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蔡恆忠

主後七十年二月間,羅馬軍在提多的帶領下圍攻耶路撒冷城三個月,從城外切斷水和食物的供給,造成城內的饑荒。猶太歷史學者約瑟法(主後37年至100年)對當時耶路撒冷城內的慘况有如下的見證:

The Siege of Jerusalem, AD 70 By Flavius Josephus(耶路撒冷圍城,主後70年弗拉維斯‧約瑟法)。

圍城之後,耶路撒冷倒在提多手下的羅馬軍前,約瑟法是猶太人,曾去到羅馬人中。

整個城市大多數的人死於飢餓,或忍受無法形容的痛苦。在每個家裡,不管多微小的食物痕跡都能引發暴力,只為了從對方手中搶奪那麼一點點可憐的生機,近親互毆。

歹徒們(反羅馬的猶太狂熱分子)對奄奄一息的人沒有一點惻隱之心,為了要確定他們沒有在衣服的什麼地方藏著食物,或只是假裝瀕死,竟在他們身上搜身。飢餓中,這些無法無天的歹徒像瘋狗般咧開嘴,在街道上蹣跚搖晃而行,像醉漢一樣,到處撞開百姓的門,甚至狼狽到一個小時內闖進同一個房子兩三次。困乏逼使飢餓的人啃食任何東西,甚至連牲畜都拒絕接受的垃圾,也被人撿拾作為食物。最後,他們吃腰帶和鞋子,以及從盾牌上剝下來的皮革。一叢一叢的枯草被拿來吞食,還綁成一束束,每束要價四塊銀幣(four drachmas)。

在約但河東的居民中有一個婦人名叫馬利亞,是伯特魯巴(意思是牛膝草之家)村人以利亞撒的女兒。她來自一個好家庭,頗為富有,跟著她的親屬走避耶路撒冷,卻被困在圍城中。她從彼拉亞(Peraea)帶來的財物大多數被暴徒(猶太抗戰領袖西門和約翰)掠奪一空,而她所剩的財寶,以及她所能蒐購的那些食物,也被他們的黨羽在每天的搜查擄掠下帶走。在苦毒的怨懟中,這位可憐的婦人詛咒、辱罵那些劫匪,引起他們的敵意。然而,並沒有人因惱怒或厭煩置她於死。

嘗試著為她的親戚們張羅食物讓她越來越疲累,到這個地步,不管去哪裡找,不管怎麼嘗試,已不可能再找到什麼食物。饑荒啃蝕了她所有的生命力氣,而忿怒之火燒得比饑荒更熾烈;於是,在激怒與慾念的催逼下,她犯下一個違反自然的大罪,抓住她的孩子,她懷中的嬰孩,她大喊:「我可憐的孩子,我為什麼必須把你留在這戰亂又饑荒的世界苟延殘喘?就算我們能活到羅馬軍打進來,也只能做他們的奴隸;不管怎樣掙扎,做奴隸之前,饑餓抓著我們不放,而猶太歹徒比為奴和饑荒更殘酷。來罷,作我的食物,給那些歹徒們作報復的怒火,也向全世界留下一個淒冷可怖的故事,添滿猶太人傷痛欲絕的哀鳴!」說了這些話,她殺了她的兒子,把他的身體烤了,自己吞下一半,把剩下的藏在一個隱密的地方。但那些歹徒一聞到烤肉的味道,馬上來到她面前,威脅她:如果不把肉交出來,立刻就要殺了她。

她向他們保證已為他們留了一份,然後,拿出她兒子的一半遺體。一時之間,他們被眼前錯愕的慘景抓住,癱在當場。但她說:「這是我親生的兒子,是我手的工,吃罷,我都已經吃了,不要裝作比一個女人還懦弱,也不要裝作比一個母親還可憐,如果你們有虛偽的顧忌,想在人體祭物前縮頭,那我所吃的就算是你們的分,我還要把剩下的也吃掉。」聽到這裡,他們全部顫抖著溜走,儘管他們不情願把一點食物讓給這個母親,卻不敢吃她的孩子。整個城市很快因這可憎的事聳動起來,聽到的人都顫慄,就好像他們自己做了那事註。

主後七十年5月中,羅馬將軍提多率領四營軍隊突破反羅馬的猶太狂熱分子Zealots所築的工事,進入耶路撒冷,掠奪、屠殺百姓,焚燒、拆毀聖殿。誠如主耶穌為耶路撒冷所哀哭的:「巴不得你在這日子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無奈這事現在是隱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來。因為日子將到,你的仇敵必築起土壘,周圍環繞你,四面困住你,並要掃滅你和你裡頭的兒女,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石頭上,因你不知道眷顧你的時候」(路十九42-44)。

哈該先知所預言,說: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在這地方我(神)必賜平安。顯然不是指所羅巴伯所帶領重建的第二聖殿;這殿在大希律的時代擴建,卻在主後七十年被徹底摧毀,在那裡,百姓不只失去平安,還遭患難。

那麼,「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在這地方我必賜平安」的「這殿」,指的,是哪一個殿?

不單要震動地


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在這地方我必賜平安。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該二9)。

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後滿了七十年,神為要應驗祂藉耶利米先知所說的話,就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讓猶太人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重建的工程在立好殿的根基以後,受到當地和伯拉大河以西的外族人敵擋,以致在主前530年被迫停工。到主前520年,即大利烏王第二年六月初一日,哈該先知傳神的旨意,激勵所羅巴伯和大祭司約書亞,使他們重新燃起建殿的信心之火,於是在當月24日復工,重建聖殿。終於在大利烏王第六年亞達月(第十二個月)初三日,即主前516年的三月12日竣工,離所羅門的聖殿被毀約有七十年。

誠如哈該先知向當時的猶太人所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過不多時,我必再一次震動天地、滄海與旱地。我必震動萬國;萬國的珍寶必都運來,我就使這殿滿了榮耀。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大利烏王第二年的七月21日,即復工不久,神藉哈該鼓舞所羅巴伯和約書亞,以及餘剩的百姓,除了上述的話,還特別申明:「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在這地方我必賜平安」(該二6-9)。

然而,從本文起頭所述耶路撒冷聖殿在主後七十年被毀的慘况看來,所羅巴伯率領猶太人回耶路撒冷重建的第二聖殿,其榮耀並沒有像哈該先知所預言的,大過先前的榮耀;也沒有像先知所宣告的「在這地方我(神)必賜平安」(該二9)。那宏偉的聖殿雖在大希律的年代得到擴建,卻被主耶穌稱作「賊窩」(太二一13),在主後七十年被徹底摧毀,何榮耀之有?看圍城期間和被毀的過程,當時的耶路撒冷不只沒有平安,還是被摧殘的城市。

先知所傳講的是神的話語,祂說:「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我所命定的事上必然亨通」(賽五五11)。神的殿後來的榮耀大過先前的榮耀,是神所命定、必然成就的事,那麼,這殿後來的榮耀指的是什麼?

神在大利烏王第二年七月21日藉哈該先知說:「我必再一次震動天地、滄海,與旱地」(該二6-7)。在九月24日又說:「我必震動天地。我必傾覆列國的寶座,除滅列邦的勢力,並傾覆戰車和坐在其上的」(該二21-22)。哈該先知所預告的「神要震動天地」,表面上看,似乎指的是當時的波斯國將在主前333年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攻下,四圍列邦亦要傾覆,誠如聖經說的:「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要將國賜與誰就賜與誰」(但四32),又說:「祢必用鐵杖打破他們(列國);祢必將他們如同窯匠的瓦器摔碎」(詩二9)。但這「要震動天地」的預言其實另有所指──神要做一件讓靈界(天)和人間(地)都震撼的事。

聖靈藉著保羅說:要使眾人(人間)都明白,這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裡的奧祕是如何安排的,為要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靈界),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弗三9-10)──神的奧祕就是基督(西二2),要藉祂的死為人贖罪,使人得救恩。但這奧祕從創世以來一直隱藏在神裡面,一直到主耶穌降生、傳天國的福音、被釘十架、從死裡復活、升天,這奧祕才清清楚楚的展現出來,「奇妙又奇妙」,且「震動天和地」。

萬國的珍寶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過不多時,我必再一次震動天地、滄海與旱地。我必震動萬國;萬國的珍寶必都運來,我就使這殿滿了榮耀。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萬軍之耶和華說:「銀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該二6-8)。

神說:我必震動萬國;萬國的珍寶必都運來。沒錯,祂使大利烏王傳旨給河西的總督,即刻從河西的款項中,撥取要進貢波斯的貢銀,作猶太人重建聖殿的經費(拉六8),並要他們供給猶太人獻燔祭所需用的公牛犢、公綿羊、綿羊羔,並所用的麥子、鹽、酒、油(拉六9);然而,萬國的珍寶應是另有所指。在英文《欽定本》是:我必震動萬國;萬國的珍寶必來(and the desire of all nations shall come),指的是我必震動萬國,萬國所羨慕、珍愛的(主耶穌)必來到,使這殿滿了榮耀。就像瑪拉基先知所說:「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必忽然進入祂的殿;立約的使者,就是你們所仰慕的,快要來到」(瑪三1)。

而英文《新欽定本》是說:我必震動萬國;他們必都來到萬國所羨慕者(and they shall come to The Desire of all nations),意思是,我必震動萬國,他們必到主耶穌這裡來。

那麼,這也吻合其他先知的信息,如撒迦利亞所言: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將來必有列國的人和多城的居民來到。這城的居民必到那城,說:『我們要快去懇求耶和華的恩,尋求萬軍之耶和華;我也要去。』」必有列邦的人和強國的民來到耶路撒冷尋求萬軍之耶和華,懇求耶和華的恩(亞八20-22)。

金和銀


萬軍之耶和華又說:「銀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該二8)。

大衛在困難之中,為神的殿預備了金子十萬他連得,銀子一百萬他連得(一他連得talent約34公斤,他極可能預備了三百四十萬公斤的金子,和三千四百萬公斤的銀),銅和鐵多得無法可稱(代上二二14);此外他又獻上自己所積蓄的俄斐金三千他連得,精鍊的銀子七千他連得,以貼殿牆(代上二九3-4);這些金銀都被用作聖殿的器皿和裝飾。不過他說:「我算什麼,我的民算什麼,竟能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祢而來,我們把從祢而得的獻給祢」(代上二九14)──大衛心裡很清楚,且在會眾面前如此稱頌神,宣告:萬物都是神的,所獻的金銀也都是神的!神以祂的金銀裝飾所羅門的聖殿,如今,祂透過哈該先知再一次肯定:祂同樣的,要以祂的金銀裝飾這重建的殿。

然而,神的榮耀不在金銀,因為金銀本來就是祂的;祂得榮耀,來自獻殿之人的靈性和他們奉獻的心。哈該先知真正所預言的,是萬國中被揀選、蒙救贖的人,要進入殿中──屬靈的真教會之內。如同貴重的金銀,他們在神的眼中是蒙眷愛的民,不管在任何困難的挑戰下,都將以精金般的信心堅持到底(參:彼前一6-7),使屬靈的真教會(這殿)滿了榮耀。

不被震動


當時祂的聲音震動了地,但如今祂應許說:「再一次我不單要震動地,還要震動天。」這再一次的話,是指明被震動的,就是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動的常存。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來十二26-28)。

《希伯來書》的作者以哈該先知的預言來描述主耶穌再臨的景象說,震動天地之後,要使不被震動的常存(存留)。而被震動的(天和地),乃所有受造之物:包括有形質的,也包括靈界裡被造的一切。所以,我們既得了(大多數英文譯本;我們正在得一個)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

這不能震動的國正是該段經文的主題,就是前頭所說的錫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天上的耶路撒冷(來十二22)──聖經中一再浮現的屬靈真教會。

為什麼要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為什麼不是「一次得救,永遠得救」──只要信了耶穌,在祂的愛中就了無禁忌?

神是烈火


因為我們的神乃是烈火(來十二29)。

《希伯來書》的作者勉勵當時的信徒(以受信者來看是猶太信徒),要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因為神喜悅人有這樣的心。敬畏(Fear)以英文來了解,是懼怕,知道自己所事奉的是神,祂不僅看人外在的行為,也鑒察人的內心,所以人必須時時警惕、節制自己的心思意念──祂是烈火,曾在百姓出埃及、進迦南的時代,讓他們不僅走乾地過紅海,脫離法老的權勢;四十年後,還領著他們過約但河,走在以色列民的前面「如同烈火」,過去焚燒迦南地的污穢和惡行(申九3-4),滅絕那些行可憎惡的事(申十八9-12),和在衪面前已經罪惡滿盈的迦南地居民──使那地可以真的流奶與蜜,如祂所應許。

你今日當知道,耶和華你的神在你前面過去,如同烈火,要滅絕他們,將他們制伏在你面前。這樣,你就要照耶和華所說的趕出他們,使他們速速滅亡(申九3)。

這位神不只是迦南異族之前的烈火,對祂自己的百姓,同樣是烈火,輕慢不得(加六7)。摩西警誡以色列民:「你們要謹慎,免得忘記耶和華你們神與你們所立的約,為自己雕刻偶像,就是耶和華你神所禁止你作的偶像;因為耶和華你的神乃是烈火,是忌邪的神」(申四23-24)。神是烈火,是忌邪的,也因此,《希伯來書》的作者勉勵當時的猶太信徒,以及今日的我們,要照神所喜悅的來事奉神(欽定本:to serve God acceptably 依照神可接受的心態服事神)。而可被接受的服事,需帶著恭敬(reverence)和虔誠的畏懼(godly fear)。所以,服事神不能憑經驗駕輕就熟的敷衍,也不可隨自己的意思獻凡火(利十1-2),而是謹守聽從聖經的教導,行「神眼中看為善、看為正的事」(申十二28)。

神是烈火,這與今天許多基督教派所傳講的福音信息有相當的距離。今天,許多基督徒在自己所選擇的教會中信主,領受教導,以為教會是可以容納任何罪污的地方,以為主的愛和憐憫,會遮掩「任何」的罪,所以任由自己的私慾牽引,自以為是的認為主的愛容許犯罪,只要星期日到教會懺悔一下,就沒事了。這與聖經中的教導,尤其是許多教會所偏重的新約,大相逕庭。彼得說:愛能遮掩許多的罪;他所說的愛agapao不是只講友愛、情愛的那種愛phileo,而是有真理原則、有道德責任的愛,而他所說的「遮掩cover」許多罪,並不是包容掩飾(cover-up)罪,而是說「來自真理的、屬靈的愛可以讓人跨過罪的陰影」。至於主耶穌忠心的僕人保羅,他則說:「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林前九27)──在救恩上想要不被棄絕的人,必須靠聖靈的力量守道,重視靈修的生活。他又說:「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腓二12)──沒錯,人是因信被稱義,白白領受救恩;但信心須與行為並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雅二22),公義的冠冕乃為那些打過美好的仗、跑盡當跑的路,且守住所信的道之人存留(提後四7-8)。

主願意親近罪人(太九10-13);人若有沉痛悔改的心,必得到祂的喜悅和接納(路十八9-14;詩五一17);但是,衪要悔改的人不再犯罪(約八10-11)。主願意「不記念人的罪愆和過犯」(耶三一34;來八12,十17),但祂的饒恕和憐憫絕不是讓人留在罪中(羅六1-4)。

因為祂是烈火,所以人必須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祂,這是祂所喜悅的。為什麼求祂的喜悅?因為感恩;為什麼感恩?因為正在得一個不能震動的國!(下期待續)

註:筆者譯自http://www.rjgeib.com/thoughts/desolation/josephus.html,猶太歷史學者約瑟法的見證。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01/01/2016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