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劉怡昀




親愛的神僕,你好嗎?

你空空的目光隨意飄移,避免與任何人交會。你說,找不到在這裡的熱情與喜樂了,一切都變成任務與義務。沒有什麼意義,沒有努力的動力,一切淡而無味。現在的你只覺得累,甚至覺得連把嘴角上揚的力氣都沒有。把情感抽離,心如死水,靜止休眠。

親愛的神僕,你在這裡做什麼?

你在這裡所發生的生命力凋零與自我邊緣化,是因為什麼,又為了什麼?

讓我們來說說以利亞的故事。



X X X



以利亞對神的信心之堅定是毋庸置疑的。在面對逐漸乾涸的基立溪時(王上十七7),他不曾懷疑神當初為何要他到這裡、現在神的供應又為何會短缺。到了撒勒法,他不尋找看似能力許可的寡婦,而是在遇見第一個寡婦時,就認定是神的預備(王上十七8-16)。當寡婦之子病逝,他用空前的信心迫切代禱,結果成就了聖經中首件死人復活的神蹟,更使自己得到被神差遣與神賜權柄的明證(王上十七24)。在迦密山頂,他因信為神發憤恨,對心持兩意的百姓與異教先知提出挑戰(王上十八20-40),又因信神的應許,七度吩咐僕人觀測萬里晴空的天色,每一次都毫無懷疑地相信大雨必降臨,無所畏懼(王上十八41-46)。

在恩雨轟然大降後的片刻,以利亞驚見,這些原本俯伏在地、高呼「耶和華是神、耶和華是神」並一窩蜂拿住巴力先知的眾民,不僅未能順勢處理耶洗別,反而不到半晌就回頭聽耶洗別的號令,彷彿剛才的大徹大悟不過是齣肥皂劇。太荒謬的背叛,擊潰以利亞鋼鐵般的信心。他挫敗地發現,原來即便這麼大的神蹟,也無法改變人性的頑梗。孤臣無力可回天,罷了,不如歸去來兮。

羅騰樹下,曾經鬥志高昂的以利亞,頹然坐下,向神求死。心如死水,靜止休眠。(王上十九3-5)

何烈山上,烈風地震、火焰赫赫,神不在其間。忽聞火後有微小聲音,那是主的關切(王上十九9-13)。

「以利亞啊,你在這裡做什麼?」(王上十九9、13)



X X X



面對神,以利亞絕對是有信心的。

只是,一份健康的事奉所需具備的,並不只有對神的信心。

讓我們暫且跳脫以利亞絕望的視角,隨著神的提問回想,在以利亞各段經歷中,神已試圖調整他哪些靈性上的偏頗?神又期待我們從中明白何種事奉的真義?


一.當先知在高處──失當的角色期待

以利亞的性格特徵,從他在迦密山頂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以及兩度坐在山頂不服五十夫長命令(王下一9-12),都可看出其強勢倨傲的端倪。他似乎慣用一種上對下的姿態來進行溝通:包括對亞哈王的責備、對寡婦的命令,以及對以色列民那充滿戲劇張力的指揮(王上十八21、32-35)。然而,先知並不是君王,並不被設定為一種站在高處發命令的角色;自古以來,先知都是為神國神義而被藐視、被厭棄,乃至被殺害的僕人(太二三37),正如人子耶穌的經歷:

祂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祂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祂(賽五三3)。

故此,保羅描述,神的用人必須有準備被輕賤、被咒罵的自覺:

直到如今,我們還是又飢又渴,又赤身露體,又挨打,又沒有一定的住處,並且勞苦,親手做工。被人咒罵,我們就祝福;被人逼迫,我們就忍受;被人毀謗,我們就善勸。直到如今,人還把我們看作世界上的污穢,萬物中的渣滓(林前四11-13)。

讓我們回到以利亞求死的情緒困境裡。當以利亞對於已行出大神蹟的自己,竟遭到背叛,甚至將被追殺、被唾棄,感到近乎崩潰的不敢置信時,其實他可以回想,神既安排他接受不潔淨的動物(烏鴉)與人(未受割禮的外邦人)的供養,豈不是刻意讓他落在卑賤的處境中,好破碎他過強的自尊心?

親愛的神僕,你是否也因為準備不足的被殺意識,而在事奉中感到錯愕、不平,甚至重傷、崩潰?使徒時代的信徒,在社會的集體霸凌中,心裡歡喜,因被算是配為這名受辱(徒五41);他們並不是沒有自尊心,而是看見自己的受辱,存在一個更高的價值與意義。倘若你的降卑,其實是事奉的一環,那麼在低谷中求死的你,何不轉念感謝神引導你走下高臺?


二.當事奉忽略愛──失準的工作重心

耶和華啊,罷了!求祢取我的性命,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王上十九4)。

羅騰樹下的以利亞,向神吐露求死的念頭與理由,其實隱含著「為什麼我都已經做到這樣了還是沒用」的訊息。這其實顯示他對服事本質的誤解,與對服事成效的誤判。服事,並不是做事,並不是像投錢到販賣機裡那樣簡單的交換活動──投入零錢,掉出飲料;投入時間,獲得成效。服事,其實是一種用無盡的愛建造彼此、挽回靈魂的捨命,而這未必會與所投入的忍耐與恩慈成正比,其果效也不見得立竿見影,或可從外顯特徵來量度。

從以利亞在迦密山頂的禱告詞,即可一窺他對事奉本質與成效的認知失準。當他說:「亞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神,耶和華啊,求祢今日使人知道祢是以色列的神,也知道我是祢的僕人,又是奉祢的命行這一切事。耶和華啊,求祢應允我,應允我!使這民知道祢──耶和華是神,又知道是祢叫這民的心回轉」(王上十八36-37)。這顯示,他期待人「今日」立馬就認識神與以利亞的權柄來源,並且心思意念立即「被神回轉」。

但事實上,神賜給人自由意志,使人甘願選擇愛祂。祂不過度介入、不講求效率,如兩個兒子的比喻中的父親,被動等候浪子回轉(路十五20),又如無聲等候的良人,耐心讓佳偶自己情願醒來(歌二7,三5,八4)。微聲呼喚、用愛得勝,使人自己認罪伏在主恩典的腳前尋求救贖,這是先知信息的目標與手段。

另一方面,當以利亞期待一次戲劇性的感動,就能完成戲劇性的大逆轉,其實也隱含他想跳過長期牧養轉變的過程。固然達成一時感動是容易的,例如一場震撼人心的講道、一次跋山涉水的探訪,或一份特意設計的驚喜,會令受關懷者相當感動,但要真正發生生命的改變,或生活模式的調整,還是要落實在持續的陪伴、關懷與深入溝通中,而這遠比一次性、梭哈式的付出更不容易。事實上,長期放在肩頭承擔的牧養、戴在心上為戳記的關懷,正是牧者或守望者被設立的原因(結三三、三四章)。而如今,一次大逆轉失敗對神僕帶來的重大挫敗感,是否可能隱含了神僕期待獲得高C/P值的回饋,而並未做好帶著愛人的心腸投入牧養的準備?

先知即便能叫火從天而降,又能禱告叫雨落下,若在他的服事中忽略了作為核心動力的愛,一切的事奉都算不得什麼: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林前十三1-2)。

故此,神叫接待以利亞的寡婦之子病逝,挑戰了以利亞事奉中的愛心投入:他能否為未受割禮且是頭號敵人耶洗別之故鄉的人民祈求?他為這不潔且非親非故之人的代禱能懇切到何種程度?結果當時以利亞親手懷抱起這孩子,放在自己的睡床上,又為這孩子兩度向神大聲喊叫(cried to the Lord),甚至三次全身趴在這孩子身上,用愛的接納超越了潔淨或不潔淨的理性評估。今天,求死的以利亞是否能再次回顧這段歷程,反思自己在後來的事奉中愛人的程度?而親愛的神僕,你又曾經如何貼近神愛人的胸懷?那或許是能醫治你今日挫敗感的著力點。


三.當剩下我一人──失真的自我定位

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祢的約,毀壞了祢的壇,用刀殺了祢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王上十九10)。

這段話,以利亞一字不漏地向神重複了兩次。如果再加上以利亞對眾民說的話:「作耶和華先知的只剩下我一個人;巴力的先知卻有四百五十個人」(王上十八22)。那麼,以利亞那「只剩下我一個人」的「孤獨的英雄」之感受,可說相當強烈。

然而,以利亞忽略了一件事。當神要以利亞向亞哈現身時,其實神大可以讓以利亞直接遇見亞哈,但神卻是讓以利亞遇到俄巴底亞(王上十八7)。神的目的,其實就是要讓以利亞從俄巴底亞得知,還有其他敬畏神的人與先知們被隱藏(王上十八12下-13),並且他們也與他獲得類似的恩典,都得著水與餅的供養(王上十八4)。正如神對以利亞在何烈山上的回應:

但我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王上十九18)。

親愛的神僕,今日你在事奉中被孤獨感啃噬嗎?你為自己身為時代最後一位先知感到悲愴嗎?要小心,這樣的感受並不是從神來的;在神國裡,「孤獨的英雄」從來不存在。神的工作永遠不會只剩某一人孤獨地在做,也絕對不會非要哪個英雄來做不可。在任何領域、任何時代,神的僕人總是可被替換、被接續的,正如摩西死了,約書亞要起來(書一1-2);以利亞之後,以利沙要繼續作先知(王上十九16)。儘管神看重每位僕人的價值,但僕人莫把自己看得過於所當看的,而要看得合乎中道(羅十二3)。故此,神差以利亞去膏以利沙,作為祂對以利亞「孤獨的英雄」這個失真的自我定位的回應。

而你,是否願從自顧自憐的山洞中轉眼仰望,看見多如雲彩般包圍我們的見證人的安慰,也看見神國裡燈火接續不斷的盼望?



X X X



以利亞仗著神所賞賜的飲食之力,走了四十晝夜,從求死的羅騰樹,走到了何烈山。何烈山,一方面那曾是硬著頸項的選民拜金牛犢之地(出三二~三三章;詩一○六19),正如以利亞所面對的背棄神的以色列民;另一方面,那也是選民與神立約、領受十誡與律法的所在(申四章,十八章;代下五10;瑪四4),因而以利亞能在此再思神的話語。但對先知而言,其實何烈山更是摩西初次遇見神的蒙召之處(出三1),那是他可以重回事奉的原點,檢視作僕人的初心之地。

在何烈山,神再度與人相會。

「以利亞啊,你在這裡做什麼?」

你可知道,服事並不是只要有信心就好。

親愛的神僕,你在這裡做什麼?

你在這裡所發生的生命力凋零與自我邊緣化,是因為什麼,又為了什麼?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07/01/2019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