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03期1994年8月)
靈修小品:[聖靈月刊]神的選民受罰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念恩


「耶和華如此說:猶大人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們的刑罰;因為他們厭棄耶和華的訓誨,不遵守祂的律例。他們列祖所隨從虛假的偶像使他們走迷了。……以色列人三番四次地犯罪,……因他們為銀子賣了義人,為一雙鞋賣了窮人。……我從以色列人面前除滅亞摩利人。……將你們從埃及地領上來,在曠野引導你們四十年,使你們得亞摩利人之地為業。我從你們子弟中興起先知……拿細耳人。……你們卻給拿細耳人酒喝,囑咐先知說:不要說預言。」(參:摩二4-13)。  

一、神的選民受罰──因厭棄祂的律法(二4上)

昔日神的選民行走曠野路,因路甚是難行再加上厭惡神所賜的嗎哪,便向摩西抱怨而受神懲罰(參:民二十一4-6);但這淡薄的食物卻能維持屬靈的生命(約六63)。今日的我們有時對神的道理和話語感到疲憊,對聽道索然無味,當憶起希伯來書作者所言:「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來十25)。 

二、神的選民受罰──因隨從偶像(二4下)

物質的偶像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法利賽人是貪愛錢財的;他們聽見這一切話,就嗤笑耶穌。」(路十六13、14)。我們認識真神的人不敬拜那虛無的偶像,但我們的心裏,是不是也有「二個主」呢﹖「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太十三22)。

三、神的選民受罰──因忘恩負主(二9-10)

保羅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祂是愛我,為我捨己(加二20)。

面對神親身擔罪、受苦被欺壓、從活人之地被剪除為作你我贖罪祭如此的大愛(參:賽五十三4-8),「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十二1、2)。

四、神的選民受罰──因棄絕訓誨警戒(二11-12)

「乃縵卻發怒走了,說:『我想他必定出來見我,……豈不比以色列一切水更好嗎﹖我在那裏沐浴不得潔淨嗎﹖』於是氣忿忿轉身去了。他的僕人進前來,對他說:『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做一件大事,你豈不做嗎﹖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淨呢﹖』於是乃縵下去,……他就潔淨了。」(詳參:王下五章),因著他僕人的一句勸言,使得原不順服先知吩咐的乃縵,才有了得潔淨的機會。

有時當我們不順服真理,往錯謬的道路奔跑時,神會藉著祂的工人,無論傳道、或是長執,在講道或私下勸勉時,給予我們一個合理適時的提醒,幫助我們回轉歸向祂。願神賜給我們一顆肯聽勸言的心(箴十三10),「你們要依從那些引導你們的,且要順服;因他們為你們的靈魂時刻儆醒,好像那將來交帳的人。你們要使他們交的時候有快樂,不致憂愁;若憂愁就與你們無益了。」(來十三17)。

五、神的選民受罰──因塞住憐憫弟兄的心(二6)

那時代的以色列人常為了一點錢,就將窮苦的同胞作奴隸販賣,以償還債務,這在神的眼中看起來是不蒙喜悅的事;但更積極地來說,正如雅各長老的勸勉──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甚麼益處呢(雅二15、16)﹖

教會中的同靈有時在物質生活上有缺欠,我們應當伸出援手來,「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吃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就藉著我們使感謝歸於神。因為辦這供給的事,不但補聖徒的缺乏,而且叫許多人愈發感謝神。他們從這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多多地捐錢給他們和眾人,便將榮耀歸與神。」(林後九10-13),經常奉獻使教會可以集眾人之力幫助需要的信徒;甚或是安老院的建築奉獻,都值得我們「甘心施捨,樂意體貼人,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提前五18、19)。  

結語


以色列和猶大國雖是受了先知阿摩司的責備和提醒,卻不醒悟;神雖然忍耐寬容,差遣更多的先知警告勸戒,仍是硬心不聽,故終究逃不過神公義的審判。「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林前十11),選民行走曠野如此,猶大、以色列國的遭遇又何嘗不是﹖

「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做。」(帖前五20-22),願共勉之。        




作者: 念恩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8/01/199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