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青年團契1977年12月)
突破孤單之繭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突破孤單之繭

‧Watchman

(1)孤單的迷茫

「為什麼我老是沒有半個朋友呢?其他的人似乎都能夠交到朋友,可是我卻沒有辦法。」

「打從孩提時代起,甚至一直到十多歲了,我仍然是孤單一個人。眼看著別人跟異性約會,似乎視為家常便飯;他們在參加宴會時,能夠談笑風生,而我呢?還不是依舊孤孤單單的!」

「後來,我進入這裏的學校。不久,我便開始接觸有關基督的事,且接受了耶穌基督為我的救主,成為一位基督徒,同時也開始參加『校園團契』!又加入『查經班』。在霎時之間,我週遭的一切,似乎都變得煥然一新了!可惜,這種光景卻只這麼一下子就消逝了!『孤單』又再度地籠罩著我,使我似乎無法再與別人交往,甚至與這些基督徒。或許,我是個註定與世隔絕的人了!然而,昔日我們所企求渴望的『友誼』與『愛心』都在那裏呢?唉呀!我真是孤單啊!」

(2)撥開雲霧,重見天日

「大多數人都在企求三種關係的平衡:

第一種:他人盡心於了解我們的需要,然而在根本上我們卻一點沒有貢獻給他們什麼。

第二種:是建立在平等互惠的關係上,人們對彼此均互相有所助益。

第三種;我們不但不需要他人的幫助,反而盡力地針對別人的需要幫助他。」

為使一個人在靈性上及情感(緒)上健全,上述三種平衡關係的體驗有必要經常去做。

「假使我們在靈性上缺乏較長進、成熟者──如屬靈的師長、屬靈的父母親或耶穌──的指導,我們就會開始抱怨靈性乾枯,老覺得自己只是一味地在支出,而內心卻是空空蕩蕩的。」

「如果第二種關係不平衡,即使其他種種的關係都平衡了,我們仍會感覺孤單。倘若我們沒有幫助他人的機會;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在別人的生命上,缺乏屬靈的服事時,我們的生活就會顯得毫無意義而且會感到自己的盲目度日。」

「或許孤單的人對第二種關係的平衡仍有質疑,但事實上,這個問題的主要癥結在於:『友好的關係建立在能相互體察(接濟)彼此的困難』。孤單者單單說:『我真是孤單啊』」是永遠無法找到好朋友的。也許這時會有人前來幫助他,可是這種幫助是建立在第一種關係上的,換句話說,是由他人單方面地去幫助孤單者。這麼一來,孤單者往往會感到他(她)自己是個累贅,且像被當作小孩子看待似的,這樣對於他的『自尊心』是會損傷的。」

「為了克服孤單,我們必須向一個『愛心的團契』求援,但我們也須學習『如何去體察(接濟)別人的困難(需要)。』因為你若希望有些朋友,你就得先成為別人的朋友。假如我們向四周環視一下,就會發現,有很多我們所料想不到的人,因為實行這個原則,居然真的在交友上呈現了嶄新的光景。」

「此外,若想接濟他人的需要,我們就得先去了解:

(一)他的確需要什麼?

(二)他是誰?

(三)他的志趣為何?

(四)他有什麼心事?

(五)他的家庭狀況如何?」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方面的問題都是有待我們去探究的。

「當你體察到對方的需要和願望之後,還得去尋求接濟那些需求。有時候,僅是一句鼓勵,『你的工作做得很好!』『我保證在你特殊需要時,為你代禱。』往往能使對方的問題迎刃而解。孤單的人往往有不信任別人的傾向,且常常為了保護自我,而築起一道牆。因為他們過去曾遭受傷害。際此,若有一個愛心團契來鼓勵他開朗些,就會在此事上對他有所助益。當孤單者對某些人產生信任時,他就會更進一步地開放自我,那時他才會開始相信:神真是愛他,而且對他一直有著最大的期望。(我們也可以由耶穌的生活學到一個功課:集中心神,專心照顧別人。如果我們能效法主耶穌的榜樣,定會對孤單者的開放自我產生功效。如此一來,我們就會由其間得著樂趣,尤其是在因種種因素而造成了無可救藥的情況下,用此妙方竟能一針見血時,更是令人振奮!)」

「如果你是個孤單者,你只要祈求神,安排一個人來幫忙擴大你的生活圈。如此你就會結交到真實的朋友。同時,你也要求神開路,以便能去幫助那些在你週遭且需要你幫助的人。」

「詩篇第一篇訓勉我們:要晝夜思想神的話語,紀念神對你的愛,因此我們應當切記神的和平、喜樂之應許,尤其當牢記:要仰賴祂的應許,勝過仰賴弟兄的幫助(詩百十八89)。」

附錄

1.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腓

4

2.

     

……

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裏

面呢

……

我們相愛,不要只在

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

約壹三

17~18

3.

     

「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

;但

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

箴十七

17

;十

24

▲本文譯自“His”一九七六年三月號頁九。

原作者:Jim Conway



作者: Watchman譯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期: 12/01/197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