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90期2010年3月)
宗教教育:樂觀行動力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南區宗教小組策劃盈彧撰稿

人生有夢,築夢踏實


人生有夢,人生來就該擁有自己的夢想!

小時候對「夢」特別好奇,也喜愛與家人、朋友談夢,分享各種奇奇怪怪的夢境。夢語夢話,那些天馬行空般的內容,往往摻雜些富有童趣的想像力,特別能吸引我們這群好奇寶寶張大耳朵聽著:有時能逗得我們哈哈大笑,有時則讓我們驚呼四起!

中學後,師長們常以「人生有夢,築夢踏實」來勉勵我們要勤奮進取;因而,對夢的看法遂從「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虛幻式空夢,轉變為更切實際而帶有目標式的夢──夢想。

是的,人生有夢,人生來就該擁有自己的夢想!樂觀的人多是敢夢、敢想的人!因為他們敢夢、敢想,所以會有進一步的積極作為──築夢。懂得以實際行動達成夢想的人是踏實築夢的人,也正是具備樂觀行動力的人!

樂觀、悲觀選邊站


樂觀與悲觀的差異,即在於對周遭人事的解讀。

從前,有兩個被派到非洲去賣鞋的商人。一到當地,看見沒人穿鞋的景象,兩人都傻了眼;原來,那裡的人沒有穿鞋的習慣。商人甲對此大感失望,哀聲嘆氣道:「這裡不會有人來買我的鞋,因為他們都不穿鞋子。主管派我來這裡,分明是想找我的碴!」然而,商人乙卻不這麼認為,他心想:老闆會讓我來這裡一定有他的用意。

於是,他一邊靜下心來思索,一邊看著眼前赤腳走過的人群;忽然,靈光一閃!他高興地歡呼道:「這麼多人沒有鞋子穿,實在是個極具潛力的廣大市場啊!」他立即以手機聯絡主管,表達自己的見解,得到主管的讚賞而獲拔擢、升職。可見,世上事本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一個人的幸與不幸,往往取決於自身對事件的解讀,而非事件本身。

古時有位哲人老子,曾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樣的話來表明他對人生禍、福的看法。他認為禍福時常相依而至,人們眼中的災禍,也許藏有福氣在裡頭;而人們眼中的好運,也可能成為將來災禍的開端,如同塞翁失馬反多得一匹馬;塞翁之子因騎馬而腳骨折,卻也因此而得福(免去因戰而死的可能)。

既然人生中所遭逢的禍與福並非絕對的好與壞,那麼一味的悲觀、憂慮對我們又有何助益呢?聖經上教導我們:「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神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傳七14)。

凡事既出乎神的安排,於亨通時喜樂,於患難時思想自是合宜的處世態度。智慧如你,當能明白基督徒身處在這亨通與患難並列的世上,能用更為樂觀的角度來看待、解讀周遭之人事的道理。

看不見井的夏甲


過度悲觀易使人看不清周遭環境的全貌。

讓我們來看看《創世記》第二十一章15-19節所記載的一則故事:被逐出家門的夏甲,帶著孩子在茫茫的荒漠裡走著……。此際,熱辣辣的太陽正盡情地將手中一整瓶火紅色顏料潑灑在地;然而,夏甲的體力卻彷彿地上的倒影般愈縮愈短小,漸漸地消耗殆盡。

走著、走著,她又累又渴;終於,皮袋的水用盡了,她就把孩子撇在小樹底下,走到約離一箭之遠的地方,與孩子相對而坐,放聲大哭:「我不忍見孩子死!」她感到既傷心又絕望,無助地看著孩子,哭得心都快碎了。忽然,從天上有聲音對她說:「不要害怕,神已經聽見童子的聲音了!」神使夏甲眼睛明亮,她就看見有一口水井在眼前,立即前去將皮袋盛滿了水,給孩子喝了。

小時候讀這則故事,僅感受到神對夏甲和她孩子的那份愛,因為神顧憐他們,沒讓他們活活渴死在沙漠;成年後,自己又將這故事看了幾遍,突然覺得我們常常很像夏甲:只能看見「皮袋的水『用盡了』」(人事的盡頭),接著「放聲大哭」(束手無策的無助感)。

所幸,神知道我們的匱乏與需求,祂能聽見我們的呼聲,就像祂安慰夏甲:「不要害怕,神已經聽見……」祂的作為是:「使夏甲眼睛明亮」,於是「她就看見……,便去……」(看清環境而後行動)。瞧!原本以為已走到生命盡頭的人,因「看見」而獲得解救!

哭泣不能解決事情,反而使人「看不見井」;過度悲觀,易誤導我們解讀事件的方向。一個人的思維方向若只能從哀憐己身際遇不佳的角度出發,恐怕將使其眼光受限而無法看清事實的全貌。夏甲的故事提醒了我們:「井」是解決問題的一道門,但「看見」才是開啟這道門的關鍵!

樂觀是懂得凡事信靠主


樂觀是學會凡事信賴主的大能大力,並懂得時刻倚靠主而平安、喜樂。

使徒保羅曾說他「靠主大大的喜樂」,並且「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不拘是「處卑賤,或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他都能「隨事隨在」,且「得了祕訣」:靠著那賜給他力量的神,「凡事都能做」(腓四10-13)。

聖經上有則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保羅與西拉有回因趕出附在一位女僕身上的鬼,被誣陷而下監。半夜裡,他們唱詩讚美神,眾人也都傾耳而聽。忽然,地大震動,甚至監牢的地基都搖動了,監門全開,眾囚犯的鎖鍊也都鬆開了。這可真嚇壞了守監的禁卒!他們以為犯人都逃跑了。正要拔刀自殺時,保羅大聲呼叫:「不要傷害自己!我們都在這裡。」原來,大家都還留在各自的監牢中,並未逃跑。

禁卒叫人拿燈來,就跳進去,戰戰兢兢的俯伏在保羅、西拉面前;又領他們出來,說:「二位先生,我當怎樣行才可以得救?」他們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他們就把主的道講給他和他全家的人聽;當夜,禁卒深刻地體認、感受到神。經上記著,他和屬他的人都因受洗歸主而喜樂(徒十六16-34)。

這樣困窘的景況,保羅與西拉既不憤慨也不抱怨,怡然唱詩讚美神,還能為主做成美好的見證,可見,他們倆的樂觀並非漠視困難,而是真正學會凡事信賴主的大能大力,時刻倚靠祂;故其心靈能飽得平安、喜樂。

行動力是恆心努力面前的


與其一味悔恨過去,不如加倍努力、放眼未來!



面對變化多端的世界趨勢,應以更積極的態度去應對。忙碌的生活中,成功有時,而失敗、挫折難免;因此,沮喪時記得為自己加油打氣:「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杆直跑」(腓三14-15)。與其一味悔恨過去,不如加倍努力、放眼未來!

基督徒的行動力,即是順乎真理而行。首先,必須有計畫地、專心一意地向目標邁進,就如同保羅說:「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林前九26)。奔跑而無固定方向,看似跑得遠,實則徒費體力;對著空氣鬥拳,看似架勢十足,卻無異於傻子的作風。

有了明確目標後,接著要學習「詳細察看」。察看什麼呢?聖經上說要「時常」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並且,「謹記在心」(不是聽了就忘);最後,要「確切實行」。聖經上明白地教導我們這樣的人能在他所行的事上得福(雅一25)。

得著從神而來的賞賜,是我們所恆久盼望的;同理,待人處事若能不忘將所做之事交託與神,專心致志地定睛在自己所擇定的目標,持之以恆地實行計畫,隨時反省、修正,再行動,不正是走在實現夢想的康莊大道上了嗎?

樂觀行動力


用樂觀的心與即知即行的行動力實現夢想!

大學時,我的母校曾邀請知名口足畫家楊恩典小姐蒞校演講。親見她本人的開朗、樂觀,令我深受感動。雖無雙手可拿畫筆,她卻能自在而面帶笑容地,與我們談及她先生初認識她時曾不適應無法與她握手而要握腳的趣事,逗得在場同學哄堂大笑。

然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乖舛不順的命運不僅未使她成為悲觀自憐的人,反而在她的言談中,不時能聽到她對神由衷的讚美與感謝,整場演講從頭至尾沒有一句是哀嘆、抱怨的話。

由此可見,一個樂觀而有行動力的人,必定能朝向自己的目標前進不懈,並能在任何景況下因倚靠主而得以堅立。保羅與西拉二人雖遭陷入獄,卻能隨事隨在,歡喜唱詩讚美神,於困頓中仍能為主傳揚福音,領人信主;楊恩典小姐因著對神單純的信靠,將其看似悲痛的生命化作為主傳福音的活見證。足見具備樂觀行動力的人,能轉悲嘆為笑顏,使生活中困頓不如意之事,一一變成領受神賜福的好機會。

期許自己,以樂觀的心取代悲觀、絕望;以行動力取代發呆、懶散。相信,自心底煥然一新的我們,必能因恆心努力而實現夢想,更成就一美好見證!


作者: 南區宗教小組策劃盈彧撰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2010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