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黎為昇


進度:詩篇一三四篇1-3節

直譯經文:



話說本詩之前

《詩篇》一三四篇是《上行之詩》的第十五首詩,也是《上行之詩》的最後一首詩。這是一首辭行的詩歌。簡單來說,本詩分做兩個部分:第一段是前兩句,即第1節至第2節,其內容是選民對在聖殿事奉的祭司與利未人的鼓勵與勉勵;第二段是第3節,其內容則是祭司的回應,以祝福百姓作為《上行之詩》的結尾。

本詩的背景是獻晚祭時稱頌神的短歌,通常在春天逾越節與秋季收藏節上,百姓在晚祭結束吟唱的詩,即是此類。2以色列人一年聚集在耶路撒冷三次,每當要回家的時候,他們多是盼望能夠永遠住在神的家中;然而現實環境不允許,他們仍必須要回到各人的家中。

按理他們應該早晨離開,但他們不想那麼早走,直到獻過了晚祭,殿門要關閉了,聖殿守衛的人在濛濛的燈光下站崗。當他們緩緩離開聖殿,預計明天一早離開耶路撒冷,遲遲吾行,因此頻頻回首,便與聖殿的祭司與利未人唱出這段對詩。3



百姓對祭司、利未人的鼓勵(1-2節)


第一、在夜間仍要站在神的殿中

大衛時期的利未人是日夜在會幕中服事神,「每日早晨站立稱謝讚美耶和華,晚上也一樣(直譯)」(代上二三30):聖殿每日二十四小時都有人守衛,以確保聖殿不被玷污,並且守護聖殿的聖物不會被掠奪、貴重的物件不被偷竊,也能夠給人敬拜的機會,以及防止祭壇上的火焰和金燈臺上的燈熄滅。4

到了耶穌時代,希律擴建所羅巴伯時期所建的聖殿,當時的聖殿甚至需要婦女協助祭司管理聖殿,例如:清潔各個庭院、走廊、打水、清洗祭物等,如此便可以理解,為何聖經會描寫亞拿女先知:「她是寡婦直到八十四歲,她不離開聖殿,以禁食與祈求來事奉,夜以繼日(直譯)」(路二37),為什麼需要她在聖殿裡,「夜以繼日」地事奉神。

這些即將離開耶路撒冷回家的選民,看見這些祭司與利未人在夜間仍伺立在神的殿中,內心激盪不已,一方面羨慕他們可以長久駐足於神的殿中,另一方面也期待他們好好堅守自己的崗位。

第1節中所謂的「d;m[ 站立」,即身體挺直而立,不作彎腰或俯臥的動作(書三8)。5然而在某人面前站立,則有如奴僕身分般在主人面前恭敬、帶有任務的伺立之意。換言之,詩人用站立的姿勢描寫這些利未人伺立在聖所,指出他們乃持守在崗位上,雖目送選民紛紛回家,但他們仍儆醒盡職,等候天亮。

守夜是很累的,尤其在黑夜,一般當兵的人,最討厭的站哨時段就是午夜之後,尤其夜色越黑,精神就愈疲憊。在《上行之詩》中,最難的功課不是靈程進入至聖所,深刻感受到神的同在,也不是生命努力進入愛的事奉,而是信仰的儆醒與堅持到底的工夫,尤其是處於大環境如同黑夜的時候。

底馬曾是保羅的好同工,因此保羅在《歌羅西書》裡問候教會的同工時,底馬的名字列在其中(西四14)。然而在保羅最後的書信《提摩太後書》中,保羅要提摩太趕緊到他那去時,說:「因為底馬深愛現在的世界就離棄我,且去到帖撒羅尼迦……(直譯)」(提後四10)。一個在保羅入獄期間的好同工,卻在保羅再次入獄,並且即將被處死的時候,選擇離棄他而離開他。

最能表達堅持到底的經文,莫過於保羅在他的遺書所說的一段話:「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該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在那日主賜給我的;這公義的審判者,不只是給我,也給所有愛慕他顯現的人(直譯)」(提後四7-8)。的確,筆者成為專職傳道迄今18載,深深地佩服那些已經退休的傳道人,他們能夠兢兢業業地走完專職傳道的事奉,期待自己也能如此。


第二、要在事奉中稱頌神

Piel形式的動詞「wkªrB 你們要稱頌」,意思是感謝對方的偉大或長處,即向對方說出讚賞其卓越的話語。我們之所以會讚美、欣賞某人、事、物,是因為我們有興趣,或是覺得重要,所以觀察更仔細,看的角度就更深入。

一個神的僕人,不在乎工作量有多少或質有多好;而在於他是否以「稱頌耶和華」為工作的靈魂。因為一個會讚美神的人,乃是因他以神為他事奉的主軸,所以能看見來自神、但別人卻看不見的恩典與讚嘆;若否,容易讓自己以事奉神為糖衣,骨子裡卻是為了滿足自我實現的靈魂,很自然地會被其他的想法給擠住而看不見神了。

一個會讚美神的人,能使神喜悅、快樂,相對地,祂也會願意向我們有更多的回應。正如《上行之詩》之後,正巧從《詩篇》一三五篇開始,就是哈利路亞詩篇(詩一三五20),有讚美就更能體會神的慈愛永遠長存。


第三、要向聖所舉手

第1節與第2節中的「wkªrB 你們要稱頌」,這字的字源是從「%¥rB 跪下」而來,並且正好「稱頌」與「祝福」的希伯來文是同一字。的確,一個忠心的僕人就是用「膝蓋」走這條上行之路,這是能在夜間站立的不二法門,也唯有持續的 「跪」,才能源源不絕地得到從神的祝福,同時也才有動力能持續地讚美神。

第2節中的「高舉你們的手向聖所」中的「向聖所」,意味著無論是面、或是心,都是向著象徵神所臨在聖所中的約櫃;而「向聖所舉手」就是禱告之意,如大衛所說:「求祢垂聽我懇求的聲音!我向祢哀求,我舉起我的手向祢的至聖所(直譯)」(詩二八2)。選民期待神的僕人能夠舉起禱告的手,時時禱告,隨處禱告。

保羅很可能承襲這樣的觀念,因此他說:「因此我希望男人在任何地方禱告,舉起聖潔的手,沒有憤怒和爭執(直譯)」(提前二8),換句話說,保羅要作丈夫的在任何地方禱告,意味著無論在任何境遇與環境中,不要帶著血氣與憤怒,藉由向神禱告使自己身、心、靈成聖。



祭司為百姓祝福(第3節)

另外「向~舉手」有祝福之意,例如當亞倫被膏立為大祭司之後,「亞倫向百姓舉起他的雙手,祝福他們。他下去執行贖罪祭、與燔祭、與平安祭(直譯)」(利九22)。有權柄的祝福會帶來應許與得著接受應許的心志與能力,這是神透過祂的工人將恩典給前來親近神的選民,這不是說沒有經由祭司,福氣就無法恩澤到百姓,而是神給予與祂同行的人享受同行的滋味(摩三3、7)。

這也意味好像一個進入暮年的工人,以對神的稱頌與對人的祝福劃下人生完美的句點,好像倒油的器皿,將神的福氣與祝福倒給願意繼續持守自己崗位的追隨者;又如同保羅在唱得勝者的凱歌前(提後四7-8),他形容他的離世是「我現在已被澆奠……(直譯)」(提後四6),以這種傾倒祭酒使獻祭時充滿香氣的方式,讓願意追隨保羅腳蹤的後輩,也同樣地能領受那為得勝者存留的冠冕。

「願耶和華祝福你們從錫安」,表示神的福氣是透過錫安而來,無獨有偶地,之前第九首《上行之詩》中,也提及「願耶和華從錫安賜福於你」(詩一二八5),但詩人又再接著說:「且願你可看見耶路撒冷的美好,在你一生的日子」。詩人要大家認清蒙福的源頭與管道:一個想從神那裡蒙受福氣的家庭,她承受來自神所賜福氣的管道就是錫安──神的教會。到了《上行之詩》的最後一首,詩人不再提任何的好處,而直接提及這位賜福的神,就是「諸天與地的創造者」。神的祝福絕對像祂所創造的「諸天與地」,一切都是好的、完美的,因此無需再質疑神對我們安排的一切。

關於「諸天與地的創造者」,這也與《詩篇》一二一篇呼應。當詩人開始爬向往耶路撒冷的諸山,這些「眾山」幫助我們一步步地接近耶路撒冷,一步步地進入神的聖所朝見祂。但詩人提醒自己「我的幫助從耶和華而來,創造諸天與地的這位(直譯)」(詩一二一2),一切都來自於神,包括向耶路撒冷的眾山,甚至是耶路撒冷等,都是來自於這位創造者。而本篇是《上行之詩》的最後樂章,也就是神與人和好,神樂意藉著錫安將一切福氣賞賜我們,而同時我們也心甘情願地將自己完全交付給祂,直到人生的終了。



終曲

本詩是《上行之詩》的最後一篇,因此也算是一個人信仰階段的總結:從《詩篇》一二○至一二二篇的信仰的重生、《詩篇》一二三至一二六篇的信仰的復興、《詩篇》一二七至一三○篇信仰的承擔,到最終的《詩篇》一三一至一三四篇的信仰的聯合。

以信仰的場合來說,開始於:

《詩篇》120篇的米設與基達、

《詩篇》122篇的耶路撒冷城、

《詩篇》125篇圍繞耶路撒冷城的眾山、

《詩篇》128篇看見耶路撒冷的好處、

《詩篇》132篇神的居所,

到結束於本篇耶路撒冷的聖殿,我們可以看見愈來愈接近神。

以信仰的情境來說,起始是一個對平安渴慕的禱告,結束是與平安的主聯合的讚美。在這15篇的經歷中,有眼淚,也有喜悅;有哀求,也有感謝;有質疑,也有安慰;有藐視,也有和睦;有咒詛,更有祝福。希冀我們能一步步邁向上行的歷程,以「夜間伺立」、「歌頌頌讚」,以及「舉手禱告與祝福」,持續到我們人生最終的一刻。

(全文完)




註:
1.The Hebrew Bible: Andersen-Forbes Analyzed Text (Francis I. Andersen; A. Dean Forbes, 2008), 詩133.1-3
2.《詩篇的講章下冊》,林政傑著,道聲出版社(臺北),1995出版,第304頁
3.《上行之詩:信徒的上行歷程》,江守道著,方克仁譯,美國活泉出版社,1985再版,第205頁
4.Matthew Henry, Matthew Henrys Commentary on the Whole Bible: Complete and Unabridged in One Volume (Peabody: Hendrickson, 1994), 938.
5.James Swanson, Dictionary of Biblical Languages with Semantic Domains : Hebrew (Old Testament) (Oak Harbor: Logos Research Systems, Inc., 1997).之後本篇文章的字義,若無特別表明,則亦出自同一出處。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02/01/2019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