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10期2011年11月)
藝文特區:默念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さかな


神的恩典猶如春雲時雨、草上的甘露(箴十六15,十九12),隨時與我們同在,祂的膀臂從未縮短(賽五十九1),能力從未減少,在人看來是無能為力的,但,祂是萬能的,在祂沒有難成的事(耶三十二17)。祂一直在愛祂的人身邊施行拯救,不曾離開,陪伴著我們度過無數的難關,因著祂,讓我們有重新活過來的機會,因著祂,讓我們可以從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賽十二3)。生命的主權在神,不是在人。祂保守著我們,讓我們出也蒙福,入也蒙福(申二十八6)。

人可以擁有很多知識,但如果不能明白神的心意,他的知識對他來說是毫無幫助的。人生的苦難和喜樂是並列的(傳七14),當身處患難中,我們往往禱告了,卻總喜歡幫神預想後路,心裡盤算著:「如果這樣不行,那就那樣好了」、「如果可以,最好是兩全其美」……,鑽牛角尖地為自己預想出路,怎能全然交託呢!

一位懂得專心信靠順服神的人,不論順遂或遭患難,在天父的眼中並不會減損他的價值。因神不希望我們是奴僕,而是父子(約八35)、朋友(約十五15),神給多少就滿足多少,用單純的心來相信神的應許。

真正的信仰是用心和神交通、常常喜樂、感謝領受,讓信仰不單單是外人所說的「心靈上的寄託」而已,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瞭解神所要給我們的是什麼。因為我們所想到的,神一定想得到,然,我們想不到的,神卻已為我們預備好了。也許當下不能明白神的作為,但事過境遷後,必能瞭解神乃為了熬煉自己的兒女成為精金,所以讓我們經歷至輕至暫的苦楚,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要讓我們得著生命的冠冕。

人和環境的互動一直在改變,工業革命後所帶來的新思潮和影響,漸進地推動了日後的科技發展,然而現代物理學之父愛因斯坦說:「科學沒有信仰是盲目的,信仰沒有科學是跛腳的。」

每個人對神的經歷都不同,而神愛人的方式也都不盡相同,在神的眼中我們是祂最珍貴、最特別的孩子,如同〈你是唯一〉詩歌中所唱的:「神的眼中你是寶貝,在世上你就是唯一。喔~你是如此如此特別,在天父的眼中……」

有時候世人所說的眼見為憑,其實並不完全正確,就如同我們未曾看過自己的出生,卻可以清楚知道父母為何人,因為從他們身上感受到「愛」,所以可以認定誰是我們的父母。天父和我們的關係也是如此,縱使未曾見過祂,但藉著祂的愛,可以確確實實地感受到祂的存在,也知道一切生命和氣息都是源自於祂(伯十二10),祂和我們之間的這份關係是無庸置疑的。

十字架上的愛為人開啟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讓人得以進到至聖所,與神不再有幔子的隔閡(來十19-20)。縱使祂沒有全然在每個人的身上都行醫治的神蹟,然而只要有人向神祈求救恩,神都會願意賜予。病痛上的醫治是短暫的恩典,只有神的救恩是永遠的,引領我們承受永恆國度的新生命,承受神給我們的福氣(彼前三9)。

人類雖不斷地為歷史撰寫新頁,讓生命的存在成為大事紀,得以追溯,但實際上卻早已將生死這件事視為世代交替的分隔線。其實死亡並不可怕,在我們看來肉身之死不過代表著生命某一階段的結束,但卻是永生的開始。我們都只是生命的過客,但這一雙手卻是無時無刻地牽著我們、提醒著我們:祂一路同行。看不見的神,用祂的大能大力引領著我們的前程,不論平穩、試煉,相信都有祂的美意在。

人的日子過去如快船,如急落抓食的鷹;我要思想祢的經營,默念祢的作為(伯九26;詩七十七12)。



作者: さかな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201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