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1期1999年6月)
靈修小品:[聖靈月刊]詩篇一二七篇──倚靠耶和華必不枉然

這是第八篇「上行之詩」,在十五篇上行之詩適居中間地位。上篇論耶和華為人行了大事,但人也必須盡本分努力工作;本篇則論人無論做什麼,都不可只靠自己,而不倚靠耶和華。

本詩是描寫選民回國重建聖城的情景。從被擄之地歸回的以色列民,面對斷壁殘垣,荒蕪田地,他們一面清理廢棄物,修復城牆;一面耕種田地,建築房屋;加上敵人的阻擾,真是困難重重。在這種環境之下,他們體會出「若不是耶和華」建造、看守、幫助,人一切的勞力,盡是枉然。他們求神擴充他們的人力,抵禦仇敵,早日完成重建聖城和家園的工作。

這是一篇富有智慧教訓的詩,有智慧文學教訓的特性。本篇詩特別強調若不是耶和華的幫助,人的努力皆是枉然。不論是大興土木建造房屋,日夜儆醒地看守城池,早出晚歸勞碌經營事業,若沒有耶和華的幫助,人們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費心力,毫無所獲。但如果我們在個人、社會、家庭生活方面,都與神合作,全心倚靠祂,祂必供給我們一切所需的。本篇詩對主張「人定勝天」的人,是一記「當頭棒喝」。

今日的教會若不以神為主,雖然有豐裕的財源和人才濟濟,聖工也必無法興旺發展,神所要的只是單純信靠祂的心。

有人認為本篇詩是由兩篇詩組合而成。前篇1-2節論惟有靠主的才能成功,後篇3-5節論子女眾多是神的賜福。其實詳細地研讀就會發現前後是連貫的,後段乃前段的延伸,既然凡事(建造房屋、看守城池、生活作息)的成敗都在乎耶和華,那麼生男育女又何嘗不是來自神的賜福?祂是萬福的根源,若沒有神,真是寸步難行。

作者


本篇詩標題雖有「所羅門上行之詩」字樣,但誰是作者,卻沒有答案。可能因為本篇詩的內容與《箴言》的思想類似,就將之歸於所羅門的名下。有許多學者認為是被擄歸回後的作品,更有人主張係尼希米所作。

理由是:由巴比倫歸國的以色列人,處於虎視耽耽的環境中,受到未信者的欺壓和迫害,他們時時想破壞以色列人的建設,作者勉勵身處憂患中的同胞,要全心倚靠神,因為一切成敗皆在乎神。他也希望同胞們能子女繁衍,多子多孫,精明強悍,以防禦抵擋敵人的侵襲。如此看來,本篇詩頗有漢高祖大風歌的氣魄:「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分段和註解


一、不靠神是枉然(1-2)

本段作者用了三個比喻加上三個「枉然」來證明,「若不是耶和華」的幫助,不論從事任何工作或事業,都將徒勞無功。

1.建造房屋(1上)

思高譯:若不是上主興工建屋,建築的人是徒然勞苦。

工程師或建築工人操心努力建造,若不是神的幫助,可能建造房屋,卻不得住在其內(申二十八30;摩五11)。

「房屋」house是單數,「建造的人」builders是多數。本節的意思是不論個人建屋,或是團體的公共建設,若不是神的幫助,建築的人是徒然勞苦。

2.看守城池(1下)

思高譯:若不是上主在護守城堡,守城的人白白儆醒護守。現代中文譯:要不是上主守護城池,看守者的守衛就沒有用處。衛兵看守城池,不管是單哨或是複哨,當有情況發生時,他要發出警報,但不一定因此就能退敵。亞述王率軍攻打耶路撒冷,若不是神差遣天使,一夜之間,擊殺敵軍十八萬五千,其結果就不堪設想。

3.經營事業(2)

思高譯:你們極早起床盡屬徒然,每夜坐至深更圖謀打算,為了求食經過多少心酸;唯獨天主賜所愛者安眠。

現代中文譯:早起晚睡,為生活整天勞碌是徒然,因為上主在愛祂的人睡覺時供給他們。經營事業的人,早出晚歸,埋頭苦幹,嘔心經營,若沒有天助(神的幫助),也不一定能成功。自我的努力,加上神的幫助,即「天助自助」,才能成功。

我國古訓:「盡人事而聽天命」,盡了人事(盡本分),還必須聽天命(倚靠神)。我們不論從事任何計畫,所當抱持的態度是「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雅四13-15)。所羅門說得好:「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箴十22)

二、倚靠神有福(3-5)

1.神賜兒女(3)

思高譯:的確,子女全是上主的賜與,胎兒也全是祂的報酬。兒女是神所賞賜,胎兒也全是祂的報酬。沒有孩子的人,不要用人的方法來得孩子,應當向神祈求,神必賜予(創十六16-十七1,二十五21;撒上一10-11、19-20)。兒女是神所賜的「產業」,產業必須保守,不可失去(參考:利二十五23;民三十六7;王上二十一3)。父母必須以主的善道教導子女,使他們長大成人後,能榮神益人(箴二十二6)。

2.兒女是勇士手中的箭(4)

△利箭可以保護勇士。

壯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防身的利箭。當父母遭遇困難時,是得力的助手;在父母年老之時,可以奉養父母,使生活無慮。

△訓練兒女成為利箭。

詩人把兒女比作「利箭」,也是告訴我們要好好教養,使兒女成為有用的人才,將來必能獻給主用。否則若他們長大之後為非作歹,「利箭」成為反射自己心坎的「毒箭」,使父母因兒女的敗壞招來滿臉的羞辱。

3.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5)

「箭袋充滿」表示兒女很多,子女眾多是蒙神賜福。「城門口」是古時交易和審判訴訟的地方。當父母遭遇困難或因事被人誣告在城門口訴訟受審的時候,子女們有充足的智慧和能力,是忠實的辯護,他們起來替父母說話,據理力爭,免得父母吃仇敵的虧,而受到羞辱。


作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