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03期1994年8月)
靈修小品:[聖靈月刊]集小人物的微力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黃恩彰

做為一個基督徒,因蒙主大恩,都有一股火熱的心要為主做工,不但要做,且要轟轟烈烈地做一番;無奈自認學識不高、經驗不夠,社會地位低微,既非傳道,亦非長執、負責人,如何能做出永垂不朽的聖工?

沒錯!若以個人能力,也許未能做出一番事工;但君不聞:「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傳四9)、「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一人不行,二人互相支援、互相配合;二人不行,三人合作仍能做出美好聖工。 

舊約聖經記載一段關於乃縵元帥的故事(王下五1-14):

亞蘭國的元帥乃縵,是一個大能的勇士,只是長了大痲瘋。痲瘋是一種可怕的傳染病,患者毛髮脫落、指節腐爛,皮膚發生斑紋或結節,迄今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患此病者,必須與眾隔離。

乃縵元帥患此病,勢必對其官職發生莫大影響,他必定利用其地位延請國內外名醫,為其治療,卻無法治癒。

小人物傳報佳音


此時第一位小人物登場,此人在聖經上連名字都未被記載,係乃縵妻子之使女,是以色列人,她上場後並無任何艱澀之台詞,只是向其主母說:「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必能醫好他的病。」言詞簡單,卻意義重大,她是「報」福音、傳喜信。做為一個基督徒,應該隨時隨地報福音給人,如我們不傳,別人如何認識神﹖更如何蒙主大恩(羅十14)﹖

惟該使女的一番話,可看她有無比的愛心與信心。由「巴不得」三個字可看出她心裏的焦急,恨不得主人馬上前往撒瑪利亞醫好疾病解除痛苦;又由「必能醫治」顯出她對先知的信心,因如果乃縵元帥千里迢迢赴以色列國而其病不得醫治,她將如何交代?

乃縵於絕望中見到一絲光明,即刻率眾前往以色列,來到以利沙先知門前求見,以利沙先知打發一個使者對乃縵說:「你去在約但河中沐浴七回,你的肉必復原,而得潔淨。」

乃縵大大發怒,在他想,他是亞蘭國的元帥,人人尊重,以此身分地位來求醫,對方必定親自歡迎,並求告耶和華他神的名撫摸患處治好大痲瘋;詎料此人不但未予親自來迎,更無親手醫治,竟打發一個使者傳話,到約但河沐浴七回,難怪乃縵發怒,以他的身分受此冷落,換成別人想必同樣氣憤。

在此提醒各位,我們帶領慕道者來會堂聚會,千萬不可將其往座位一送,即自顧忙碌,而忽略了他,儘管我們帶領他們來信主是出於愛心,為救其靈命,但慕道者通常都需要較多的關心、照顧,所以他們到教會如有被冷落的感覺,可能心裡不悅,揮袖而去。現今世代,帶領一位慕道者來信主,真是談何容易,莫叫慕道者已抵門口而不得踏進門內一步,那真是一大憾事。

小人物適時勸勉


當乃縵正在大發雷霆,準備離開,第二位小人物登場,此人物亦名不見經傳,身分低微者,為乃縵元帥之僕人,他對主人說:「我父阿!你到這裏是求醫,並非接受招待;為了醫病,先知叫你去做更困難的事,你難道不去做﹖何況他只是叫你到河裏沐浴而已。」

這是「勸」,在奔跑天國路的歷程中,尤其在慕道或初信階段,這個「勸」字非常重要,在信心低潮時,往往因缺少這個「勸」字而離開道理者比比皆是,這個僕人此時勸勉,正是時候,正如經上所說:「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放在銀網裏。」(箴二十五11)。

乃縵聽了馬上冷靜下來,他不愧是一位智慧人(箴十二15),於是乃縵元帥的大痲瘋得到潔淨。

同心合力成大功


前後二位小人物,事先並無心意的聯絡,卻一搭一配而完成一件大聖工。我們也不要妄自菲薄,猶如上揭二人既無高深的學問,亦無社會地位,更無特別口才,卻能「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聖經沒有記載他們的名字,但是世間像他們那樣的人物,多的不可勝數,他們所做的工也是極為平凡,平凡加上平凡,再加上聖靈的同工,變成神妙無比的聖工;只要肯做,你就是那位使女;我就是那位僕人,他們能做,我們也能做,讓我們把握機會,同心來做美好的聖工。


作者: 黃恩彰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8/01/199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