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青年團契1977年6月)
交通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交通

憂谷

在「我為什麼不是基督徒」這本書的序言裡,作者羅素提到:「不顧事實的盲目信仰,是一切宗教的通性,也是一切國家教育制度的基本精神。在這種情況下,青年心智發育受到阻礙,對於抱有別種盲目信仰的人,充滿了盲目的敵意;對於反對一切盲目信仰的人,更懷有惡毒的忿恨。」因此,他才說:「世界上所有重要教派—基督教、印度教、佛教、回教以及共產主義—全是錯誤而危害人類。……宗教之為害有二:其一,無法自拔的信仰;其二,直接造成不幸的教條。」

對他提出的這兩段話,我們可平心靜氣地來分析其是否為真實。

往昔變了質的中古基督教,在那一段黑暗時期裡,也許正是錯誤而為害人類。其為害的主因,羅素提到:是由於不顧事實的盲目信仰,造成青年的心智發育受阻,充滿了盲目的敵意與忿恨。若仔細研究一般的宗教戰爭,正是基於此因。所以,羅素批評的那兩段話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事實為依據的。

反觀今日的基督信仰,是否也為「不顧事實的盲目信仰」呢?若是,只要我們仔細地觀察,這種信仰必會使青年心智受阻,並且充滿敵意與忿恨。然而,基督教真是盲目的信仰嗎?無可否認,基督教曾有過這種信仰,但那是對基督真理的不了解所致;也就是一種不正常的病理現象而已。那麼,基督教的純真信仰是什麼?那是多方面的,在此僅探究其一—交通。

在自然界裡,到處都佈滿了交通的現象。所謂交通,其意義就是傳播。一個生命體與一個無生命體,所形成的只是單程的傳播。亦即無生命體只能為刺激,引起生命體的反應;而生命體的刺激卻不能引起無生命體的反應。譬如:秋風落葉會引起有心人的哀愁,而人並不能使秋風落葉有什麼反應。

但當兩個生命體在一起時,就會產生雙程的傳播。也就是一個生命體的刺激能引起另一生命體的反應;而後一生命體的反應卻成了先一生命體的刺激,引起他的反應,產生迴饋作用。其簡單關係圖如下:

      ———→

傳播者←———受播者

迴饋作用

在一般生物界中充滿了這種現象。於此僅以人為例:當一個人說話不小心中傷了你,你呈現出忿怒的臉色;對方發現自己錯了,向你道歉,你的怒氣就平息。他看你和顏悅色也就言歸於好。由這件事,可以看出數次的雙程傳播,不再贅述。

在此雙程傳播中,若迴饋作用中斷,彼此的交通也就中止。亦即,當傳播者只播散刺激出去,而接收不到對方的反應,所形成的刺激就變成了單程傳播;他就不再繼續播散刺激,交往也就中止。譬如:對某人講話,他都不理睬,於是就講不下去;而且有一種被拋棄、失去自我存在價值的感覺。因此,若有人惡意或帶有成見地中傷了自己,就不要理睬他,這是避免引起無謂爭論的最好方法。主耶穌在誣告他的眾人面前,所表現的就是這種方法。當然,要運用此法須有高超的靈修去忍受人的凌辱;否則,按照常理,遭遇凌辱的刺激時就會產生報復的反應。

人是神按照杝的形像樣式造的,又被神吹了生氣。因此,人有靈性,異於禽獸;而且有理性,會思想事理的真與否。從前,智識未開的時代,人的思想極為單純,僅只為了防護自我的肉體生存而思想;對於外在的一切,如自然界的更息交替,皆視為必然之理。可是,自從教育普及,人類追求智識的慾望被啟蒙後,對於外在事物一切的一切都要加上「為什麼」。這現象就如但以理書所記載「直到末時,必有多人來往奔跑(或作切心研究),知識就必增長。」

啟蒙後的結果,人類所利用的物質日新月異、突飛猛進;近百年來超過自古幾千年來之和。

而在真理的追求上,也因為啟蒙故不再有像前人那種「不顧事實的盲目信仰」。其實,這並不與基督信仰衝突,反而能使基督信仰帶進更完美之境。因為,所謂「盲目信仰」,也就是附屬於群眾之下、人云亦云、自己毫無思考的信仰。然而,在聖經多處記載:要思想神的話,也就是要思想自己的信仰、察驗自己的行為—是不是盲目地附和呢?以至於達到保羅對歌羅西信徒勉勵的境界「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亦即各人能夠獨立自主,脫離盲目附和;能擁有純真的信仰站在神的面前。

但是,在此並不意謂著摒棄群眾的存在,而是要藉著彼此的勸戒、教導,迫求更加長進。這也就是交通。若一個人不知道自己所信為何,在這種啟蒙的時代,會被內在的求知慾或他人的反問所擊垮;即使勉強仍站立,那也只不過是建立在沙土上的房屋,總有倒塌的一天。而真正的信仰就是要激發我們去思想—不只是思想所領悟的,也是思想尚未領悟的。在彼此勸慰的原則下互相交通,思想也就能逐漸增多。有了思想再配合身體力行,把思想融合成生命的一部份;這樣,它就永遠屬於自己而產生莫大的力量了。

一件事情的存在並不是那樣單純。若能加以思想,從各個不同的角度都可品嚐各種不同的真理,且越掘越深、越嚼越美。因此,當我們探究一件事理時,不要盲目地附和,以致造成單程傳播,而中止更進一層的挖掘。應該去思想。若有補充之點就提出來交通。不見得一定要持相反意見、標新立異才有話可談;我們可以引述自我在不同角度的共鳴,使事理的探究更為完美。當然,這得脫離吃靈奶依賴人的階段,而達到長大成人獨立自主、扶持他人之境。若能如此,我們的信仰還說是「不顧事實的盲目信仰」嗎?

目前,除了偶爾的查經聚會外,我們很少有交通式的聚會。結果在單程的傳播之下,達不到交通的目的。沒有思想,就不能深確體會真理,所得到的也就不多、不完美。或者我們無法立即使用交通式的聚會,然而卻可在文字上試著進行交通式的探討。例如:青年團契。相信我們看了作者的思想表現於文章後,只要我們加以思索,在「心即理」的原則下,多多少少有些文章能引起共鳴,或須補充、或須改正。可是,在青年團契裡很少發現有對某一題目進行探討的現象。然而,在交通探討時,極需注意的一點,就是要尊重對方,不可壓低別人、擡高自己;更不可在毫末細節上吹毛求疵。

總之,我們的交通就是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使人人能獨立追求神,達到完美的境界;使團體火熱,引導迷失的羔羊。



作者: 憂谷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期: 06/01/197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