題時,該如何協助他保護自己免受傷害?防範勝於治療,我們一定要讓許多的不幸消彌於無形。

一、當第一次遇到有人向你勒索時,就要很勇敢的將此事告訴老師或父母,絕不可使對方得逞。如果對方一旦得逞,那麼這樣的事情將會不斷地發生,悲劇也將不斷地重演,除了自己是受害者,或許還會擴及更多的人。所以當我們遇到這樣的事,要勇敢地站出來檢舉他們,絕不可姑息或私了,這樣這些惡人就不會愈來愈囂張,也可以防止更多不幸的事發生。

二、要勇敢地說「不」與拒絕。校園裏,我們偶而會聽到性騷擾的情事,有些人會利用其工作上的職權,或各種機會、利誘的手段,達到性騷擾的目的。每個人都有權利保護自己的身體,不可隨便讓別人侵害。更不可因金錢等物品而受利誘,所以我們一定要勇敢地說「不」加以拒絕。在青少年同儕間,更要學習能分辨是非善惡,不可隨波逐流。

基督徒馨香之氣(林後二15),愈是在惡劣的環境中,更要散發出香味。有句廣告詞這樣說:「我十七歲,我不抽煙。」其實基督徒無論何時何地,不能忘記活著就是要榮耀主名(提後三18),所以對許多「不好」的事,我們得斬釘截鐵地說「不」。

三、在任何場所不要單獨一人;在學校裏上廁所,停留在樓梯間、停車場、電梯、操場等這些離教室或人群較遠的地方。如果在校園裏,發現可疑人事物,馬上告訴老師,這樣方能確保校園安全。

四、言行、舉止、穿著要合宜(林前七35)。教會的宗教教育經常地教導我們,行事為人要合乎道理。在學校或校外,時刻不可忘記自己尊貴的身分,做一個規矩而又好禮的孩子,這樣別人對我們就不會有非分之想嘍!

五、資訊發達,各種不良書刊也充斥在我們的社會裏,青少年好奇心重,很容易就會被這些不堪入目的圖畫、照片內容所吸引,就會去閱讀、傳閱,甚而擁有,影響青少年身心發展甚鉅。前陣子曾出版了一本《XX手冊》,從報導得知,有些年輕朋友看了之後,就起而效之,戕害自己的生命,令父母不解,徒增家庭的悲劇。所以為人父母者,對子女的言行舉止要留心觀察,不妨偶而也為他們「整理」書包,以杜絕這些不良的讀(毒)物。

六、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或隨意搭陌生人的車。從電視「協尋兒童」的報導中,有些案例是小朋友被騙離開學校而遭綁架。所以接送子女上下學,絕不可假手他人。小朋友在等待父母時,一定要選擇在學校規定的範圍內,有老師照顧,不可隨意離去。

七、如果外出或到同學家玩,一定要告知父母,甚至留下聯絡電話。出遊時一定要結伴而行,或有大人同行,才能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基督徒絕不可涉入不正當場所,如要進入遊樂場所,也請先察看其安全措施,意外發生時,方有逃生之路。

八、發生任何意外時,不可驚慌,要冷靜面對危險,隨時隨地禱告,求主看顧。如遇火災、地震時,要從容不迫,按照所知道的防護方法,來排除危險,方能化險為夷。

九、不隨便結交朋友。濫交朋友自取敗壞(箴十八24)。所以結交朋友一定得謹慎,我們所結交的朋友,最好也介紹給家人認識。尤其在異性朋友的結交上,更要保守,免得一失足成千古恨。聖經上說:「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箴十三20)

前面所舉的例子,可能曾發生在我們周遭或自己身上,當然有些意外、暴力常是突然發生的。我們除了運用知道的方法及智慧予以排除,個人覺得以下二點甚是重要,供做參考。

一、父母親一定要是孩子最好的依靠,最值得的信賴。如此一來,小孩子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會告訴父母,請求父母協助。所以現在的父母一定要與子女一起成長,除了「養」育之外,「教」育子女更是重要。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二十二6)。

教導他們處理個人事務的能力和習慣,培養正常的嗜好,從事正當休閒活動,協助做好他們的生涯規劃等。能夠在家長關心下成長的孩子,富創造力、勇於冒險,且樂觀進取。有人曾這麼說:「任何的投資都有風險,惟獨在教養子女的投資上,你用心愈多,收益更多。」我們都知道兒女是神的產業(詩一二七3),也是延續教會、福音的生命。

二、「禱告」是最有利的幫助(腓四6-7),我們大家一定有這樣的體驗,當我們遇到危險時,會立即說出「哈利路亞」,或禱告求神幫助。感謝神,賞賜這樣大恩典,使我們處處有依靠。所以我們一定要教導孩童懂得禱告、喜歡禱告,在危險臨頭時,不忘藉禱告呼求神。

我也為人父母,在子女臨上學前,我會帶著子女到教會禱告,求主保守、看顧這一天。日復如此,禱告就成了每日必做的功課。我相信,神必垂聽我們的禱告,做我們隨時的幫助。

孩子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更是教會未來的棟樑、福音的延續。讓我們一起來努力,給他們一個既安全又快樂的生長學習空間。

(原[宗教教育]134期,1997年04月號)


作者: 胖胖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4/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