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6期1999年11月)
主題特寫:[青年團契]本會文宣事工的回顧與展望

蕭光

前言


傳福音本質上是一種不折不扣的戰爭。每個傳福音的人都是戰士,我們的總元帥就是主耶穌。所以舊約時期,神往往稱自己為「萬軍之耶和華」。只是這場戰爭有別於一般物質的戰爭,在它的戰場上見不到刀光劍影,聽不到駭聲隆隆,因為這些都制服不了我們的敵人,也拯救不了我們要救的客體。真正派上用場的只有神的話和聖靈的幫助以及為了見證祂的大能和慈愛、聖潔、公義、正直諸美德所寫出的和所製作出的各種媒體。

這一系列的事工之執行者,雖有一些年長的傳道、長執參與其中,但絕大部份都是年輕人。這批主內的年輕人,他們的屬靈「共同記憶」有一大部份是來自於《青年團契》這本在1965年12月誕生于台北高級班的刊物(當時稱作《青年聚會通訊》。

到本世紀末的2000年,它剛好滿35歲。這個35歲的壯漢是孕育自好多今天散居在全球各地本會的中堅信徒的懷裏。它一直到滿18歲(1983)才選居到台中與它的兩個兄姊(《聖靈月刊》、《宗教教育》)同住。趁此紀念性的時刻,讓我們來審視一下本會的文宣事工,期望糾合本會有限的人力、物力開發出更合主心意的文宣利器在世紀交替時,打好一場漂亮的靈戰。

文宣


本會信徒一談到「文宣」馬上使人聯想到福音單張、小冊,或許還會想到《聖靈月刊》和《青年團契》,其他能想到的就不多了。顧名思義「文宣」就是文字宣道,所以凡是跟文字宣道有關的事工,就是文宣事工。因此狹義來說,文宣處所從事的各項工作皆屬之。

譬如三本定期刊物的編審、編輯、發行;福音單張、小冊的製作、發行;單行本的策劃、編審、發行。還有一些聲光媒體的製作發行。不過為了事權劃分清楚,隨著總會組織的改組,後來在年前聲光媒體的製作則劃歸宣道處的視聽科執行。

所謂聲光媒體乃指一些詩歌卡帶,或是光碟片(CD),以及錄影帶。所以文宣事工當然不僅文宣處在執行,有好多的工作也是由宣道處在主導或支援。而前述這些平面媒體(書報、雜誌、小冊、單張)和聲光媒體除了肩負宣道的任務,其實亦涵蓋了相當分量的「對內牧養、造就」的功能,因而文宣事工的內涵當然與教牧處的工作領域也有相當程度的關聯。

來時路


從先輩口中和本會歷史得知,本會早期工人於1917年在北平建立教會開始,他們就非常重視文宣工作,所以在翌年他們就創辦了一份刊物,稱作《萬國更正教報》,裏面刊載本會基要道理,寄發基督教各教派,在聖靈的同工之下發揮了很奇妙的帶領與更正的果效;另從1947年後在南京的本會(總會)之組織中亦可窺見前輩工人相當重視文宣事工,按當時的總會下置五系,即神學系(由總負責兼任)、出版系(第二順位)、總務系、教務系和財務系。

為了進一步瞭解本會創立迄今文宣事工發展的軌跡,底下試以五個階段加以扼要陳明:

第一階段

1918年冬天-1926年4月

發行《萬國更正教報》,外加少數傳單。

第二階段

1926年8月15日-1960年7月

發行《聖靈報》,部份傳單、小冊。

第三階段

1960年8月-1970年

發行《聖靈報》、《宗教教育》、《台北青年聚會通訊》、福音見證傳單、小冊。

第四階段

1971年-1989年

發行《聖靈報》(1978年改名為《聖靈月刊》)、《宗教教育》、《真耶穌教會青年團契》(1972年改組,由原先的《台北青年聚會通訊》擴大為本會全體青年之刊物)、《青年團契》(1975年七月改為目前的名稱)、單行本、傳單、小冊、卡帶(講道、詩歌)、「聖經函授中心」的設立與推廣。

第五階段

1990年迄今

發行《聖靈月刊》、《青年團契》、《宗教教育》三本刊物、單行本、傳單、小冊、卡帶、CD、錄影帶、廣播節目、電視節目、網際網路。「聖經函授中心」的持續推廣。

持守善美


保羅勉勵帖撒羅尼迦的信徒「……凡事要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回顧我們走過的文宣路真是五味雜陳,充滿艱辛和感恩。在文宣發展的五個階段中,最大的改變當然首推第五個階段。整個廣播、電視和網際網路的傳播媒體都在這個階段推出。

以我們教會目前這樣有限的人力、物力能建構如此這麼一個具有最尖端,最具穿透力的福音傳播網,實乃因我們能善用我們的青年人才。我們的傳道人,一些職務人員,一些大哥、大姊能與青年維繫良好的關係,所以能「知人善任」,讓每個人發揮其肢體最大的功能。所以目前所推出的廣播節目,如「心靈的遊牧民族」、「心靈視窗」都能一一呈現。

迄至目前,我們所開墾過的這些文宣園地都是得來不易的成果。深望我們能善加珍惜,因為透過這些管道,我們可以把福音毫不受攔阻地穿透任何政治、宗教,或意識形態的藩蘺而把全備的福音傳達到全球的每一個角落。

縱橫走遍


亞伯拉罕與羅得分手後,神向他說:「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神的選民要蒙福,要有宏觀的視野,你看得到,福氣才領受得到。身負傳揚得救福音的真教會,視野要遼闊,如亞伯拉罕,其理至明。可是,接著神又指示他說:「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看得到,固然是好,但更要緊的是要拿出實際的行動,否則福氣還是會落空。

我們所開發的廣播、電視、函授、網路……,這些都是為了得人,救人。如同撒網的工作,撒出的網,因為我們相當用心,因為是很好的網,因而網住了不少的魚,真正網上了才算是我們的魚,否則若我們鬆網之後,魚兒們仍回歸大海。

對這些即將到手的魚兒的積極跟進,是我們今後要萬眾一心、深思熟慮,善加經營的要務,好讓我們能得到神所賜合一的心不分你我,發展出一套屬靈的「流刺網」,魚兒一條也溜不掉。如此,必能一改目前這種每下愈況的信徒成長率。

結語


宣道的態勢不管如何演變、發展,但萬變不離其宗,最根本的文字事工還是一切的基礎,離開了文字,宣道就侷限在有限的時、地、人。因此,值此末日逼近,福音急需儘快傳開到世界每一個角落的當兒,凡我同靈,要重新以虔敬的心,重視文宣工作,用心地鼓勵,栽培更多的青年投入文宣的行列,開發更有力的電腦軟體,譜寫更多的動人詩歌,撰寫更新、更感人的福音單張、小冊在「聽友音樂佈道會」或「校園福音佈道會」等各種類型的福音茶會散發,以吸引人、擄獲人心歸向神,也盼在所有信徒中多發掘,培養堅強的文宣創作群,庶不負主恩與託付。

(原[青年團契]1999年11月號)


作者: 蕭光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