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4期1997年3月)
藝文特區:[青年團契]久別重逢後

凌子翔


像斷線風箏般的,彼此沒有聯繫。距上一次見面已經過了八年,王大哥和幸綺賢伉儷一同來高級班上課,芃茵和他們只是問候寒暄。

這回芃茵參加一個特別聚會,地點就在幸綺和王大哥住的隔壁縣,距離的確拉近了;再說過了這麼多年,不知他們好不好?若是因為當年王大哥和幸綺結婚沒有通知芃茵,而往後的日子各忙各的,如果再不聯絡,對芃茵而言,等於失去一位良師益友。在過往的苦澀成長過程中,幸綺實在是教會裡看著芃茵、陪著芃茵長大的一位姊妹,甚至比親姊妹還親的大姊姊。

拿起電話筒之前,她已經作了最壞的假設,倘若幸綺忘了她是誰,說聲「平安再見」,也無妨。

「哈利路亞,請問幸綺在嗎?」

「她在幫小孩洗澡,請問你哪位找?」

「王大哥嗎?我是張芃茵。」

「芃茵,妳在哪裡?怎麼這麼久沒聯絡?現在是工作還是在讀書?……妳稍等一下,我去叫幸綺。」

「姊,我是芃茵,現在好嗎?」

「妳這小朋友,竟然這麼久沒跟我聯絡……」

……

「姊,你們現在有幾個baby?」

「讓妳猜。」

「上回妳和王大哥來高級班,那時妳懷有身孕,至少有一個,我猜兩個。」

「不對,你再猜。」

「我不敢猜了,不會太多吧!」

「三個啦!」

「天哪!三個我都沒見過。」

……

在電話筒喊幸綺「姊」時,熟稔之感即刻搭上。記得學生靈恩會結束不久,幸綺告訴芃茵,你和我妹妹年齡相仿,我們不須以師生相稱,以後叫我姊姊就可以。

拜訪他們的前一晚,思緒翻騰,芃茵一向害怕離別,沒想到久別重逢是如此令人欣喜。

*   *   *


十多年前,幸綺是芃茵國三班學靈會的輔導員。國三功課壓力大,芃茵身體又不好,再加上那年父母常為金錢不睦,芃茵好幾次在被窩流淚,似乎所有不幸的事都臨到她身上,除了向神禱告之外,芃茵將她青春年少所有的不快都告訴幸綺。

五專聯考的時候,幸綺還特地到考場,為這位多愁善感的小女孩加油打氣。

上了高一,升學壓力暫時解除。星期假日,只要幸綺有空,芃茵愛往那兒跑,幸綺團契裡的弟兄姊妹,幾乎都認識她,芃茵可以稱得上最幸福的中級班學員,集所有大哥大姊的關愛於一身。記得剛唸力學的時候,芃茵許多觀念不是很清楚,幸綺特地幫她找一位家教,那就是王大哥。和他們相處一兩次之後,覺得其中必有蹊蹺,果真不久後就傳出他們的喜訊。

*   *   *


回想這段塵封往事,不自覺的興奮起來,遙想當年實在非常幸福,得到的是來自年輕人最誠摯的愛心和關心。

搭車到站,芃茵起身提行李,拿車票給司機先生時,她看到王大哥已站在那兒等候,王大哥幫芃茵提行李到停車的地方,接她回家。在車上與她話家常,十年過去了,王大哥仍像從前關照這位幸綺所疼愛的小妹。

八年不見,不知道姊變得如何?不禁的緊張起來。

昔日的她,是美麗動人氣質高雅的大學生,現今已為人妻人母,美麗依舊,增添了少婦的雍容;而佇足於幸綺之前的不再是以前愛使性子的小女孩,現在已經是亮麗成熟的上班族。

由於幸綺姊家有許多前來上課的學生,所以由家中的三位主人翁來接待這位頭次見面的大朋友。老大像媽媽,老二像爸爸,老三呢?坐在學步車裡,芃茵告訴幸綺,別看她掛兩條鼻涕,將來應該會是個大美女哦!小朋友放了一卷「獅子王」招待芃茵,看完錄影帶,芃茵連推帶牽,帶三個小蘿蔔頭到附近公園,讓他們跑跑跳跳。

幸綺問芃茵晚上一起上館子好不好?

「姊,不跟你客氣,我難得來你家,就是要吃你親手下廚煮的菜,連以前你們欠我的喜酒一塊兒在家補請。」

晚間聚會完後,王大哥帶小朋友們上樓睡覺,芃茵盥洗畢進到客房,幸綺正在為她擦床舖床,芃茵內心有說不出的感動,時間帶走歲月,但是留下真摯的主內情誼。

這兒遠離都市擾攘塵囂,顯得格外的謐靜。久別重逢,開始一一回述過往的點點滴滴。

先是幸綺解釋當年結婚,因為種種因素,所以沒有邀請芃茵來參加婚禮。坐二望三的年紀,芃茵已習慣父母及長輩的關心,何況是對她甚為了解的幸綺,她知道幸綺對她是真正的關心。芃茵說起這些年一段又一段的故事,但是令她無法釋懷的是最近剛結束的這一樁,也許年紀愈大愈是經不起傷害,不是愛得有多深,而是嚥不下那口氣。

幸綺勸勉芃茵:「求神憐憫我們,求主賜我們有一顆饒恕人的心,否則容易給魔鬼留地步。我們奔跑天國路,需要一位信仰互相扶持的伴侶。求神讓妳放了這顆心,放下之後,順著神的意思。」長談完,已是凌晨時分。

*   *   *


距上回到幸綺家之後,芃茵又有好些故事沒有告訴幸綺:

領聖餐時,想起了饒恕,我沒饒恕他,神怎會饒恕我?主啊!求祢赦免我。

以為領受過主肉主血就會剛強,沒料著過不久又軟弱了,好長一段時間不想去教會,可是還是去了。跪在主面前,真的好軟弱;就是軟弱,更是需要神。

數個月過去了,剛強了一點點還是軟弱。同一個教會,不得不聽,不得不看,不得不見,不得不裝作若無其事。主啊!這功課太難學了,撐不住了,好想走回頭路,很想放縱自己,但是告訴自己,我不能啊!走不該走的路,豈不把神的兒子重釘十架,明明的羞辱祂?

神啊!祢不斷的試煉我,是否我在情感的世界裡有著太多雜質?心裡好苦好悶,連個談心的好友也找不著,後來竟傷痛得想說說不出口,整理不出頭緒,只是默默的求主緊抓住我,並且在心裡大聲告訴自己: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然而我們到了什麼地步,就當照著什麼地步行。」

不想知道的,卻有人主動告訴我他們的喜訊。接連三天,主的話語,提醒、感動、安慰我。

先是「愛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並沒有絆跌的緣由。惟獨恨弟兄的,是在黑暗裡行……。」(約壹二10-11)。

再是「我將這一切事放在心上,詳細考究,就知道義人和智慧人並他們的作為都在神手中,或是愛,或是恨,都在他們的前面,人不能知道。」(傳九1),讀過數次傳道書,卻從未發現「或是愛,或是恨」這二句話。

最後是詩篇三十九篇九節:「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祢,我就默然不語。」淚水不聽始喚地縱流。再將三十九篇看過一次,十三節說:「求祢寬容我,使我在去而不返之先,可以力量復原。」是否這些日子以來,我已遺忘許多教會事工?主啊!求祢寬容我,得以在事奉上力量得著復原。主啊!這一切出於祢,我要默然不語順從祢。

好久沒有輕省的感覺,假日好好睡它一覺,讓自己過得充實愉快,真正走出陰霾。

芃茵寫給幸綺姊信上的最後一句話:「一切蓄勢待發!」

(原[青年團契]1997年03月號)


作者: 凌子翔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