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9期2000年2月)
信仰社會:[聖靈月刊]來到神的面前

陳光照

「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祂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祂的身體。……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來十19-22)

在此闡明一件奧祕:只有藉著耶穌,才能引我們來到神的面前。

耶穌在世傳道理時,跟從祂的會眾很多,從變餅給五千人及四千人吃的事蹟,便可窺其一斑,但真正能跟從到底的畢竟不多。主設「兩條門路」的比喻,明指「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會眾中有法利賽人,他們存著惡心,處處尋找耶穌的把柄,要陷祂入罪,主的道無法在他們的內心生根。

有為看神蹟,企求「吃餅得飽」的信眾,平時驚佩耶穌的大能,可是當耶穌講道切入主題──「生命的糧」時,便無法聽懂,多有退去的;也有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的信徒,以賣主的猶大為代表,無法抵抗情慾的誘惑,終致淪為撒但的工具,為德不卒,殊為可惜。唯有勝過陽光(惡劣的環境)的煎熬,穿越荊棘(人的情慾)的阻撓,經過嚴格的考驗後,還能堅持信仰才是真正耶穌的門徒,但已所剩無幾了。

五旬節聚集在耶路撒冷的名信徒,不怕威嚇,繼續遵行主的吩咐,神賜寶貴的聖靈膏他們,證明是神的兒女,從此便有資格進到神前,呼阿爸父,直接向神祈求、感謝和頌讚了。「因為我們兩下藉著基督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弗二18)

今日的信徒,也當以能「來到神的面前」視為一種恩典,因為我們從前陷在罪中,與神為敵,藉著耶穌,才蒙揀選進入聖潔的國度,作了神的子民,也蒙了憐恤,得享安息。因此,我們當以什麼態度來到神的面前呢?

一.以謙卑的心來到神前

法利賽人無法接受耶穌是彌賽亞,乃因他們的自義──不虛心。主訓八福首句:「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要認識耶穌,先決條件是「虛心」。當施洗約翰遇見耶穌時,便大聲見證:「看哪!神的羔羊。」隨即有兩位約翰的門徒跟從耶穌,當晚與耶穌同住。經一夜的促膝深談後,便接納耶穌就是彌賽亞,同時帶領自己的兄弟來跟從耶穌,這四位中有彼得在內。當眾人無法聽懂「生命的糧」的含意而退去時,耶穌對門徒說:「你們也要退去嗎?」彼得回答說:

「主啊!祢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誰呢?」可見虛心能幫助人認識耶穌。

撒該憑藉一顆想要認識耶穌的心,排除萬難,為要見耶穌一面。於是耶穌主動召呼他,他高高興興迎接主到他家,聽主一席話,便謙卑地接納,使自己的生命有了明顯的大改變,從前視財富為珍寶,現在以耶穌為至寶,難怪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於是撒該成為耶穌的門徒。只有以謙卑的心來到神面前的人,才能接納耶穌是救主,而真認識主。

尼哥底母是法利賽人,又是猶太人的官,但他虛心地想了解進神國的門徑,於是夜間來請教耶穌,與耶穌一席話,認識這位救世主。有一次法利賽人要去捉拿耶穌,他挺身為耶穌答辯(約七50),耶穌被釘十字架而死,還帶百斤的沉香、沒藥為主安葬,在在表明:他是耶穌的門徒。

二.存安靜的心來到神前

耶穌在馬大、馬利亞的家,馬利亞安靜地坐在主的腳前聽道,得到耶穌的誇獎:「馬利亞已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反觀馬大,她竭盡所能用自己的方式來伺候主,但事情一多,心裏忙亂,埋怨的話便出口,耶穌告訴她:「馬大、馬大,妳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

今日,信徒為愛主,多做聖工,卻佔去靈修的時間或無心聽道,憑著血氣辦理的事情過於自己所能承受的,以致教會中時有怨言產生,不但不能使信徒得到造就,也無法使主的名得榮耀。

彼得看見耶穌走海面,他有顆熱切的心想要趕快到主的身邊,跳下海竟然也能走海面,但他把注意力轉向風浪時,便驚慌害怕而沉入海中。剛開始,彼得的眼光只有耶穌,心無雜念,因此內心是平靜的,所發出信心的力量是大的;可是一旦受惡劣環境的牽引,失去了信心,此時內心已不再平靜,難怪會沉入海中。

「得救在乎歸回安息;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賽三十15)。得聖靈後的彼得已得到這個祕訣,即使被關在監裏,隔天要被殺頭,仍安安穩穩地睡在兵丁中間,毫不驚怕(參:徒十二6)。

使徒約翰在異象中看到神的寶座安置在天上,寶座前好像一個玻璃海,在寶座的周圍有四活物,晝夜不住地頌讚神。玻璃海預表平靜、光明、聖潔,得勝的聖徒要像四活物一樣,不受世界動亂不安所影響,用安靜的心,在神的面前不住頌讚神,歸榮耀給神。「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太五8)

三.存無愧的心來到神前

始祖未犯罪前與神見面視為平常,但犯罪之後,良心有虧,便躲避神的面。人因有罪,無法坦然站立在神的面前。大祭司約書亞穿著污穢的衣服,站立在神的使者面前,撒但也站在他的右邊,與他作對,使者吩咐脫去他污穢的衣服,等換上華美的衣服,戴上潔淨的冠冕後,便有神的使者在他的旁邊站立(亞三1-5)。

「罪」如一道牆阻礙於神和人中間,讓人無法到神的前。因此,我們就必須把罪除掉,「啟七14、15」記載約翰在異象中看到從大患難中出來的信徒,他們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所以他們在神的寶座前,晝夜在神的殿中事奉祂,坐寶座的要用帳幕覆庇他們。

保羅勉勵自己:對神、對人常存無虧的良心。我們身為耶穌的門徒,必須看重自己為神兒女的身分,有好的品行,成為世上的光,並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提後二15)。凡神所託付我們的使命,諸如:傳福音、牧養、社會關懷、都要盡本分去完成,將來在主耶穌降臨之時能夠完全無可指摘(帖前五23)。

結論

來到神的面前,謙卑的心可以引人親近神,更認識神;安靜的心可以使人看清神的旨意,更信靠神;無愧的心使我們有得救的盼望,追求完全成聖。「只是義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後,我心裏就不喜歡他。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人。」(來十38、39)


作者: 陳光照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2000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