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6期1997年5月)
專題報導:[宗教教育]追求作為一位適任的山輔老師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江世賓

山輔教師不單是扮演著教師的角色,同時也是原住民同靈看待外在世界的窗。

一、前言

在每年二月分所舉開的大專班學生靈恩會中,會在帶狀時間中開設「暑期山地輔導事工工作說明會」,讓本會的大專青年能有機會一窺暑期山輔的工作性質。到了三月中旬前便完成當年度的輔導員報名程序,緊接著便是對有志於該項聖工而報名的同靈進行面談與甄選,在四月中旬完成該年度輔導老師的甄選作業。

從報名開始至通知錄取之後,距離正式工作尚有二至五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期間如何預備自己成為一個合乎暑期山輔工作要求的器皿,是值得每一位有心於山輔工作的同靈所需留意的。誠然,除了擁有一顆愛主事主的心志是必備的服事要件以外,尚有其他目標值得追求。

本文嘗試藉由山輔工作期間所面對的不同對象:報名參加的學生、當地教會的同靈、該班的班級經營,以及搭配工作的同工之間,來考量一位適任的山輔輔導員所應具備的條件為何,以作為有心投入此項聖工的同靈參考之用。

文中所提及的適任輔導老師,筆者將之界定為在工作前能對山輔工作有所認識與預備;在工作中能時時無愧於主耶穌、當地教會同靈、學生家長及山輔工作小組的諸般要求;在工作後能處處留意原住民同靈的處境,進而將之落實在實際生活各層面(包括學業、信仰、就業、婚姻等)的關懷輔導行動中。」

在教育的服事工作上,其實有許多的要求是一致共通的,筆者期盼透過此文讓老山輔或有志於此的新同工一同思考:如何成為一位適任的山輔老師;亦能讓每年欲投入各地教會宗教教育的同靈,作為自己日後從為人子弟跨越到為人師表之間努力追求的目標。

二、工作之前的準備

在工作之前的預備,最主要是能對於暑期山地輔導事工的認識與工作目標的澄清。在此階段首先應對自身參與的心態有所了解,捫心自問何以會投入此項聖工?是打發一個無聊的暑假?想到海濱山間去洗滌被塵世污染的心靈?是基於對原住民同靈的關懷?還是履行該校園團契行之有年的服事慣例等。

也許報名的動機並非是原於單一的因素,但是澄清參加動機中各個成分的比重是準備工作的第一步,更是日後實際工作中處理自身情緒的基礎。

接下來是認識自我: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是有不同的面貌的。在家庭中的我、在教會中的我、在學校中的我、在工作中的我、在順境逆境中的我等等;甚至別人眼中的我和自己心中的我以及真實表現在外的我。山輔工作是一個和平常在學校、教會迥然不同的環境,和學生及同工是天天二十四小時生活在一起的,如何在不同的角色要求之間呈現適時合宜的一面,端視是否能明白不同角色之間要求差異(如學業上的教師及生活中的兄姊、輔導者與管教者等),進而調整自己,對自我的認識愈深愈有助於避免因角色衝突而帶給自己不適。

認識自我之後便是認識山輔工作,這可以從三個層次來著手:覺知本省原住民概況、認識本會原住民同靈的景況及了解山輔工作的意義與目標。平常多留意報章雜誌關於原住民的報導,和周遭的原住民同靈交通了解其想法,再來便是對招生簡章上的說明仔細閱讀。以上這些僅是最基本的要求,還可以和曾經在不同地點服事的資深山輔同工相互交通,以了解他們對山輔的看法與期待,作為自己認識山輔工作的參考。

三、工作期間的能力要求

暑期山地輔導工作和平日各地教會宗教教育事工相同的是,都是面對以主內子弟為主的學員、都理解信仰對於學員未來生命的重要性、都是一群同工群策群力的團隊服事等。

但特別之處則是對於學員的背景了解在深度上有所不同、和學生相處是持續四週的天天二十四小時緊密接觸、學科教材需由教師自行選取、自行策劃班級的團體活動、負起學員生活照料之責、班級行政庶務工作的承擔、對體能上的要求、當地教會同靈的高度期待、不同價值觀的調整等等。總言之,同樣是教學的工作,但是由於所面臨的是一個新情境(人、事、時、地、物等),因此擁有一顆勇於嘗新、主動積極、考慮周詳的觀念與心態是面對新工作挑戰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

就教學能力而言,由於原住民學生的學習成就低落而致學習興趣降低,因此在課業輔導上輔導老師們需能從學生生活周遭環境作為教學背景,了解各學科所要求的基本智能與精神何在,自行設計合適的教案進行實務教學。能多使用在講述法以外的教學活動如:

野外實察(地理)、辯論會(國文)、戲劇活動(歷史與英文)、實驗(理化)、猜想(數學)等;而非照本宣科、練習題目與作答技巧使學生學而不知其意。在學習評量上,嘗試用質化的評量方法,敘述學生所達到的學習目標與其潛能所在。總言之,讓學生從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習的興趣,進而能有自動自發的學習習慣。

就生活輔導上,開放自我,去除一般的刻板印象,擁有一個開放的心智來面對學生,細心觀察學生的行為,建立起和學生融洽的關係。讓自己從當地的生活情境去體會學生所面臨的困擾何在;避免以自己的經驗與價值觀要求學生來配合輔導老師,而是能以學生為主體,從過來人的經驗提供其面對問題時的指引。

在信仰造就上,除了明白本會的基本教義與基本信仰之外,還能從聖經的內文中提出可應用於今日生活的教訓。如大衛打死歌利亞是一則歷史事件,對學生而言,重要的是明白藉由倚靠真神的幫助與賜福,讓自己勇敢地去面對周遭的挑戰。

輔導老師在工作期間除了要帶領詩頌、上台見證以外,有時還需要上台領會;也許以前在教會中習於被動地接受講台所傳講的信息,而在工作期間便是要讓自己從日常生活的讀經當中,提出可應用於今日生活的信仰教訓以造就學生。

在體能上能應付工作所需,調整生活作息。工作期間,有時為了安排隔日的活動而忙至凌晨一、兩點才睡覺,隔日還可能因排到主持早禱而要六點起床;所以善用空堂時間,抽取片刻補眠成了培養體力的關鍵所在。

綜合言之,輔導老師所面臨的是一個全新的工作環境,在心態上要有所調整:因為為人師表洞見觀瞻,所以在言行舉止服儀上都要能自我要求;因為是一個工作團隊,所以學習接受他人、群策群力同工合作;因為是一個陌生的工作環境,所以要積極進取不畏困難與挑戰;因為是一分教學相長的工作,所以要時時反省自我追求長進;因為是一分從未嘗試的工作,所以要讓自己有高度的挫折忍受力。

四、結束是另一個起點

在每年例行的全省各班的總檢討會,是繼職前講習以後另一個所有山輔同工相聚的時刻,此時對各班山輔同工來說,不但是一個反省、回顧自身工作的機會,也是學習其他各班優點的時機。山輔老師應當體認到,總檢討仍是山輔正式工作內容的一部分。

如何在匆促整理雜務之餘,留心其他各班的優點與不足之處,做成文字資料以利來年該班的輔導老師參考之用;一棒接著一棒,讓各班的工作經驗得以傳承。

隨著時間的流逝及地理位置的區隔,開學之後仍當利用機會關懷各自的組員,如利用探班、寄生日卡、賀年卡等機會關心你在暑假的小羊。換言之,輔導老師的工作期限應包括了暑期正式的教學工作以及日後不定時的關懷工作。

五、結語

近年來,國內對弱勢團體的關懷工作愈來愈普及;筆者就曾經在工作地點與訪問學生時發覺也有其他大專院校的服務隊,亦從事性質相近的工作。與其相較之下,本會的山輔工作在組織架構、生活照料上與工作時間上均較其為優;他們常常是一個部落一個星期,學生是睡在各人家庭,而這些大專青年則夜宿學校教室,一個星期洗二次澡,三餐自理。山輔教師當善用教會資源,造福主內的子弟。

專業事奉的觀念是要求參與其中的義工,除了有愛主愛人的心意之外,亦能在所服事的工作上能達成一定水準的成果。不因是一項義務奉獻暑假的聖工,而降低了對工作果效與工作品質的堅持。擁有一顆敬神愛人的奉獻心志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但是這還不足成為工作是否榮神益人一個充分條件;惟有從各方面不斷反省、不斷追求、與不斷長進才能避免工作停滯不前的成長困境。

山輔教師不單是扮演著教師的角色,同時也是原住民同靈看待外在世界的窗。從教育原理中的「楷模學習」可知,學生在山輔活動中的所見所聞,對其日後所造成的影響是可以期待的。珍惜暑假為期四週「生命交感互動、互放青春光輝的時刻」,該是所有山輔過來人對新同工的期許與祝福吧!

(原[宗教教育]135期,1997年05月號)


作者: 江世賓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