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94期2010年7月)
宗教教育:走吧!牽起小手上晚間聚會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北區宗教小組策劃麗菁撰稿


教會的家長反應,不要只當安息日的信徒,因此晚上想要去教會親近神,但一想到要帶學齡前的小孩,就覺得很辛苦、很麻煩,也擔心小孩又吵又鬧而作罷,請問該怎麼辦?

在教會中,要帶學齡前的小孩來參加晚間聚會,確實很辛苦,而願意提出此問題的同靈,更應該給予一些鼓勵。我想一位重視晚間聚會的人,安息日更是不會缺席的。

無法帶學齡前的小朋友參加晚間聚會,除了上述原因外,我也訪問幾位教會同靈,發現主要是父母太忙,尤其是目前都是雙薪家庭居多;或基於求好心切的心理,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因而陷入焦慮,放棄了晚間聚會而讓小孩學習各樣的才藝。

從以上的情形,我們先分三方面來思考,首先是父母的信仰價值觀,另一是讓學齡前的小孩安靜聚會的方法,最後則是如何秉持毅力與堅持徹底執行。

很多父母都知道晚間聚會的重要性,《雅各書》四章8節也說:「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晚間聚會讓信徒能在一天的勞累後,心靈因親近神、仰望神,而得著滿足,也因領受屬靈的糧食,懂得分別為聖,不易受世俗潮流影響而偏離真道。

然而,帶學齡前的小孩上教會,乍看之下很辛苦,其實也是考驗父母的信仰價值觀;父母看重的是什麼,將來孩子也會往這個方向成長。

教會有一些見證的案例,母親不孕或孩子生病,經過不斷迫切祈求,終因神的恩典而平安生下小孩或得著醫治。父母親為了感謝神而將孩子獻給神,之後就特別注意這孩子的宗教教育,期盼這孩子以後獻身當傳道。

然而從聖經的觀點來看,兒女是神所賜的產業,兒女屬靈的父親是天上的父,每位小孩都需要天上的父!因此,每位父母都需要學會將孩子獻給神。當然,神會安排每個孩子未來的路,並不是他們未來都會當上傳道,但至少這樣的教育理念,會使得孩子保守在神的國度裡,對傳福音有使命感,將來不但不會被世界所影響,甚至會去影響身邊周遭的人!

除此之外,學齡前在兒童心理學是屬於「海綿期」,所謂的海綿期意思就是學習狀況像乾海綿吸水一樣,也就是完全吸收父母所給予的教育。這時期的孩子若能自約養成聚會習慣,並將當聚會的價值觀置入內心,等到他上小學後,聚會的價值觀會自然從心中慢慢形成,並正確判定聚會的重要性。父母這時期給予親近神的習慣,孩子就會習慣去教會,長大之後面對屬世與屬靈的選擇,才能有智慧安排其優先順序!

《箴言》二十二章6節提到:「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父母教導孩子的信仰價值觀要深思一件事,就是和靈魂得救有衝突的事,必須學會取捨!這是父母管教孩子的原則。孩提時,若沒有教導聚會的重要性,長大後要與電視、課業、網路「爭戰」、「拉扯」的機會更多,要孩子甘心的上教會,就會更加困難。

所以學齡前就是信仰開始扎根的階段。聖經中提到哈拿培養撒母耳的信仰,哈拿將撒母耳獻給神後,從很多地方可以發現這個母親的用心。哈拿的家境寬裕,但是卻不用物質填滿撒母耳,而是用心靈的愛針織成小外袍,每年帶給撒母耳。

而撒母耳還是小孩時,就會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規矩的侍立在耶和華面前,可見哈拿對斷奶前的撒母耳的教育是敬畏神,並將神放在小孩的心中。「眾弟子啊,你們當來聽我的話!我要將敬畏耶和華的道教訓你們。」(詩三十四11)。撒母耳不在哈拿身邊,哈拿每年獻年祭才能看到兒子,想必是哈拿時常禱告神,使得撒母耳的信仰穩固,日後成為神所重用的先知。

小小孩的專注力其實是很短的,如何讓學齡前的小孩安靜的聚會,常常需要不斷給予新鮮的刺激或活動。可想而知,要乖乖的坐在會堂裡聽著對現階段而言「似懂非懂」的話,甚至完全「不能理解」的道理,更是難度百分百。因此,除了父母親(其實大部分的責任都落在母親的身上)的堅持、以身作則,還要加上禱告,才能讓孩子提早養成聚會的好習慣。

以下有些做法提供父母們參考。父母可事前先和孩子約法三章、賞罰分明,如果做到就給予鼓勵或獎勵,並善用在家禱告時,利用悟性禱告來讚美、鼓勵孩子在教會的好表現,孩子聽到父母的「愛語」都會很高興;或者送小卡片、貼紙讓他們收集。

另外為了讓孩子安靜聚會,可以準備書本與畫筆,透過繪畫讓孩子知道在教會要安靜,等到國小後,學習聚會時聆聽道理並做筆記,懂得用心過敬虔的生活。有些父母在孩子還是襁褓時期,就開始避開在聚會時間餵奶,養成聚會時不吃東西的習慣。

父母對小孩的教導需語氣堅定、態度柔和;堅持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卻讓孩子不會一直試探你的底限!亦可請熟識的同靈幫忙,在言語上和行動上給孩子正向肯定。套一句廣告詞,「有心最重要」,父母若以「心」教養孩子,相信就能看到神的帶領。

那麼父母如何在執行上持續毅力與堅持?雖然目前幼兒參加晚間聚會的情形不多,但其實還是有家長願意帶孩子來。那是為什麼呢?有的希望以身作則,讓孩子的聚會習慣不只限定在安息日;有的是在未婚前,平常就有聚會的習慣,不希望有了孩子就放棄晚間聚會。

不管原因如何,父母要照主的教訓養育兒女,就必須熟練仁義的道理,把聖經融會貫通在家庭生活裡,不受世俗潮流的影響,陪孩子一起成長。為了孩子,父母一定要勤讀聖經與禱告。

之前所提的哈拿能從無到有,從缺乏到豐盛,就是在信仰上下工夫,其全心全意的態度,讓神都可以作證。故此,只有父母本身敬畏神、用心傳承這份信仰,建立家庭的宗教教育,如此才有持續的毅力與堅持的力量。

最後,我想每位父母都很希望孩子走在神的道路中,希望透過此篇文章,鼓勵無法帶幼兒上晚間聚會的父母;也更期許在未來,能看到教會很多的父母是「走吧!牽起小手上晚間聚會」。

參考書目:

1.羅真聲,《風箏與線》,台中,腓利門,2001。

2.賴大成,「有神必有一切」,聽道筆記。


作者: 北區宗教小組策劃麗菁撰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7/01/2010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