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蔡恆忠

在約但河東的摩押地,神吩咐祂的百姓,在進入迦南以後,要到基利心山宣告祝福,也要在以巴路山宣告咒詛(申二十七11-14)。重申:他們是屬神的百姓,日後在應許之地,若留意聽從神的話,謹守遵行祂的誡命和律例,就必蒙福;否則,就要受咒詛──神必使他們敗在仇敵面前,在天下萬國中,被拋來拋去。

拋來拋去,對一路勝戰、進駐迦南,並建立王國的百姓來說,曾是一個看似遙遠的警訊;當它真的發生時,竟是那麼真實而難以承受!王國末期,耶利米先知雖一再提出同樣的警語(耶十五4,二十四9,二十九18,三十四17),誰知,當他目睹巴比倫大軍攻入耶路撒冷,殺戮搶掠、拆毀城牆、焚燒聖殿、將眾民擄去時,連他自己都沒準備好去面對這一切!他只知道,是神親自拆毀祂的城和祂的殿,巴比倫不過是工具罷了(哀二1-8)。

我必使他們……,在天下萬國中拋來拋去,遭遇災禍;在我趕逐他們到的各處成為凌辱、笑談、譏刺、咒詛(耶二十四9)。

Diaspora──猶太人進入大離散,被拋向各國;神也為萬民的救恩鋪路。

被擄,是承受咒詛,因背棄了摩押地之約:神在忿怒中,將他們從本地拔出,扔在別的地上(申二十九28)。他們被迫來到異邦,失去歸鄉的方便,也斷了「上行」到耶路撒冷獻祭崇拜的路。身為神的百姓,卻被奪去向神獻祭的事奉,生命就像枯乾的骸骨,被擺在墳墓中(結三十七11)。……直到七十年期滿,神讓他們一部分的人回去重建聖殿。

被拋散在天下萬國中,讓他們開始追想錫安的一切,而願意向著大君的京城祈禱──猶太會堂的禱告生活於焉成型。主前兩百多年,外邦各地的猶太會堂開始陸續滋生,他們彷彿在沙漠中找到綠洲,可以在異地集眾唱詩,在會堂中對著耶路撒冷禱告,應驗了當初所羅門王獻殿時所祈求的(代下六36-39)。

今天,我們以心靈和誠實事奉,禱告不必向著耶路撒冷。回顧歷史,選民當時的失腳,並不減損神的榮耀,或阻擋祂的救贖之恩;神常在人的失敗中,凸顯祂更高的旨意:藉著選民的悖逆和被擄,祂把所選擇為立祂名的居所帶出耶路撒冷。

主前三百多年,亞力山大在馬其頓崛起,以三年的時間征服地中海沿岸各地,南歐、北非和西亞盡被納入希臘帝國的版圖。所到之地,進行希臘化,強行要求各地接受希臘文化,使用希臘語(希利尼話)。猶太人為了使散居各地、未能學習希伯來文的子弟得以認識神的話,於主前132年,在埃及的亞力山大城翻譯完成《七十士譯本》希臘文聖經。

世界在異動,神在其間默默地為萬民的福音預備道路。

當聖靈把巴拿巴和保羅從安提阿差派出去時,那條路已備妥,明確而充滿前景。祂讓他們走進外邦各地的猶太會堂,辯論神國的福音;被猶太人棄絕時,讓他們轉向外邦人,以一個語言,希臘語,向各種族傳講基督。保羅也寫希臘文書信闡述真理,常引用希臘文舊約。

以寬闊的視野看神的作為,不免令人驚顫。祂不只早早宣告萬國要因亞伯拉罕得福,在與他的後裔互動交往時,竟從這些選民的失敗中成就祂所宣告的一切!祂把那條路鋪在人的歷史交替中,我該用怎樣的謙卑,努力的走?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09/01/2013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