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59期1999年4月)
時勢評論:[聖靈月刊]追求和天父一樣完全──「對虔誠信徒的鞭策,是真神完成的象徵」

黃煥超

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在跌破一堆專家眼鏡的情況下和平落幕,馬英九先生以出乎意料近八萬票的差距擊敗前任陳水扁市長。陳水扁在得知失敗後,對群眾的演說中,強調他的失敗不代表市府團隊八萬兩千人的努力是失敗的,而是代表市民追求更高的市政品質。

他說這讓他想起英國已故首相邱吉爾,邱吉爾帶領英國艱辛打贏二次世界大戰,但大戰一結束也立刻輸掉選舉,而交出首相職務。在卸職時,邱吉爾說:「對傑出內閣首相無情,是偉大民族的象徵。」陳水扁套用這句話說:「對進步的團隊無情,是偉大城市的象徵。」

陳水扁的施政或許褒貶不一,我們也無需對此有任何評論,但他所說的這句話卻足以發人深省。

在屬世上,或許還有選舉可供檢驗進步幅度是否令人滿意;在屬靈上,我們卻似乎缺少了類似客觀的衡量,來定期審視我們自己的進步幅度是否能令神滿意,是否以為我們天天讀經禱告,按時到教會聚會,也參與聖工這樣就足夠了?

的確,這樣的信徒在當今教會中已屬少數,若還不滿意好像有苛求的味道,但我們已竭盡全力了嗎?我們沒有再進步的空間了嗎?神滿意了嗎?

耶穌說過按才幹授責任的比喻。這個比喻中有明確的數量可供僕人參考,若事先知道主人會有如此要求,我想大部份的人都會根據從主人那裏所領受的,再賺至少同等的銀錢。

俗世的選舉也有量化的選票來定奪,所以陳水扁雖然輸了,但所得選票還比上次勝選時多,也算是給他四年努力的一種肯定。但在恩賜上可就不是這麼一目了然,「我到底是領了五千或只有一千」?沒人知道;「我到底現在已賺了多少」?還是沒人能明確地告訴你,當然,只有神知道。

所以當神選召摩西出來帶領百姓出埃及時,可能心想:「我這個僕人摩西,我使他在埃及皇宮接受屬世教育40年,在曠野磨煉靈性40年,在以色列地再沒人比他更恰當的了,我給他的銀子不要說五千,五萬都不只了,他應該出來為我做點事了吧!」

怎知摩西推三阻四,先是妄自菲薄,可能懷疑自己領不到一千,此重責大任怎會找上我呢?所以摩西對神說:「我是什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出三11);再來是向神求證據:「他們必不信我,也不聽我的話,必說:『耶和華並沒有向你顯現。』」(出四1)

神也答應,就給他杖變蛇、蛇變杖及手長大痲瘋等神蹟佐證;但摩西仍自覺無此恩賜:「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出四10);神也應許必與他同在並曉喻他神是全能的,豈有難成之事?至此摩西無話可說,但摩西仍硬心堅持不肯:「主啊,祢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吧!」(出四13)。最後神向他發怒,摩西才乖乖就範。

摩西是以色列的民族英雄,他成功地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完成神的託付。在他死後神甚至要將摩西的屍體藏起來,以避免以色列人錯誤地崇拜之。耶穌登山變貌時他和以利亞一同出現,其偉大自然不是我們所能及其萬分之一。

但連摩西都有這麼一段軟弱的過程,實深足我們好好自我反省,我們是否不信神已給我們恩賜而曾推諉一些聖工?或我們信心軟弱,還要向神討證據才肯挺身而出?或認為反正有更適當的人會做而硬心堅持不肯呢?這都可能只因為我們看不清神給了我們多少,也算不出我們賺了多少。

當我們自認為是那領兩千的,但神卻是給我們五千;當我們自認為是那已賺兩千的,但卻是還賺不到一千;當我們滿懷欣喜等著主人的賞賜和讚美,但主人卻想著如何處罰我們時,這一切都不容許我們安於目前的狀況,只有不斷地思索如何還能為主多賺一些,才能配得上主給我們的恩賜,才不致到審判時一臉錯愕而後悔莫及。

選市長不像選立委或市議員,只要能掌握某特定族群即可能當選,而必須各方面都兼顧才能勝選。在屬靈的選戰中也是如此,除了在聖工上我們要如此自我鞭策外,在靈修上、愛心上及各方面我們也要如此反省,「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五22-23)。

因為神對我們的要求其實是沒有分別的,就是要和天父一樣完全,「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五48)。因此在各方面我們都要兼顧,不給魔鬼留下攻擊我們的機會,如此才能得勝進天國。我們當不斷檢討自己,不以進步為滿足,要以能像天父一樣完全為目標。套用陳水扁的話,應該可以這麼說:「對虔誠信徒的鞭策,是真神完全的象徵。」


作者: 黃煥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4/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