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1期1999年6月)
靈修小品:[聖靈月刊]但以理書第三章──信心三勇士(下)

昀寧

3.沙得拉等三人堅持不拜(16-18)

之前在不吃王膳及解夢的事上,看出但以理處於主導的地位,其他三人全力支持配合。如今但以理不在,他們面臨信仰逼迫的情勢比之前的事更緊張,更難下決定,因為他們若堅持己見下去,後果就是在文武百官面前被丟入火窯。

但這三人仍然拒絕王的善意,堅定他們起初所決定的事──不跪拜金像,也看出他們信仰的成熟,不會因為少了但以理,就失去自己信仰的立場。

一般人的信仰始終建立在:「神啊,祢要照我的意思,我才信祢」的層次,就是相信「神一定要站在我這一邊」的信心。但真正的信仰的價值是「即便如此,……即或不然,……」(17-18)的層次,「不管神救不救我,我們仍然不要跪拜這金像」的這種「我要站在神的那一邊」的信心。

因為他們能夠看淡所擁有的榮華富貴、地位權勢、甚至有限的生命,便能產生像保羅所說的:「我為主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三8)的力量,所以他們就能夠為了得著神,產生「就算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勇氣。

三、結果(19-30)

1.王下令將三人丟入火窯中(19-23)

王發怒了,經上記載他「怒氣填胸,向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變了臉色。」他完美的開光典禮竟然被這三人破壞,內心充滿怒氣便急促地下命令,吩咐旁人將窯燒熱七倍。外在的窯「比尋常更加七倍」,不正反映他內中的怒氣也「比尋常更加七倍」嗎?之後「又吩咐」軍中的壯士將他們捆起來,丟入窯中,連續兩次的「吩咐」,竟然得到牴觸的效果,這個比往常更烈的火,卻燒死聽他吩咐的軍中壯士。

其實要燒死那三人,不需要加熱七倍的火,可見這個王已經失去自制力,沒想到「三靜一動」的局面,勝負早已揭曉。尼布甲尼撒王是個權力慾望極致的人,因此他的內心始終害怕那個夢的預言臨到,原本以為將猶大國毀滅之後,便可擺脫這夢的陰影,沒想到這些人內在的國度依然屹立不搖,搓破他想藉由金像統御無形的信仰國度之假象。

這些人內在的國度就好像他夢中從山而出的石頭一樣,根本無懼他所有的一切,包括死刑,他兩次的「吩咐」,因而自己亂了陣腳。可見信心是惡者最害怕的武器,因為它可以輕易地以寡擊眾,逼得牠喪失理智地攻擊選民,企圖在劣勢中扳回一城,卻激發信心的選民更加仰賴力量的源頭──神。

2.神派使者拯救三人(24-27)

當神拯救沙得拉等三人時,居然有四人在火中遊行。「王驚奇、急忙起來」,當中的「驚奇」,RSV版本是用astonish,而不是surprise,同樣是大吃一驚,但前者帶有恐懼、震驚之意。事實上任何人看到這麼大的神蹟,誰不會驚怕,尤其是主謀者──尼布甲尼撒王,他已經無法用死刑征服他們的內心,想不到連他們的性命也無法征服,這種驚訝的程度,恐怕難以用筆墨形容。

至於第四個相貌像「神子」,其亞蘭文原文之意為「神」。當尼布甲尼撒王見到此第四者突然間出現在大火中,祂雖然以人的相貌出現,任何常人都直覺反應「那位不同於人」,因此自然地便將祂視為神。

在這緊要的關頭,有神親自施行拯救,將這三位信心勇士保護得十分穩妥,連最容易燒掉的頭髮都安然無恙,還有誰敢致他們於死地呢?所以神對他的選民保證,只要願意信靠祂的人,祂必搭救我們到底,那身為祂的選民又有何懼怕呢?

「你不要害怕!因為我救贖了你。我曾提你的名召你,你是屬我的。……你從火中行過,必不被燒,火焰也不著在你身上。因為我是耶和華──你的神。」(賽四十三1-3)

此時不禁讓筆者聯想到耶穌感嘆當時看見祂滿有神的權柄仍硬心不信的猶太人,他們不但冥頑不靈,而且對神明顯的作為無動於衷,「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捶胸。」(太十一17)。

耶穌無奈地用當時中東地方市集的孩童來比喻這些冥頑人。有一些孩童建議「扮家家酒」模擬婚禮,又有一些孩童建議模擬喪禮,無奈其他的同伴卻不理不睬,提不起任何興趣,正如當時猶太人對耶穌任何作為都不感興趣般,這與尼布甲尼撒王見到神蹟後對神的態度的表現,真的有如天壤之別。

想想活在將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是不是我們的內心被太多資訊佔滿,反對神奇妙的作為毫無知覺,白白糟蹋神的恩典呢?若果真如此,真的要求主再次賞賜我們赤子之心,能像「斷過奶的孩子」般,躺在主的胸懷,重新聆聽主的心跳,重拾一顆平穩安靜的心,燃起生命中失落已久的盼望。

3.王下令不得謗讟神並提拔但以理之三友(28-30)

當我們看到這段結局,心中充滿一股歡呼,假若我們身歷其境,一定當場高聲喝采,但問題是假若主角換成我們,不知道我們是否能讓人為我們的信心歡呼,將榮耀歸給神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靜靜地深思。現今我們處在太平時期,常常會記住自己為主做了多少,與神討價還價,企圖將這些當作換取神更多的恩典的工具,一但遭遇挫折,便容易喪失信心,反而失去了事奉的意義。

我們日常所見的黃金,是由金礦石而來的。當金礦石被挖掘出來之後,它充其量只是一顆含金的石頭,與其他石頭沒有多大的差異。因此這塊含金的石頭必須經過高溫的熱,當溫度達到金的燃點的時候,內頭的金變成液體,順勢流出來的「金湯」收集起來之後,渣滓便可丟掉。但是一次並不能煉成純金,要連續上述的動作,直到煉出的金之純度達到99.996%以上為止。

神有時讓我們遭遇我們所不願遇見的逆境、患難、逼迫、……等,無非是希望將祂的選民精煉成精金,成為價值非凡的器皿。在將來審判的日子,當世人所讚嘆、崇拜之成就非凡的人都變為羞恥,而這些被主精煉成金的凡人,反得到無比的榮耀的時候,那時我們一定會自嘲為何當時會為了這點苦怨嘆的呢?

「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叫你們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彼前一6-7)


作者: 昀寧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