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信君
獻上至好的接待
到過原住民教會訪問的同靈,除了陶醉於全教會各個詩班頌讚的美聲天籟之外,更會為他們毫不藏私、樂於分享的精神而倍感受寵若驚。舉例言之,宰殺親自飼養的放山雞隻、現抓的山珍海味、當地盛產的水果(如:摩天嶺的甜柿、拉拉山的水蜜桃),以及在地食材的風味料理(如:搗麻糬、竹筒飯、五葉松汁、香椿或馬告為香料的湯品)。原住民的弟兄姐妹們,總是毫不保留的擺上最好的,來招待所有的訪客;好客熱情的美名,實至名歸。亞伯拉罕呈獻在三位不速之客眼前的食物,是亞伯拉罕所能提供的最佳餐飲,也是出外人旅途中所能得著的最好飲食。漂泊的旅人,經常得吃攜帶的乾糧或放置多日的食物,不易吃到新鮮溫熱的一餐。現做現烤的熱餅、剛屠宰料理好的美味牛肉,熱騰騰的滋味,吃在嘴裡,暖在心裡;這一頓款待,有香氣四溢的烤餅、有難得嘗鮮的細嫩牛肉以及奶油和奶;無疑的,這是質量並豐的大餐,不是勉強果腹的尋常餐點。
親力親為的接待
亞伯拉罕非常富有,他的金、銀、牲畜極多,手下也有眾多牧人和僕人。侄子羅得在四王與五王的戰役中被擄走,他便率領家中的精練壯丁318人前去搭救,成功的將羅得及一切被擄掠的財物,連同婦女、人民都奪回來(創十四14-16);同時被人視為是「尊大的王子」(創二三6)。他是受人景仰尊敬的大家長,在接待的事上,大可交代僕人去完成;而他卻願意親力親為的參與,在接待的事上有分,並且扮演主要的服侍地位,殊為可貴。
主人親自接待和吩咐僕人接待所展現的誠意是截然不同的。臺灣休閒旅遊風氣盛行,造就民宿業的蓬勃發展。許多民宿主人都會親自下廚準備餐點,和客人閒話家常,營造家的氛圍,給人賓至如歸的感受。在國際外交場合,也耳聞不少用心的外交官員,會在官邸寓所,親手料理家鄉菜,宴請重要的政要領袖,進而建立友誼,敦睦邦誼。教會中亦然,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身分職務,不分年齡親疏,每個人都應當竭力親自參與,不可自外於接待聖工。
以大事小的接待
就年紀而言,亞伯拉罕和撒拉分別已屆99歲和90歲高齡,身體狀況老邁衰敗,體力上顯然不能與尚能承受路途顛簸辛苦、風塵僕僕趕路的旅人相提並論。就財富來說,亞伯拉罕自離開故鄉迦勒底的吾珥,前往神所指示的迦南地開始,神即不斷的施恩帶領賜福。他在哈蘭積蓄不少財物,又蒙法老王厚贈許多牛羊、駱駝、公驢、母驢、僕婢;且因財物甚多,容不下他和侄子羅得同居一地,儼然是位資產甚豐的大富戶。就地位而論,對內是大家長、族長、主人,對外是受人尊重的尊大王子、是所多瑪王及撒冷王麥基洗德親自迎接祝福的勝利者。因此,他能有以大事小、以尊貴就近卑微的胸豁,誠然感動人心,至為不易。
耶穌說:「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做眾人的僕人」(可十44),彰顯了以大事小的精神。教會裡的長執、傳道、負責人、年長者和家長,便是遵從主耶穌的教誨來服事所有軟弱的、年幼的、不體面的、迷失的弟兄姐妹。舉例言之,當年輕的領會者被安排到外地教會領會時,許多當地的長執一大早就到會堂門口等候、協助停車、寒暄問暖,甚至親奉茶水,語多關懷,呵護提攜之情溢於言表。對後生晚輩來說,真的永銘五內,倍受感動與激勵,深覺何德何能,竟蒙長輩如此厚愛?唯有更加愛主事主,方能無愧於長者的舐犢情深。
團隊合作的接待
天氣正熱,亟需拿點水來洗洗腳;肚子正餓,亟需膳食充飢止渴。客人已到,自當殷勤款待,豈能輕忽怠慢、招待不周?只憑亞伯拉罕一己之力,容或皆可凡事自己來,卻必然會讓客人久候挨餓,甚至延誤後續行程;也會讓自己陷入手忙腳亂、焦慮不安的窘境;更恐引起客人的怨懟與不耐煩。故而,在事出突然,時間緊迫的侷限下,他甚有智慧的吩咐妻子撒拉和僕人一同加入接待的行列,各司其職,有節奏的分頭並行,展現合作無間的默契。透過彼此分工、團隊合作的配搭,在最短的時間內,及時滿足客人所需,成就一樁善待客旅的佳話。 教會是由主耶穌寶血救贖的眾弟兄姐妹所組成的屬靈團體,互為肢體、彼此建立。在接待的事奉上,自當「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四15-16)。獨木難成舟,僅憑隻身一人,勢必無法於短暫時間內,同時完成問候請安、路線引導、教會介紹、備妥愛餐、安排住宿、信仰造就、疑難解答、團契聯誼等接待事工。唯有透過團隊事奉,方使接待者與被接待者同蒙造就,屬靈生命更加深化與豐盛。
待如上賓的接待
人皆有自尊,渴望得到他人的善待與尊重,不願尊嚴受到羞辱與委屈。《禮記‧檀弓下》記載:「齊大饑,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文中有一餓者表現出「士可殺,不可辱」的風骨,寧可餓死,也不願接受以輕蔑的態度所提供的食物。所以,秉持維護每個人自我人格不容踐踏的同理心,給予受惠者尊榮感,始能採摘行善助人的甜美果實。
現今的世代,即便是在以好客熱情名聞遐邇的臺灣寶島,還是難以想像如亞伯拉罕這般為陌生訪客接風洗塵、待如上賓的接待。他熱忱又體貼、積極又細膩、慷慨又謙虛、善良又誠懇、敏銳又周全、勤勞又盡責、尊貴又樸實、分工又合作、智慧又圓融,完全做到「客人至上」、「以客為尊」;對三位短暫作客的旅者而言,實乃備受禮遇,極享尊寵。與黔敖的「嗟!來食」導致餓者不願受辱、不食而死相較,亞伯拉罕尊榮接受幫助的人,以貴客、上賓之禮相待,是契合滿足人性尊嚴需求的嘉德懿行。
蒙神祝福的接待
這三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是耶和華真神和天使向亞伯拉罕顯現,並再度重申明年撒拉會為他產下一子,將來他後裔極其繁多、國度從他而立、君王從他而出;亞伯拉罕必要成為強大的國,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他得福,神必眷顧成全所應允他的一切福氣。且在大快朵頤結束,亞伯拉罕為三人送行途中,真神與他彷彿深交摯友般的討論所多瑪城遭毀滅的事(創十八9-33)。明顯可見,亞伯拉罕的接待蒙神祝福,得著來年必得應許之子的許諾,也得著真神視他如良朋密友、相濡以沫之情。
主耶穌非常強調樂善好施、濟弱扶傾、接待蒙福、滿得恩典的道理。祂說:「人接待你們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裡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太十40-42)。在分別綿羊和山羊的比喻中,祂更清楚指出:看見有人餓了、渴了、作客旅、赤身露體、病了、下在監牢裡,而能給予吃的、喝的、住的、穿的、看顧、探望等接待,這些事做在弟兄中最小的一個身上,就是做在主耶穌身上,能夠承受創世以來所預備的國。反之,不接待陷於飢渴貧病、漂泊不定、身處牢獄之災的軟弱弟兄,必遭咒詛,進入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裡去(太二五35-46)。
結語
茲將亞伯拉罕的接待整理如下:
綜上所述,亞伯拉罕的接待揭櫫了推己及人、善待客旅的高尚情操與美德,與聖經中其他著名的接待一樣,例如:將僅剩活命的最後一餐接待以利亞先知的撒勒法窮寡婦、以真哪達香膏接待主耶穌的馬利亞(王上十七8-16;可十四3-9),皆因奉獻至好、把握機會、及時行善,而恩典滿溢、留芳青史。使徒時代的教會,視接待過路的基督徒為信仰生活的實踐。保羅說:「聖徒的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的款待」(羅十二13),彼得勉勵信徒要「互相款待」(彼前四9);要擔任教會監督或列冊接受教會救濟的寡婦,均需具有樂於接待的好表現方為適格(提前三2,五9;多一8)。對今日教會而言,樂於接待並善於接待的教會,聖工必然如火挑旺,屬靈恩典必定沛然充滿,得救之人日日加添。
回顧四千多年前,亞伯拉罕為我們見證了遊牧民族時代真誠待人、殷勤周詳、無微不至的接待文化,引人無盡欽羨嚮往。現今世代道德淪喪、人心不古,熱心助人反遭誣陷的歪風,時有耳聞;心懷不軌,博取善心人士關愛資助的新聞,亦所在多有,許多人的愛心因而就漸漸冷淡了。各教會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佯稱慕道者或異地教會同靈、抑或滿身酒味、神色異常的不明人士,進到教會中,要求借錢或另有所圖。職是之故,效法亞伯拉罕滿懷單純赤子之心接待,是教會理所當然、理當貫徹的聖工;但在做法上,應有「靈巧如蛇、馴良如鴿」的屬靈睿智,以真理的愛來接待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