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蔡恆忠

再生


在一片乾旱中,神讓祂的先知走入耶洗別的故鄉西頓,在撒勒法顯神蹟;當以色列人還無法從饑荒中醒轉時,神讓異邦的寡婦看到祂的作為,而驚呼:以利亞是神人,神藉他口所說的話是真的(王上十七24)。

這讓我們稍可理解主耶穌所說的話:「當以利亞的時候,天閉塞了三年零六個月,遍地大饑荒,那時,以色列中有許多寡婦,以利亞並沒有奉差往他們一個人那裡去,只奉差往西頓的撒勒法一個寡婦那裡去」(路四25-26)。當神的選民不願認識神救恩的旨意,執意不服神的義(參:羅十3),拒絕領受生命之道時,神就讓祂的話語,在約外之地得尊崇:祂的恩言在境外的真教會被存留,也被宣揚。神為末後的真教會所預備的恩寵,竟蘊藏在古聖徒的生命中!

時候滿足,神在迦密山上降下火來,燒盡以利亞的燔祭,向眾民昭告:以利亞是祂的僕人,所行的,是為使他們回轉。眾民看見,就俯伏在地,說:耶和華是神!耶和華是神!

然而,百姓這樣的心志畢竟短暫而薄弱;亞哈也走不出妻子揮之不去的蠱惑:當王后耶洗別誓言追殺以利亞時,已經親眼目睹神奇妙作為的亞哈王竟無能阻止!以利亞見這光景,就起來逃命──並不是怕死,因為他在羅騰樹下向神求死。他只覺累:要徹底剔除巴力的陰影,把長期沉溺在黑暗中的百姓拉拔出來,畢竟不是他「一個人」所能為,他感受孤獨的無力,自覺難如列祖、不如歸去,而求死。

其實,神的差遣往往不是讓祂的僕人獨自力撐到底,祂的救贖工作在人的歷史中雖然長遠,卻必照祂的心意和時候完成。人受差遣,像參加接力賽跑,一棒接一棒;所求於跑者的,是把他那一棒跑好,跑到交棒。

以利亞從北國的耶斯列往南跑,經過猶大國,來到南境的別是巴,從那裡走入南地和曠野,四十晝夜,到了神的山,何烈山,在洞中度過一夜。

終於,神的話臨到他:「以利亞啊,你在這裡做什麼?」

「我已經〈欽定版〉為萬軍之神大發熱心」。「已經」,他說。好似在說,夠了,我所能做的只到這裡──以為神的差遣由得他喊停。「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祢的約,毀壞了祢的壇,用刀殺了祢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

捨我其誰?人在使命感的催逼下,往往能逼出撐下去的情操;但神所交託的事,必有祂親自的引領和加添心力,並不需要人以個人的意志苦撐。以利亞心裡以為神的先知只剩他自己一個人,而他已經盡力,接下來就看神了;但神差遣僕人,必與僕人同行。其實,祂有能力獨自完成祂要做的事,卻願以差遣來熬煉造就祂所愛的僕人,就算神沒有另外預備七千位忠心服事神的勇士(王上十九18),以利亞也不需在被差遣去執行的事上灰心失望。

神在他面前顯榮耀,烈風、崩山碎石、地震和火──讓他目睹:神有能力以風為使者、以火燄為僕役(詩一○四4),叫百姓回轉。但祂願意用祂的僕人,以微小的聲音讓僕人看當下的自己在做什麼,而非緬懷過去曾做過的一切!神說:「你回去,從曠野往大馬色去,膏……」──你的工作還沒完,還有神要你走的路在前頭!神的差遣是一生,人怎能在半途放棄?他回頭上路,走更遠的一程。

從以利亞受差遣的生命中,我們看到神讓他站上迦密山的巔峰,也走過羅騰樹下的淬煉;在瞻仰他的主人懾人的作為後,豁然向祂交託一切,重燃一把火,再生!

以利亞是神所差遣的先知,凡事依神的話而行(王上十七2、8,十八1,十九15)。同樣的,聖經中的真教會是主以聖靈差遣(約二十21-23),使徒時期的教會是聖靈降下而設立(徒一4-5、8,二1-4、41),聖靈停降之後,經過將近二十個世紀,到末期所重新建立的真教會也是從聖靈的降下開始,教會的根基不在個人的理想,也不依賴個人的力量,乃在主的差遣──祂所賞賜的聖靈。這聖靈能赦免人的罪(約二十23),或留下人的罪(參:約三18,十六8-11)。

以利亞是神忠心的僕人,奉差遣行神要做的事,但他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有人的軟弱和盲點(雅五17),惟有藉著禱告一步一步依靠神的話向前推進,方能竟工。真教會所事奉的是獨一的神,祂是一切工作果效的源頭,能以烈風、地震和火來使人歸向祂,但祂要祂的僕人以安靜的心聽祂的聲音,來尋找、明白祂的旨意;祂在真教會中差遣許多僕人,賦予每一位個別的託付,讓他們在各自被安置的一段歷史中忠心盡力,也讓他們經歷迦密山上的巔峰和羅騰樹下的淬煉,而臻成熟;沒有人必須跑盡全程,但都要在被交付的一段中努力的跑;往前跑的動力來自神的差遣,而神的差遣乃藉著聖靈,來引導祂的僕人進入一切的真理(約十六13),而不致偏離祂所定的方向。若沒有祂的差遣──領受聖靈、藉聖靈不斷更新(羅十二2)、結出聖靈的果子(加五16-24)、靠聖靈行事(加五25-26)──人怎能服事這位全能的主(羅十15)?

真教會的創立者絕不是人,是神藉著聖靈建立。

尋訪古道


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羅三10-12)。

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神的沒有。他們都偏離正路,一同變為污穢;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詩十四2-3)。

沒有義人!聖經中一再哀嘆。但人卻可以因主耶穌的寶血,藉著自己的相信、順服真道,而被神稱義──神願意因人的信,視其為義。神的義,要在律法以外賜給人,讓人不必因遵行舊約律法的條文,只因信主耶穌的十字架救恩,被稱為義(羅三21-26)。

這正是在神大而可畏的日子之前要來的以利亞所要做的事:「叫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路一17)。尤其是非猶太人的我們,本是外邦人,不認識神,也不知道祂的道路,正是所謂「悖逆的人」,卻因以利亞(末後的真教會)所帶來義人的智慧,即得救的福音,而可以成為神眼中的義人──真教會所傳義人的智慧,因能指引人敬畏神,認識祂的道,遵行祂的旨意,而為主預備得救的百姓。

以利亞出現時,身穿毛衣,腰束皮帶(王下一8),與施洗約翰一樣(太三4)。在曠野、身穿駱駝毛的衣服,表明他沒有尊貴的外表;就如主耶穌論施洗約翰時所說:「你們從前出去到曠野,是要看甚麼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麼?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甚麼?要看穿細軟衣服的人麼?那穿華麗衣服、宴樂度日的人是在王宮裡」(路七24-25)。真教會的出現,不管是使徒時代或末期的真教會,都不是穿細軟衣服,不在王宮裡──尤其是末後的真教會,她不會是主流的教派,也沒有主流教派華麗的外在。人必須出到野地才能看見她。主耶穌說:「你們出去,究竟是要看甚麼?要看先知麼?我告訴你們,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路七26)。真教會是神藉著聖靈所差遣,要為主預備道路,如同施洗約翰,在曠野發聲,傳講神的話,讓人看到自己的罪,回轉,接受主的救恩,進入神國──比舊約先知還大的恩賜。

腰束皮帶,一方面表明僕人的角色(路十二35),同時也說明準備殷勤服事的態度(路十七7-10)。以利亞出現在百姓沉溺於錯亂信仰的年代,他的工作,在殷勤服事神,導正百姓的信仰,讓他們對神的道有正確的認識,而回轉歸向神。真教會同樣的要出現在信仰錯亂的時代,她受差遣,要更正信仰,同樣以僕人的身分殷勤服事,指引人生命之道,使沉溺在錯誤信仰下的人能找到正路。

以利亞懇切禱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雅五17)。在一味倡議人權和人道的今天,這樣的禱告是註定被譴責的,因為這「懇切的」禱告,很沒有人道!天閉塞三年多,無雨,溪水枯竭,田野乾癟,遍地大饑荒(路四25)。在一片天荒地裂,看不出有什麼生路的窘境中,倖存的,除了撒勒法的寡婦,還有多少?……但那是「義人」的禱告,所以大有功效(雅五16)。

雨,也表明神的眷顧和恩典,三年半不下雨,表明了神轉眼不看,沒有賜下祂的話語,一直到以利亞在迦密山頂的七次禱告。從一小片雨,到天因風雲黑暗、降下大雨(王上十八44-45)──神因以利亞(末後真教會)的殷切禱告,向祂的百姓賜下大恩典,降下聖靈,滋潤枯竭的人心。

神說:「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賽五五9)。有誰,能測得天的高?若非神向人顯明,誰能探知祂的道?以利亞走的,是神的道;因他是事奉永生神的(王上十七1),所以不順應人道。

聖經中的真教會所傳的是神的道,不是人的道(帖前二13),不見得討人的喜歡(帖前二4-7),卻是從神來的信息,是神要人選擇的道路,所以,神在這裡賞賜祂的靈,讓枯竭的人心得滋潤,使虛空的心靈不再饑渴。

神說:你們當站在路上(複數)察看,訪問古道(複數),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間;這樣,你們心裡必得安息(耶六16)。──神要求祂的百姓在許多道路中尋找古聖徒走過的路徑,因為那才是善道,是想到神那裡去、要得享平安的人當走的路。

祂要我們尋訪古道,用父親們的心,走父親們走過的路。

神在祂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所必差遣的先知以利亞,指的正是末後晚雨的聖靈降下所建立的真教會,要預備人的心,迎接神的國。跟以利亞一樣,真教會是事奉神的僕人,在永生的神面前伺立(王上十七1),所以立志訪問古道,尋訪亞伯拉罕、摩西和其他古聖徒與神交往、用心服事的情懷,傳神的道,不傳人的道(帖前二13),作僕人,不作福音的主人──傳達的,是聖經真實的信息,不添加個人的理想和抱負;忠於聖經而不是忠於任何的個人,因此也不談權位的尊卑(路二二24-30)。

多數的學者在研究一間教會時,總是尋找教會中受「人」矚目的人物,和他們說過什麼話;其實,真教會是聖靈所建立,是神在帶領;人來真教會,應尋找的是教會的共信之道、純正的教義,無需尋訪某位名人的個人見解,因為屬靈的真教會乃同心追求神的旨意,同心瞻仰神的作為,也同心服事──在曠野,身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不是主流的教派,但整體的教會如同一人,發出曠野中的聲音(路三2-6),引人歸真。(全文完)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12/01/2015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