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96期2010年9月)
自由來稿:心牢

小光


「潘先生!好久沒打電話問候你了,最近可好?忙些什麼呀?」;「我現在閒得很,正在『等死』!」

上次拜訪他,對他說:「老天爺很愛你的家庭,你擁有妻子、孩子、房子、車子,『金子』也不少;但你還缺少一個『子』,應趁著身子還健康的時候,趕快為將來預備;我們教會佈道會就快到了,尋找到人生的歸宿,認識了主耶穌祂是我們的「主子」,那人生才是最完美的……。」

「同樣是等死,在這個國家可以拿到更多的老人年金,福利也比較好,這是我與太太選擇留下來不回國的理由!」他如是說,還是與金錢有關。

有人說,搬到國外住,是在奉行三「民」主義:從下定決心移民,到淪入感受到「次等」國民的「夷」民,最後到兒女能獨立而卻繼續留下的「遺」民。

移民的人,有著不同搬家的「理由」,但卻相同的在異國裡為了能長久居住而先付出了「自由」、「親情」的代價;挨到移民「監」結束,又陪兒女們學成畢業或各組家庭分飛時,「等死」的念頭油然上升;身在「樂土」,心卻像是判了「無期徒刑」關在監牢裡,把自己認定是「糞土」了。

「等死」若能先明白「永生」的問題,是聰明的;能為永生的追求而努力更屬智慧;享受「真自由」,在乎明白並追求主耶穌的真理;那就是從不作「罪」奴開始,到在神家盡了「義」的責任,終能體會「天父的兒子」──耶穌基督那種「愛」的服事(約八32-36)。

「彼得被囚在監裡……被兩條鐵鍊鎖著,睡在兩個兵丁當中。」;「保羅和西拉……打了許多棍……下在監裡……兩腳上了木狗……約在半夜,禱告、唱詩讚美神。」(徒十二5-6,十六23-25)。等死還等得這麼怡然自得,這麼「平安」?若不是已有著「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仰望耶穌……輕看羞辱」,就不會有「前面的喜樂」(來十二1-2)。

「若死人不復活,我們就吃吃喝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林前十五32);因此在「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的「等死」時刻,再想想「死後且有審判」(來九27),就更應該「向神活」(羅六10)而「等活」了。

朋友!讓我們跳脫塵世的「監牢」,迎向光明的「樂園」,就從「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路十七21)開始吧!


作者: 小光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2010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