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謝順道



一.物質享受

1.忙碌

現代人的生活特色是忙碌。

一世紀以前,交通尚未發達之時,一般行人的腳步都是慢慢地。如今各種交通工具的速度都越來越快,一般行人的腳步也隨著越來越快了。為什麼?忙啊!忙什麼?為了使生活過得好一點兒啦。

農業社會的時代,各種行業並沒有什麼競爭,所以一般人的日常生活都比較清閑。但自從進入工業社會,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之後,各行各業的競爭便越來越嚴重,生活的壓力也就越來越大了。於是為了在生存競爭中不至於被淘汰,大家便明白非爭取時間,拚命工作不可了。如今清閑的生活之美夢,距離現代人已經越來越遙遠了。不但如此,由於無法負荷生活上超重的壓力之緣故,而罹患憂鬱症的人,就越來越多了。不是嗎?

所羅門說:「我心裡議論說,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而且我心中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傳一16-17)。所羅門王超群絕倫的大智慧,是神賜給他的(王上四29-31、34)。不但如此,他又有極其豐富的知識(王上五32-33)。他之所以有這麼豐富的知識,乃因智慧甚大,容易吸收各種知識使然。但當他專心觀察和思考的結果,卻知道這也是捕風(即虛空)。

所羅門又說:「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傳一18)。所羅門經過觀察和思考所感受的是,智慧極大,而且知識豐富的人,不但未必滿心喜樂;反而多有愁煩,加增憂傷。這是他所列舉諸般虛空的事實之一。為什麼?因為得了大智慧,知識豐富的人,通常凡事深思遠慮。因此,一般人認為沒有問題的芝麻事,他卻認為問題非常嚴重,而日夜愁煩,甚至憂傷。不少罹患憂鬱症的人,都是在這種情形下發生的。反過來說,頭腦簡單的人,卻不可能罹患憂鬱症,因為他不會想這麼多,這麼深入嘛。

這麼說,是不是說我們不可以得著智慧,也不可以追求知識呢?當然不是啊。因為聖經上說:「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雅一5)。由此可知,我們應當求神賜給我們智慧呀。

聖經上又說:「但以理啊,你要隱藏這話,封閉這書,直到末時。必有多人來往奔跑(或譯:切心研究),知識就必增長」(但十二4)。這段經文所要傳給我們的信息是,世人切心研究的結果,日積月累,知識就必增長。這種知識,除了屬靈的知識之外,也包括屬世的知識。以屬靈的知識而言,聖經上諸多隱藏的奧祕,蒙聖靈啟示(約十六13),距世界末日越近,越看越清楚。例如《啟示錄》的預言,大部分是為出現於末世的真教會而寫的(啟一1),所以蒙聖靈的啟示,我們能看得很清楚(林前二11)。詳情請讀者查閱本會的老前輩黃以利沙長老所著作的《啟示錄的研究》。就屬世的知識來說,在工業社會的時代,各種科技的進步,都是日新月異。舉例說,1969年7月21日,美國的太空人登月成功,轟動了全世界。從那一天起,科技就進入太空時代了。如今電子科技突飛猛進,令人嘆為觀止,於是人類的物質文明之高峰E世代便來臨啦。

由此可知,所羅門在「傳一18」所說的,既不是勸導世人不要有智慧,且不是吩咐世人不要加增知識;而是提醒世人說,僅僅有智慧和知識何用?心靈上豈不是仍然覺得好像捕風嗎?怎麼辦?答案在下文:二.信主真喜樂。

2.短暫的快樂

所羅門說:「凡我眼所求的,我不留下不給它的;我心所樂的,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為我一切所勞碌的快樂,這就是我從勞碌中所得的分。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傳二10-11)。

所羅門之所以能說,凡他眼所求,心所樂的,他都可以拿來享受,乃因他所擁有不計其數的金銀財寶,勝過天下的列王(王上十14-23)。起初他以為如此追求物質享受,可以令他得著快樂。後來當他冷靜思考之後,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毫無益處。

主耶穌對撒瑪利亞婦人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約四13)。「這水」就是雅各井的水,喝了就可以止渴,但等一會兒又渴了。一般世人對於追求物質享受的感受,也是這樣;起初固然可以得著快樂,但不久便覺得沒意思,而厭倦了。不是嗎?

主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必命饑荒降在地上。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摩八11)。阿摩司這個預言與主耶穌對撒瑪利亞婦人所說,物質享受給與世人的快樂非常短暫之教訓完全一致,而且已經應驗在當今的世代了。因為今日的社會,不少富裕的人要什麼就有什麼,似乎天天都可以過得很快樂,其實他們卻覺得好像缺少什麼。只是究竟缺少什麼呢?他們卻茫然。


二.信主真喜樂

自從1954年獻身當傳道以來,筆者走遍了海內外各地教會,見過不計其數的弟兄姐妹。很奇妙的是那些弟兄姐妹當中,有的雖然家境並不富裕,卻天天滿心喜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臺灣中區教會一位老姐妹,綽號「感謝主啊」。她之所以有這個綽號,乃因尚未信主之前,罹患了一種怪病,就是每逢被陽光照到或被風吹到,頭就劇痛。後來由當地教會的姐妹之帶領,第一次來教會參加安息聖日的崇拜聚會就痊癒了。她覺得主給與她的恩典甚大,所以從那一天開始,她便實踐了聖經上的教訓,「凡事謝恩」了(帖前五18)。就是因為這樣,她凡事都必說感謝主,每天都說幾十次。於是「感謝主啊」便成為她的綽號了。正因如此,長久以來的痛苦和憂愁便消失,而得以天天滿心喜樂啦。

一般悲觀的人對於所遭遇的患難,往往只作負面思考,所以越想越難過;如果這樣持續下去,遲早就必罹患憂鬱症了。反過來說,一個樂觀的人遭遇患難之時,卻會作正面思考;因此,雖然處身於風雨中,卻能隨遇而安。「感謝主啊」之所以會凡事感謝,乃因她不但深信凡事都有神的旨意,而且深信祂有「諸般的慈愛」(哀三22),令人難以測度(弗三18-19)。

今年7月29日清晨5點,家人還在睡覺的時候,我站在一公尺高的板凳上,把墻壁上的掛鐘拿下來,換了新電池。然後再站在板凳上,要把掛鐘掛在墻壁上。這時候突然從板凳上倒下來,頭部撞到地板,左額受傷,流了很多血;眼皮、手掌和手臂等幾處,皮下出血(臺灣話叫黑青),左手扭傷。我的兒子聽見「哎哎叫」的聲音,即刻從他的寢室出來看。然後拿紗布、棉花和藥來幫我止血。8點半,我的兒子開車護送我到近鄰的診所去看醫生,縫了三針。之後,每天去看診一次,過程順利。8月6日拆線。

回顧這次遭遇,如果我是悲觀的人,必定埋怨神說:「我的神啊!祢為什麼沒有保佑我,而叫我受傷呢?」只因我是樂觀的人,所以我對神所說的是:「我的神啊!蒙祢看顧,我受的算是輕傷。因為我沒有發生腦震盪,眼睛也沒有受傷,而且連手腳和肋骨都沒有摔斷。感謝主,哈利路亞!阿們!」

那麼,信主的人為什麼能滿心喜樂呢?請看下文:

1.知道靈肉的需求要保持平衡

《馬太福音》四章1-4節記載,耶穌禁食四十晝夜就餓了。魔鬼就來試探祂說:「祢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耶穌回答牠說,經上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主耶穌這個回答,所引證的是《申命記》八章3節那段經文。

由此可知,人若希望過著正常的生活,則既需要得著食物,且需要領受神的一切話。因為世人不但有肉體,而且有靈魂。職是之故,為了維持肉體的生命,天天都需要得著充足的食物;為了維持靈魂的生命,則天天都需要領受豐富的靈糧。在日常生活上,這是最起碼的需求。

食物的來源是有一個正當的工作,靈糧的來源是聖經上的話。為了滿足生活上的需求,就要認真工作,千萬不可懶惰;若要滿足信仰上的需求,則要專心聽道,謙虛學習真理。

小時候我曾在學校的操場上學騎腳踏車,剛開始的時候常常摔倒。後來我發現當我身體的重量偏向左邊的時候,就向左邊倒;而身體的重量偏向右邊的時候,就向右邊倒了。當我知道問題的癥結在此之後,我就調整不偏不倚的姿勢再上路。結果,就不再摔倒了。

與此同理,我們若費盡時間和精神去追求物質享受,則靈性便飢渴,靈命便枯萎了。反過來說,我們若費盡時間和精神去追求靈性的長進,則正常的生活便無法維持了。因此,肉體與靈魂的需求必須不偏不倚,恆常保持平衡。這種生活常態,既然可以同時滿足肉體和靈魂的需求,豈不是可以叫我們天天滿心喜樂嗎?

2.永遠不渴的途徑

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約四13)。

「這水」,就是雅各井的水(約四6),象徵物質享受。追求物質享受,雖然也能叫人因為有滿足感而快樂;但當他日後回顧既往的享受,再冷靜思考的時候,卻發現那也是虛空(傳五10-12)。正如口渴的時候喝了井水就不渴,但過了一會兒又渴了似的。不是嗎?

主耶穌接著說:「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四14)。

主耶穌要賜給我們的水是「生命的水」(啟二二17),象徵聖靈。喝了這水,就永遠不渴,因為這水要在我們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這就是說,我們只要被聖靈充滿,就必心滿意足,恆常滿心喜樂了。

《約翰福音》七章37-39節那段經文,可以為上文作注釋。如下:

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耶穌這話是指著信祂之人要受聖靈說的。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

這裡所說的「渴」,是心靈上的渴。它的特徵是:愁煩、憂慮、易怒、埋怨和失眠等等,不正常的情緒。這種人若來接受主耶穌的福音、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罪得赦,就必領受神所賜應許的聖靈(徒二38-39)。然後恆切禱告,被聖靈充滿,這些不正常的情緒就消失了。如果不來聽福音,不信耶穌為救主,則這些情緒必日益惡化,致使變成憂鬱症了。

「門徒滿心喜樂,又被聖靈充滿」(徒十三52)。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安提阿的信徒們心裡喜樂,為聖靈所充滿。」顯然,他們之所以能滿心喜樂,乃因被聖靈充滿的緣故。

「求祢照著祢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詩九十15)。

這篇詩的開頭註明:神人摩西的祈禱。15節的祈禱內容提到兩件事:其一是,神的兒女遭遇苦難若是神的旨意,則必須順服;其二是,只要求神賜給我們喜樂,苦難並不可怕。因為「風不搖,樹不牢;風越搖,樹越牢。」聖徒經歷苦難之後,靈性必如精金(伯二三10),越來越寶貴。

3.全家喜樂

「當夜,就在那時候,禁卒把他們帶去,洗他們的傷;他和屬乎他的人立時都受了洗。……他和他全家因為信了神,都很喜樂」(徒十六33-34)。

這段經文記載,禁卒和屬乎他的人之所以都決心立時受洗,乃因禁卒親眼看見同時發生了三件神蹟(25-28節)。其一是,保羅和西拉正在監裡禱告,唱詩讚美神之時。忽然地大震動,甚至監牢的地基都搖動了。其二是,監門立刻全開,眾囚犯的鎖鍊也都鬆開了。發生大地震的時候,監門立刻全開,可以了解;問題是,為什麼連眾囚犯的鎖鍊都鬆開了呢?其三是,照常理說,眾囚犯必把握這個機會,即刻逃逸才對;但出乎意料之外,竟然沒有人逃逸!如果不是神的靈控制了他們,怎麼可能這樣呢?

這段經文又說:「他和全家因為信了神,都很喜樂。」禁卒和他全家為什麼因為信了神,都很喜樂呢?第一、他們已經擁有了得救的盼望(30-31節),因為他們所信的是「得救的福音」(弗一13)。人若沒有這種盼望,便覺得生存毫無意義;這是精神上的死亡,雖生猶死。第二、他們的喜樂是「知足之樂」,因為能得救是人生至大的福分,所以世上的財物或多或少,或有或無,都不重要了(腓三8)。第三、他們的喜樂是「自由之樂」,因為做瑪門的奴僕,終身事奉瑪門(瑪門:財利的意思),是精神上的捆綁。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10/01/2019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