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82期2009年7月)
專題報導:北區生命關懷講座「祂始終都在!」Part3──臨終關懷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丁春芳整理


主講者:楊承恩執事,目前任職於台北關渡「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屬石牌教會。

在受教育的年歲裡,我們一般人都缺少教導如何看待生命的結束,直到十多年前開始在癌症中心醫院服務,從實務的工作中,參與病人死亡前的生命歷程,不斷地用信仰省思,了解了「死亡」雖然是生命的一個句點,但「臨終」卻是一個不能輕看的經歷。

教會所講的「主必再來」、「末日臨近」這樣的主題,是針對世界的毀滅與新天新地的再臨而講述,對於個人生命的終結,卻鮮有著墨。在醫院中,經常接觸的卻是「沒有意料到就要面對生命結束」的錯愕,「生命結束」這個時間點,從來無法「事前規劃、按表操課」。

認識「臨終」


生命不會等待,它只會不停地向前走去,然後一眨眼間,消逝得無影無蹤。1

到底什麼是「臨終」?「臨終」就是接近死亡。一個人罹患重病,如果不能醫治,一般而言,「臨終」所指的是預期生命會在六個月內結束。

到底人面對生命臨終時,是覺得處境難堪、生活困窘、內心失望傷心、恐懼、軟弱得不敢面對?還是能平靜、充滿喜樂盼望(希望),在不多的時日裡,雖然肉體敗壞,卻得著生命的祕訣,堅強地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

保羅說:「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得祕訣」是進入信仰,並透過不斷地經歷、承受神給的操練,反覆練習而得來的。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病痛是要被抑制,以至於去除的。但從靈性的角度,「痛」其實是很好的經驗,因為透過肉體的打擊,我們的心靈也會被撞擊,去想一下「死」這件事,讓我們經驗身體的改變,心理的改變,靈性的改變。

未曾與「臨終」會面前,我們總以為自己是堅強的,但當「臨終」這個時刻向我們揮手,很多人是不堪一擊的。因此透過疾病可以讓我們學習,反覆練習對「臨終」的準備,得到生命裡的「祕訣」。旁人想要協助臨終病人,也需要學習,我們得了解疼痛的處理,幫助病人運用現在資源並克服現有不足,並與病人一起回顧過去生命中的美與善、過與犯,重新面對人際關係,改善與他人(家人)的關係。

當物質世界將要過去,人得學會「放下」,對世界說再見。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把握人生最後一段時光,拉近與神的距離,預備朝見永生的神。

生命本是不斷地告別過去,但又迎接每個新的一天。對臨終的病人而言,每天他經驗痛苦;處在病痛中,許多人會想結束生命,不要再經歷這個苦。如果沒有痛楚,面對死亡的威脅,就比較坦然。因此臨終關懷第一個重點就是「減少肉體的痛苦」。
(Hospice)

現代臨終關懷


「Hospice」,是中古世紀歐洲修道院用以接待長途朝聖者的「休息站」、「中途站」或「驛站」。也有人說它是Hospital(醫院)與peace(和平)二個字的結合,早期Hospital就是一個收容生病的人的場所,當時沒有好的醫療,生病後就是安靜等待死亡。1906年慈善修道會的修女瑪莉‧愛肯黑德於倫敦建造了「聖約瑟夫臨終關懷機構」,成為現代臨終關懷的先驅。

在台灣我們想到的臨終關懷,大都局限癌症病人,但在印度加爾各答,很多人是因為貧窮,沒有東西吃,生了一般感染性疾病,因沒有醫藥可以治療而死亡。德蕾沙修女就是為將死之人,建立一個收留的場所,並盡力照顧這些垂命之人,這個地方後來被稱為「垂死之家」。此外1967年,西西里‧桑塔斯成立聖克里斯多夫臨終關懷機構(hospice)。

Hospice,將其拆開,7個字母另有不同的意思,但結合後,更能表達臨終關懷的意義。2

.Hospitality(親切)

.Organized Care(團隊照顧)

.Symptom Control(症狀控制)

.Psychological Support(精神支持)

.Individualized Care(個別性的照顧)

.Communication(溝通)

.Education(教育)

目前我們在醫院可以尋得臨終照顧的支援與教導,甚至可以親身經歷學習。許多醫院裡也設有「宗教師」,就是進行信仰心靈的觀顧。理想中的安寧照顧(臨終照顧)可以進行心靈重建,並修補人際破裂關係。

但絕大多數的宗教師,是沒辦法真正處理人與神的關係。作為基督徒,我們應特別看重──「預備朝見神」。目前我們教會中,並沒有一個專門的團隊在做這項工作。

臨終關懷的學習


如果我們願意接受臨終關懷(安寧照顧)的挑戰,我們就得學會以下重點:

1.處理肉體的痛楚


最重要的是「陪伴」。我們常常對臨終病人的痛楚手足無措,對他的痛苦無法給予幫助時,我們的探訪就會變得「短暫,想離開」,但事實上,只有你能「陪伴」,才能進行後面深度的工程。

二次世界大戰,產生許多的戰患,大量人群的肉體疼痛,促使了「嗎啡」的發明,現代人也怕痛,不要痛,因為痛會讓人停頓許多的工作,所以止痛藥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些都可以應用在醫療上,減緩臨終病人的疼痛。

2.運用現在資源/克服現有不足


對臨終病人很需要的是補足他與家人的需要。他可能需要金錢上的支援,那我們除了看看自己可以提供的協助,也可以尋求社會福利機構現有的救助。長時間對臨終病人的照護,對家人是件身心俱疲的苦事,政府提供的「居家照顧」為我們短時分擔家人的照顧,也可以提供家人喘息的機會。

雖然目前在台灣已有許多醫院都設有安寧病房,而對於臨終病人,並不一定非得要困住在醫院,醫院設置「居家護理」,藉由他們的教導、資訊與實際服務照顧,在家安寧離世並非一個夢想。

3.回顧過去生命中的美與善、過與犯


多數人以為安寧照顧,就是等待死亡。曾有書上這樣說:「這是生命當中,最美好的一段時間。」3

有時,我們怕探訪臨終病人,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病人,無法與他回顧生命。臨終病人的心路歷程,他的心理反應是不穩定的。當一個病人被告知即將死亡,他會「否認」並且「孤立」自己,初期會「生氣或憤怒」,進一步對人、對神「討價還價」,事實上他是「沮喪憂鬱」,直到多次反覆磨練,他才能「接納事實」。

這些情緒的變換並不是單一方向,也未必有一定情緒發展的順序。當我們探訪病人時,如果仔細觀察,了解他們,就不會因害怕見病人的反應強烈,而不敢探訪病人。

我們與人分離,轉頭說再見,這個轉頭,就是回顧。對臨終病人來說,能夠有機會再去回顧一生,其實是有意義的。弗蘭克(V. E. Frankl)在他的「意義治療法」中陳述,一個人的過犯、苦楚、傷害是一生無法避免的,既然是不能避免的,無法離開的,就有意義。死亡無法避免,因此有它的意義在。

4.改善與他人(家人)的關係


讓臨終病人說出心中的感受,重溫舊夢,改善與他人(家人)的關係,彼此表達情感(說聲謝謝或對不起),彼此包容信仰或價值觀上的衝突,彼此饒恕,修補彼此的關係,以愛化解曾經的傷害。

5.協助「放下」/說再見


臨終病人常會有不安、捨不得、不甘心等心情,我們在探望時,不要隱瞞病重的實情,(除非是告知了病況,病人也無法理解,但也要視情況,告知必要的部分實情),否則他不懂身體的種種不適所謂何來,不要給予虛假的安慰,要鼓勵家人正向面對死亡。

除了這些,有一些特殊治療,如:音樂治療、芳香治療、環境治療、美術治療、喜樂治療、觸摸治療。其中「音樂治療」是基督教最優勢的,記得多年前黃靈新執事臨終前在景美教會以「我一生蒙主引導」為題的聚會,大家吟唱讚美詩163首〈我靈魂永安樂〉,那時全體信徒一同經歷了一場很有深度的生命教育。

其他「美術治療」,讓罹病的孩子透過繪畫將恐懼畫出來,「觸摸治療」也非常能安撫心情,讓人難忘彼此擁抱時,留在心上的重量。

6.拉近與神的距離,預備朝見神


臨終是向親友說「再見」,卻是對神說「我來了!」,保羅說:「我情願離世與主同住」,這樣的盼望,有沒有在我們心裡?我們預備好了嗎?目前的醫療院所,不管臨終的照護多麼貼心,對真實生命最終盼望的這部分是缺乏的。

耶穌說,我去是為你們預備地方。主在天堂那裡,我們為何「怕」前往天堂呢?當那日子來到,我們要經歷最美好的這個階段。臨終前,我們回顧一生的恩典,一次又一次的想起在信仰中的蒙恩,豈不是在最短時間內經歷最多的美好?牧者在探訪臨終病人時,重要的是建造病人信心,讓他們能心意、行動繼續更新。

我們奇妙的主,常在我們生命的終曲,雖然身子軟弱,仍用祂奇妙恩典來敲動我們的生命音符。

末了的話


死亡帶來極大的力量,對家人的壓力很大,他們一樣會經歷震驚或哭叫、失落與頹喪,一樣有渴望與思念,可能也為沒能把握相處的時光而有罪惡感,但家人終究要過新生活,對於失去至親者,有三方面的需要,是我們可以幫助的──

身體方面──家務的處理和子女的照顧,讓其有足夠體力處理後事,也要留意其身體的健康。

心理方面──處理發洩悲傷情緒,是需要時間的。同時應給予關心,幫助其接受事實。

靈性方面──喪葬事宜需合乎真理,教會中的屬靈資源要主動提供。家人應重新建立關係,並重建對主的信心與盼望將來天上家鄉的相會。

親人離世前,家人的焦點要在彼此的分享與期待更好的關係。即便親人離世,家人關係的建立仍可繼續發展。

失去至親者的親人,不可失去盼望,因為「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裡睡了的人,神也必將他與耶穌一同帶來。」(帖前四13-14)

德蕾莎修女在她接受諾貝爾和平獎的致詞說道,「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小事」。讓我們在臨終關懷的事工上,做得更好,更切合這時代的需要。

註:

1.引用自《學會說再見》,茱蒂絲‧利弗,橡樹林出版社。

2.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安寧照護(hospice),是指對於無法治癒疾病之末期病人,採取全人化照顧,以維護病人和家屬最佳的生命品質。

3.引用自《安樂活》,鍾昌宏,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作者: 丁春芳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7/01/200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