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7期1997年6月)
主題特寫:[宗教教育]原住民宗教教育之展望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林永基

宗教教育的工作不但關係個人靈命的成長,與教會增長更是息息相關。猶如扎根與結果般的密切,根扎得不深不廣,不但很難期待有果實纍纍的豐收,並且經不起風吹雨打。因此教會的發展不可不重視宗教教育的工作。

可惜的是一般教會常注重宣教工作過於宗教教育,這或許是因宣教工作的成效似乎是立即可見的,因為每當有人歸主時,工作者常有一種成就感;而宗教教育卻是百年樹人的工作,它的成效並非立即可見,卻是對外拓展(宣教)的後盾。

假如宗教教育工作失敗,教會在真理上將如同一片荒野,滿佈荊棘與石頭,原有的種子無法成長,而新撒下去的種子亦將成為飛鳥的食物。由此可見宣教工作須以宗教教育工作為後盾;宗教教育的成長,不但有助於宣教的成功,甚至於帶動整個教會的增長。

一、原住民宗教教育的現況

根據總會負責人巡牧探訪,發現信徒在信仰上軟弱得令人擔憂,雖然每個教會軟弱信徒所佔的比率各有不同,但是卻在25%至50%之間,由信徒數增長的曲線圖看來,又是每下愈況,因為當中包含了不知去向、除名、離世、嫁娶外邦、遷出,再加上大多數教會除了每年春秋兩季的靈恩佈道會外,少有佈道工作,這是原住民教會在量的成長上,可窺見其軟弱之處。

事實上,在近二十年來,由於世俗潮流的衝擊,不管在物質生活與信仰方面,都遭受到空前的考驗。如今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情景,不但是量的成長衰減,而且質的成長也出現若干問題。例如信徒信仰的造就、宗教教育的師資素質、講台的素質、訓練的品質、家庭信仰的建立等,深深影響了信徒。這正顯示出原住民宗教教育已亮起了紅燈,不可再等閒視之。

二、當前宗教教育的課題

在展望未來宗教教育之發展時,不得不先正視當前存在的問題,目前宗教教育之課題分析如下:

1.家庭宗教教育:

山地教會的家庭,對於子女宗教教育的疏忽相當普遍,其中的因素有:

(1)父母親信仰根基不穩,老一輩因神蹟歸主的為數不少,由於受教育程度不高,對於真理的學習受到限制,每日有讀經習慣的信徒不多,重視查經的教會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原住民教會幅員遼闊,牧養的工作單靠傳道者,實難以全面顧及,信仰無法紮實,由此可見一斑。

(2)父母輕忽宗教教育:由於台灣社會經濟快速變遷,原住民傳統規範崩潰,許多人經不起物質享受的誘惑,紛紛遷往都市謀生,將大部分時間花在屬世的事業,輕忽屬靈的事業,離神愈來愈遠,以致軟弱者甚多。

2.教會宗教教育:

原住民的生活、文化受到社會經濟的影響,教會宗教教育不可避免的受到相當大的衝擊。例如教員普遍缺乏,大多數青年到城市就業或就學,好幾間教會完全依賴媽媽教員,甚至心智尚在發展中的國中生也擔負起教員的角色。

有時教員缺乏,宗教教育就得停辦;有時教員不夠,原本分班上課,只好改為合班上課,卻因學生程度的差異,使教學成效不盡理想。由此可見教員的缺乏,是當前原住民教會發展宗教教育必須克服的問題。

3.外出信徒的宗教教育:

原住民同靈遷往都市生活,所面臨的問題甚多,如經濟調適問題、種族之歧視與衝突、學生在校的人際關係、學業成就的差異等等。他們通常遷出之時,不會考慮這麼多問題,一旦問題發生,通常都會因生活問題所困,以致無法應付衍生出來的問題,此時是否懂得借助信仰的力量來解決問題?這是值得關心的。

通常在都市就業的同靈,工作環境變動頻繁,很少有機會參加聚會,教會與其家人都很難跟他們保持聯絡,久而久之信仰也流失了。

有些同靈因種族及語言的隔閡,再加上自卑心理的作祟,常提不起勇氣上教堂聚會,這些問題有待原住民教會的牧者與平地教會共商解決之道。

另外,婚姻問題的輔導也當關心,根據統計,嫁娶外邦的比例超過主內聯婚;因為有些人以為嫁娶外邦,然後可以帶領另一半來信主;也有的認為主內聯婚未必幸福等種種理由,以致嫁娶外邦之後,信仰漸漸變了質。

三、未來宗教教育發展的對策

雖然原住民教會已存在不少的問題,若是教會中的牧者勇於面對現況,重新檢討牧養的問題及解決之道,原住民教會將可重現生機,再一次的興旺。

在此提出淺見,對於未來宗教教育發展因應之道分述如下:

1.重視基本的信仰生活:

職務會應有計畫性地推動禱告、讀經運動,並且擬出具體可行的辦法,這是健全宗教教育的基本工作,尤其應強調由家庭做起。

2.提升職務人員的素質:

可以每季舉辦職務人員靈修會,藉著小區,或傳道者牧養區域的教會聯合舉辦;或每個月舉辦一次領會人員團契靈修會,傳道者應精心策劃靈修會之內容,如此平時的訓練與輔導,重於每年例行性的一次或兩次的講習會,相信職務人員素質的提升是推展宗教教育的有力後盾。

3.重視宗教教育傳道的培養:

各地教會的傳道者固然應重視宗教教育的工作,但是宗教教育的輔導宜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宗教教育傳道者來輔導與策劃,將會有更佳的效果。目前本會宗教教育的傳道者仍然缺乏。原住民教會應鼓勵素質好的青年獻身宗教教育工作,全心去策劃及推展原住民教會的宗教教育,此乃不可輕忽的一件要事。

4.重視原住民青年學生的輔導:

原住民外出就學或就業,信仰極易迷失,因此輔導在學的原住民,不只是課業上的關懷,更應重視信仰的建立,那麼在五年、十年之後,他們學業有成,社會的適應力也加強了,就應鼓勵他們盡量回鄉服務,回饋鄉親,並建立家鄉的信仰。

5.加強小區的教學訓練與觀摩:

使教員的素質可以提升,尤其應鼓勵媽媽教員熱心參與事奉,以彌補教員之不足。同時鼓勵教員養成閱讀《宗教教育月刊》的習慣,增進知識。

6.完成宗教教育硬體的建設:

不少教會缺乏教室,更缺乏各種的教具、圖書,教會應重視基本的建設,也可以協調平地各教會發起捐書運動,建立原住民各教會的圖書設備。

7.加強婚前及婚後的輔導工作:

婚姻的成敗與信仰息息相關;婚姻的輔導不是單靠每年一次的社青靈恩會就可以,若是每年舉辦一次「婚姻週」,以強化婚姻的正確觀念。婚姻週如何舉辦?可藉職務人員靈修會、傳道人靈修會專案討論,或由學有專長的同靈共同策劃及指導,使職務人員同時具備婚姻輔導的基本知識,以利平時婚前婚後的輔導。

8.建立都市中的原住民教會:

使來到平地的原住民不再因種族、語言之隔閡,造成自卑感,讓他們可以有尊嚴地享受信仰生活,平地教會從旁關心,與他們建立屬靈感情,進而彌補他們在宗教教育人力、物力上的不足。

9.定期作好信仰素質的評鑑工作:

評鑑有助於儘早發現工作中的優缺點,以作為未來工作發展的參考。沒有做好評鑑工作,一切的事奉如同瞎子摸象般,效率不彰,甚至在原地踏步。假如善用評鑑工作,不但可及早發現問題,立即解決,才不會衍生更多麻煩的問題。

結語

原住民教會之發展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回顧前輩工人披荊斬棘,流淚撒種,得神同工,使主耶穌的生命之道傳揚於原住民當中,多人生命更新、革除惡習,主名大得榮耀。然而時過境遷,近二十多年來,在世俗潮流衝擊之下,所呈現的若干問題,實不難以解決,因為有神的大能是最佳的資源,原住民教會也不缺乏牧者,要緊的是誰願意積極扮演一位忠心、善良、又有見識的好牧人,那麼原住民的宗教教育未來發展,將充滿著美好的遠景。

(原[宗教教育]136期,1997年06月號)


作者: 林永基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