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13期2012年2月)
主題特寫:以色列人的希望

林玲修

兩百萬以色列人浩浩蕩蕩的離開埃及,他們自由了。偉大的神,他們祖宗的神、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真是解救他們的神。神施行奇妙的救恩,但也是神考驗他們的時候。他們似乎迷路了,而且迷失在一個最要命的情況。前面是紅海,他們渡不過去;兩旁是無法攀越的山,他們必須要即刻回轉。然而法老派出的追兵卻堵住了他們唯一的出口。以色列人非常懼怕,不僅向耶和華哀求,也對摩西發怨言。

「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因為,你們今天所看見的埃及人必永遠不再看見了。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出十四13-14),摩西告訴以色列人。果然,神施行大救恩,將埃及全軍都投入大海中淹滅了,解除他們亡種滅族的危機。在危機中他們深刻看到神的救恩,並享受神給予的勝利、幸福與滿足。

因此,他們向神大大的歡樂唱歌;神是偉大的神,而神的勝利竟是如此迅速與徹底。然而,神並不要百姓一直沉浸在勝利、幸福與滿足當中,而是要百姓得著造就。造就來自於對神更多的認識,也來自於知道自己深深需要神。在人的無能中,神以能力來彰顯祂的權能,使人認識祂;在人的困難中,神幫助我們,顯示祂的救恩,讓人體察自己需要神。

神是大有權能的神,也是賞賜救恩的神。神不斷讓百姓們看到祂的權能與救恩,以使他們不斷的得到造就。因此,神並未讓百姓的勝利、幸福與滿足持續太久,僅僅過了三天,百姓就陷入愁苦當中。他們萬萬沒想到在曠野中竟然找不著水源。「我們喝甚麼呢?」(出十五22-25),百姓們說出問題。喝水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這不會只是今天的問題,也會是明天、後天和以後每天的問題。「我們喝甚麼呢?」百姓向摩西發問。

「前面有水了!」先一個歡呼聲,再變為陣陣的歡呼聲,由隊伍的前面像波浪似的往後傳開。在歡呼聲還沒有傳到最後面,前面忽然一個大叫聲:「水是苦的!」歡呼聲嘎然而止。滿懷著盼望,眼見盼望即將實現,卻以完全的失望收場。「我們喝甚麼呢!」百姓發起怨言了,並把一切抱怨都指向摩西。

「神啊,祢的用意何在呢?這是何苦呢?讓我來帶領這些百姓。」神要百姓再一次體驗救恩。原來,神是可以體驗的神;原來,神的救恩是看得見的,他們看到了。當摩西呼求耶和華,耶和華指示他把樹丟在水裡,水就變甜了。困境以後的甜蜜才是更大的甜蜜;飢餓了,任何食物都是甜美的。經歷了一次困難,百姓體會到人終將遇到問題,因此,神是他們需要的神。

耶和華是解決問題的神,也是醫治人的,只要百姓們遵守誡命、律例、典章,留意聽神的話,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然而神仍然要繼續試驗他們。神雖是解決問題的神,但神不會一次解決所有的問題,因為百姓顯然對神的認識還大大的不足。因此,他們仍需要更多的試驗,才能更認識神。試驗來到之前,一切看起來是多麼美好。他們到了以琳,在那裡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樹;他們就在那裡的水邊安營。

先有苦,再有甘,再有豐富的供應,好像一切終將風平浪靜。但是,一個問題又來了。沒想到食物吃完了,可是竟然還在曠野中。這是一個更大的問題,如何解決呢?地上會有水泉,可是食物從哪裡來呢?難道從空中掉下來嗎?不錯,神既能創造,就能改變,而且不斷會有新的東西產生出來。

神說:「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神要摩西告訴百姓:「到黃昏的時候,你們要吃肉,早晨必有食物得飽,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出十六4、12)。果然,到了傍晚,一大群鵪鶉飛來,多得把全營都遮蓋了。神既然可以創造,就可以改變,也可以修理、醫治。神在創世時已經創造了鵪鶉,使它們在各處飛來飛去。這次祂使鵪鶉改變既有的飛行路線,通通飛到營區來了。

神是改變的神,神也是使無變為有的神。神從前能夠創造,現在可以改變,將來也必定可以生出新的來,並繼續改變。清晨,營的四圍都是露水;露水一蒸發,在曠野的地面上有一層薄薄像霜一類的東西。摩西對他們說:「這就是耶和華給你們吃的食物。」天上從來未曾掉下糧食,但這一次,神竟然讓糧食從天上降下來。

這是一個全新的東西,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每一個人都睜大了眼睛,向左右的人問道:「這是甚麼?」沒有人知道這是甚麼,從此都用「這是甚麼」(嗎哪)來稱呼這個東西(出十六15)。神所做的,有時候我們不知道「這是甚麼」,但卻是最適合我們的。只要我們信靠祂、在禱告中交託,必定可以得到極大的喜樂。

以色列人又一次了解,神是供應的神,四十年來,神對他們的供應未曾中斷過。神的供應來自於兩方面:改變與創造。以色列人對神的盼望也來自於兩方面:改變與創造。神也藉由改變與創造來訓練以色列人面對物質的欲求與誡命、律例、典章的遵守。人知道神可以改變,就有了欲求之心,企求神給予更多,以滿足自己的願望。但是,神知道人的需要,祂要把最適合的賜給我們。

人的願望與需要往往不同。人追求自己想要的,但只有神才知道人真正的需要。這也是人和神的衝突原因,因為不明白神的旨意,因此不能滿足於神的供應。鵪鶉,是已存在、現有的東西,神改變牠們,使牠們由各地飛到營區,成為神對以色列人的供應。

神可以改變多,也可以改變少,端看神要給人多或少,但人常常只看到自己想要的,覺得神應當多多益善。我們常常認為神若祝福我,就必須供應更多,卻不知過多的供應往往成為咒詛;經常在追求更多供應的當下,忘卻了神,在物慾中迷失了。鵪鶉飛來是改變;降下嗎哪是全新的。新的看久了,就成為舊的,而忘了曾經是神給過的極大恩典。因此神必須不斷的提醒我們,讓我們在祂裡面不斷更新。

神怎樣提醒我們呢?就是祂的誡命、律例與典章。神讓祂的誡命、律例與典章成形在以色列人每天的生活當中。神吩咐每人各取所需,且不准有人把食物留到第二天。每個人、每天都必須單獨面對神,支取每日的靈糧。摩西對他們說:「六天可以收取,第七天乃是安息日,那一天必沒有了。」(出十六26)。

每天早晨,人人按照自己的食量撿取食物,到第六天,他們撿取了雙倍的食物。看是簡單的規則,但是日復一日、周而復始,他們由規則中看到神的能力和神的供應。神藉著這個規則來教導以色列人遵守誡命、律例與典章。神賜下供應,但人必須付出,在勞力中得著神的供應,也在勞力中思念神的作為。

這是神的糧食,以色列人每天必須撿取,猶如我們必須每天朝見神,並且思念神的恩典;我們藉著聚會及每天禱告、讀經來朝見神,讓神賜下屬靈的供應,使我們可咀嚼祂屬靈的美好。安息日,則是全然的放下,全心全意安歇在神的懷中。

神也要以色列人的子孫看到神的權能和恩典。摩西說:「耶和華所吩咐的是這樣:『要將一滿俄梅珥嗎哪留到世世代代,使後人可以看見我當日將你們領出埃及地,在曠野所給你們吃的食物。』」(出十六32),他們就將兩公升的嗎哪保存在約櫃裡面(出十六33-34)。恩典是看得見的,信仰也是看得見的。我們如何讓兒女們看到神的恩典及這個信仰的寶貴呢?主耶穌的降生,就是屬靈嗎哪的降下;神的道理也是屬靈嗎哪每天的供應。

我們每天撿取、咀嚼,遵守誡命、律例與典章,這些道理自然成形在兒女的心中,正如同嗎哪在約櫃裡,將神的恩典及信實代代相傳下去。有了水和食物,有了神的誡命、例律與典章,以色列人應該可以滿足了。他們滿懷希望的繼續上路,然而他們仍然是不足的。神是大有權能的神,也是賞賜救恩的神。

神要以色列人在這兩方面有更多的體會,因此仍繼續有困苦與艱難在前頭等著他們。神仍不斷的讓百姓們在困苦與艱難中看到祂的權能與救恩,使他們不斷的得造就。神的權能與救恩是無窮盡的,我們必須如以色列人在曠野中一樣,天天追求,無一日中止。



作者: 林玲修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201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