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57期1999年2月)
時勢評論:[聖靈月刊]讓基督徒成為社會的清流

陳光照

國內三合一的選舉已落幕,其中有位候選人高舉著基督徒的旗幟,立志打一場乾淨的選戰。他投入選舉,不譁眾取寵,不抹黑謾罵,在電視辯論會場上暢談自己的施政理念,強調把愛帶進社會,重視公益服務、照顧弱勢團體。

儘管在現實環境洪流下,真正挺身支持他的並不多,但他確實貫徹自己的原則,樹立清流的風格,未讓基督蒙羞。對於落選,坦然面對,無怨無悔,完全尊重選民的自主決定;選後,仍有風度地向當選者道賀,期勉施政時要服務市民。隔日,仍一本往常地前往教堂聚會,大唱聖歌,回歸平淡,儘管選民未將選票給他,卻從心底尊敬他,不忍心對他有任何批評。

基督徒並非絕對不可從政,但一定要經得起評鑑,出發點是為民服務。如孫中山先生這樣的政治家,受海內外同胞一致景仰,也高舉基督的名,讓主得到榮耀。反觀今日的選舉,多數人為的是護衛本身的利益,名望、地位相對地提高,驅策大家去爭奪這塊大餅。

動機改變了,選舉文化也變質了:醜化、抹黑、賄選、暴力等惡劣的手段紛紛出籠,搞得社會烏煙瘴氣,成了亂源,蒙蔽眾人的心,好人無法出頭,以致成為人民心中的痛。

本會信徒不乏參與各類競選活動者,但若能謹守分際,不在教會進行政治活動,則純屬個人行為,否則容易造成分爭結黨,使教會內部動盪不安,未得其利,已受其害。若還步世俗的後塵,發動銀彈攻勢,信徒不知分辨,陷入違法犯紀的泥淖中,不但使主名蒙羞,更令未信主者唾罵,已是真理的罪人,實非教會之福。

另有些似是而非的說法,腐蝕信徒是非的判斷力,凡是收受賄款,不外是出於貪小便宜,存著不拿白不拿的心理,殊不知此種行為已觸犯國家法令,若被檢舉,仍要被判有罪;更何況我們有天上的神在鑒察,收受不義之財,與惡事有分,豈能脫罪?一方面也助長了買票的歪風,直接成了幫兇。因此,法治教育須在教會內紮根,不論老少都要時時加以儆醒。

基督徒不僅不可同流合污,更要有力挽狂瀾,匡正不良風氣的氣慨,主說:「我們是世上的鹽。」鹽本身便有防腐作用,抵抗細菌的腐化。因此,許多基督徒已能恪遵主訓,拒絕醉酒、抽煙等不良習性,「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林前十31)。同樣的,我們也應該勇於拒絕接受賄選,表明是基督徒的身分,共同維護神的國度不被惡質的選風所侵襲,讓「該撒的物歸給該撒,神的物歸給神」吧!

本會教會負責人、信徒代表、總會負責人都是經由選舉方式產生或承認,但每位職務人員應體認主所揭櫫的精神:「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終究,擔任教會聖工是一種託付,一種服事,絕非地位、權勢。

因此,千萬不可參雜教外不當的手段來左右選舉,為的是尊重神;而且為了教會的團結,尤其將要面臨教會新任負責人改選之際,更應發揮屬靈的智慧,共同來維護這塊淨土,讓我們成為社會的一股清流吧!



作者: 陳光照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