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處在艱困環境當中的人,有時候總感覺到,神離我們越來越遠,尤其是越想藉由禱告尋求轉機,卻往往事與願違,越發使人喪氣,心中不免感歎,神啊!祢到底在哪裡?信主歷程越久的人,越有這樣的經驗。如同一艘遠洋漁船,為了到達目的地,隨著航程的距離越長,航行的時間越久,碰到風浪的機率就越多,這就是生活在世上,不變的人生定律。

很少有任何人,從出生到離世,都是一帆風順,不必經歷苦難的磨練,而能夠出人頭地的;越少經過歲月的琢磨,也就越經不起打擊。相信這就是主耶穌要我們學習的功課;其實祂離我們不遠,如同慈父一般,都在我們身邊看顧著每一個人。

在景氣的寒冬當中,似乎遇到的考驗就越多,看到社會上越來越多的自殺、離婚、家暴的事件,心情就越發沉重,生活的擔子,往往壓得人快喘不過氣來!越希望陽光快點露臉,盼到的卻是一波接著一波的寒流,加上綿綿不絕的陰雨天氣,這時候才越發感到炎炎夏日的可愛;然而盛暑之時,卻又懷念起寒冬時節,一家躲在屋內,窩在被中的溫暖感覺,想起來也不禁令人莞爾,誰能說世事有個定準?

人嘛!總是被自己的情緒和環境左右著,信仰又何嘗不是如此?如同約拿傳警告,令尼尼微全城悔改後,卻在蓖麻樹下求死;以利亞在迦密山得勝之後,卻在羅騰樹下,自嘆不如列祖。所謂的困境順境,有時候都只在一念之間,隨時都可能影響我們的一生。

想一想聖經中的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雖然對於他們故事的著墨不多,卻是如同寶石般的閃閃動人,也應該是我們學習的典範。這些默默無聞的人,就如同暗夜中微弱的星光,雖不耀眼,卻如明燈一般,帶給人希望,使我們在漫漫長夜之中,不致走偏了腳步,這正是耶穌基督要我們學習的榜樣。

在教會中,也常常看見這樣的小人物,衣衫襤褸,窩居在都市中幽暗的角落,過著不為人知的窮苦生活;所謂的不為人知,是因為他們沒有安定的居住環境,沒有溫暖的家庭生活,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或是沒有佳容美形,而自覺在教會當中相形見絀;有時更因為教會訪問人員的疏失,忘記了他們所需要的關懷,而被遺漏在訪問名單之外。

一個偶然的機會,知道了教會中一位佝僂的寡居老婦,在教會購買會堂,正缺欠資金的時候,默默的託人帶來一筆少有人知道的奉獻。在一個陰雨的夜晚,我結束了晚間的聚會,站在公車牌等候的時候,遠遠的望見一個踽踽獨行的矮小身影,一手撐著雨傘,一手拖著掛附環保袋的小拖車,跛著腳扭曲著身軀,身上彷彿背負著千斤的重擔,慢慢的走到了我的面前,同樣在等候著遲遲不來的公車,好奇的看著她的環保袋,裡面除了幾支空的塑膠瓶之外,什麼也沒有,於是開口問她,聚會結束都那麼晚了,還要去哪裡買東西嗎?

「不是啦!這是我用來裝廢棄保特瓶用的。」我心裡頓時有了一絲慚愧的感覺,在教會中相處了四、五年的時間,竟然不知道她從事收集保特瓶的工作,為了表示關心,以彌補心中的愧疚,緊接著問她,「價錢好嗎?」她幽幽的回答了一句,「現在比較差囉!一斤只能賣到兩塊錢。」心裡的計算機此時發揮了快速計算的功能,浮現了一個十萬斤的數字,就像是一塊巨石,重重的撞擊了我的內心,這不就是她獻給教會的數目嗎?

我的腦袋此時已完全無法想像,這需要撿拾多少支的保特瓶才能達到這個數量?隨著自己搭乘的公車,緩緩的離開了這位可敬的老姊妹,心中的虧欠,隨著她逐漸消逝的身影,也越來越感到沉重,好似看到她在教會中,那個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背影,總是默默的,暗中幫忙著清理一些廚房的工作,而存留在我印象中的她,竟然只像現在所看到的模糊影像,然而在主耶穌的眼中,卻是一個寡言謙卑、與世無爭、信心十足,蒙神紀念的真信徒。

主耶穌看見財主把捐項投在庫裡,又見一個窮寡婦默默的投了兩個小錢,就稱讚這個窮寡婦,「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所投的比眾人還多」(路二十一1-4)。丈夫的去世,家庭的窮困,並沒有擊垮這婦人對神的信心,也沒有改變她的正常生活,聖經並沒有記載,她是如何生活度日,但是由主耶穌的觀察當中,應該可以確信,她並沒有為自己的生活有著過多的憂慮,因為她是自己不足,卻仍然把自己一切養生的投上了。

我們是否也應該思想一下,現在所擁有的一切,若只是換得旁人羨慕的眼光,卻沒有得到主耶穌真正的稱讚,到底有什麼值得自誇的?若是我們遭遇困境時,也只知自歎自憐,甚至怨天尤人,我們還有什麼機會,可以得到主耶穌的賜福?撒勒法的寡婦在艱困的環境當中,只剩一把麵一點油,仍然沒有改變善良的本性,存著愛心和信心,甘心為以利亞先知取水備餅,最終卻蒙神賜福,得以脫離人生的困境(王上十七8-24),這正是神要讓我們從這些窮寡婦身上學習的功課。橫阻在眼前雖是艱難困苦的環境,我們深信,神愛我們,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約壹五4)。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09/01/2011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