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6期1997年5月)
主題特寫:[青年團契]耶穌會北美宣教之我見──以黑袍影片為例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蘇秀慧


西元1540年9月27日,在創辦人依納爵羅耀拉(Ignatius Loyola ,1491--1556)(註1)的鼓吹與努力下,當時的羅馬教皇保羅三世(Paul III,Pope,1468--1549)(註2)終於批准成立耶穌會(Jesuits)為天主教修會之一。

耶穌會在十六世紀的天主教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它積極對抗與減弱由馬丁路德引發的宗教改革勢力,使許多改信新教者再度回到天主教教會;同時派遣傳道人到世界各地從事宣教,足跡遍佈美洲、亞洲與非洲等地;並且基於相信「提昇人們的理性,將促使更多人懂得選擇正確的宗教(天主教)」,與為了培養更優秀的會士之目的,積極投入與興辦民間教育事業,使得它的影響力深入社會廣大階層,為教會帶來人數的大量增長。

羅耀拉與耶穌會


年輕時代的羅耀拉,對從軍抱有極深的嚮往與憧憬,不幸在1521年西法潘比隆那戰役(battle of Pampeluna)中,腿部受到重創,不得不放棄軍旅生涯。養病期間他閱讀了耶穌與早期聖徒的行傳,深受感動而決定成為修士,為信仰奉獻他的一生。羅氏因著信仰熱誠,雖已超過三十歲,仍在巴塞隆納(Barcelona)的學校與小孩子一起求學讀書,冀希對他的傳教工作有所幫助。

西元1534年8月15日,他與一同在巴黎大學就讀神學的六位好友,一起前往一座天主教聖堂,發願到耶路撒冷傳道,若不能如願則接受教皇派遣至任何地方;耶穌會的雛形在此時建立。羅耀拉所設立的耶穌會,特別重視對教皇的效忠。

他曾在其著作《靈性的操練》(Spiritual Exercises)一書中,說到:「我們應該放下個人判斷,一心順從大公教會,因為這是我們主基督的真正妻子,是我們神性的母親。」

他又說:「倘若我們要在任何事情中得到真理,我們就必須隨時依照教會指示,就算看似白色,教會將它界定為黑色,我們也當相信。」(註3),依照這樣的理念,當時的耶穌會發展出三個理論:或然論(probabilism)、目的論(intentionalism)以及保留論(mental reservation)(註4),根據這些論點,耶穌會士可以為了「只要是善的目的」,而不擇手段;或是對已知的實情,可加以保留不說出來而形同說謊。這些行為的例外與許可,使許多人對耶穌會的道德操守,持嚴重的懷疑態度,也成為後世批評與攻擊的重點。

不是為了利益


「黑袍」影片中的加拿大,在當時是一片廣闊無垠的森林,並有印地安人在那兒生活著。這些印地安人分別是伊羅庫歐斯族、尤恩族與亞貢金族,他們以狩獵為生,崇尚戰爭,並且以極恐怖與殘酷的手段,不斷的毆打與一步一步的截肢,對待所俘虜的敵人,慢慢折磨到死。

是什麼吸引人們到這塊蠻荒之地來?不為大量珍貴的財富,不為開疆拓土的殖民征服,誰要冒著生命的危險呢?然而耶穌會的傳教士卻不是為了這些,「他們來到北美不是為了毛皮,也不是為了征服,而是為了拯救他們所謂的『野蠻人』的靈魂。」(註5)。

《黑袍》的作者布萊恩‧摩爾(Brian Moore),對這種重視人的靈魂勝於一切──財富、利益甚至是自己的生命的精神,認為它是人類珍貴的良知,一種在現今的時代,幾近消聲匿跡的良知。「重視靈魂勝於一切」是從事宣教使命的重要心志。因為宣教工作與「受苦」為伴,與「冒著喪命的危險」同義!

文化的衝突


傳教士被認為是魔鬼,禱告被視為念符咒,洗禮是巫術;為信仰的緣故獨身,在實行一夫多妻與性關係雜亂隨便的印地安社會中,格格不入,並被穿鑿附會的說成惡魔能力的來源等,這些都是拉佛格神父在向印地安人傳教時,所碰到的誤解。這種信仰衝突的表白與疑問,不斷在影片中呈現,引導我們思想:

「誰能相信你們呢?你們是什麼樣的人?你們不像其他諾曼人一樣是來這兒交易皮毛的。你們要求在我們的村莊中跟我們住在一起,然而你們卻遠離我們,待在這間房子裡(指教會:作者按)。沒有人可以在這兒睡覺,你們不讓我們看到你們的裸體,為什麼?如果你們是人,你們為何不親近女人?你們為何把一具屍體保留在那個房間裡,吃那個屍體(指天主教的彌撒聖餐:作者按),如此提供你們力量?你們為何把以前這兒不曾有的這種病帶來這兒(指瘟疫:作者按)?為何如果我們拒絕屈服於你們的神,就用這種病來讓我們死去?」(註6)。

「但是我的族人並沒有接受這種點水巫術的洗禮(天主教以滴水禮代替聖經正確的浸禮:作者按),因此他們不會在你的天堂中。我為何要到沒有我的族人去的天堂呢?不,我要死去,到我們的死者所去的另一個國度。在那兒我將見到我的妻子和兒子。」(註7)。

這種迥異於基督信仰的觀念,成為傳教最大的阻礙。然而,這些異族的生活與宗教觀,有它們形成的原因與值得敬佩之處。我們可以因信仰的緣故不表贊同,但應該予以最大的尊重,甚至反省自身的文化,這是拉佛格神父學習到的,也是我們今日應當明瞭的。印地安人彼此分享所有的,與白人世界中那種帶有目的與要求的給予,形成強烈的對比,拉佛格生活在他們中間,體會到這般無私的愛,為自己同胞的行為感到羞愧。

而印地安人深處於環境險惡的森林,面對殘忍敵人的窺覷,「愛仇敵」與「崇尚和平」直接影響族群的生存,而形成難題。危機處處的生活,使他們重視「立即的享受與報酬」,重視「世界」;活著就是一種快樂,可以和所愛的家人與族人在一起。故死後的世界對他們而言反而是痛苦的,死後的享樂是不切實際的,使他們難以瞭解基督信仰的永世觀。

耶穌會在瞭解異文化上,有很好的努力,他們將與異族相處的經驗與心得記載成書,讓從事宣教的教士有所依循。古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瞭解宣教目標的文化如何,應是宣教工作極重要的一環。但除了從研究而來的認知外,還是有賴於實際接觸時的經驗與體會。「長時間的溝通」才能導致化解許多關鍵的歧見,產生真實的接納與信仰,強迫式或「不求對方甚解」的愚民式宣教,很難產生真正的改信行動。

愛是一切的答案


拉佛格神父帶著「一切都是為了神更大的榮耀」的信念,冒著生命的危險,到蠻荒拓展神的國度。然而,似乎接受他所傳信仰的亞貢金族人是那麼地少,還有為了救他而犧牲妻兒、甚至是自己性命的稠密那(亞貢金族的首領),難道就要永遠被拒於天堂門外?而尤恩族為了怕死於瘟疫而受洗,這樣的洗禮有什麼意義?他們真正瞭解天堂與這位真神嗎?……這些疑問衝擊著他的內心。他想起了一段談話:「那麼,我們準備好了。」塔雷坦德(尤恩族首領之一)說:「我們族人正在等著你,你說你是人,不是魔鬼,我相信你。我現在問你:你是我們的敵人嗎?」不是。」「你愛我們嗎?」「是的。」「那麼,為我們施洗吧!」(註8)。

愛,是一切的答案,是最終的答案,是宣教士的心腸;因著它,來到蠻荒的犧牲奉獻,「一切都是為了神更大的榮耀」的信念,才有真正的意義。

「他心中出現一則祈禱,這終於是一則真正的祈禱了:

「救他們,救他們!哦,主!」

「你愛我們嗎?」

「是的。」(註9)。

尤恩族在信仰基督教後,被敵族殲滅,悲劇地消失了。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該有怎樣的省思?有人說:不去勉強別人的信仰,這就是《黑袍》要說的。但真理和愛,曾在那塊寒冷的地方綻放過,刻在接觸到它的每個人的心間。它好似隨著生命的結束而消逝了,卻永不會被遺忘;愛,永不止息!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
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
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
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
又捨己身叫人焚燒,
卻沒有愛,
仍然與我無益。
愛是永不止息。
(林前十三章1、3、8)

備註

(1)1987年新編《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第9卷,P.514。

(2)同上,第二卷,P.165。

(3)比爾‧奧斯丁著,馬傑偉、許建人譯,《基督教發展史》,香港,種籽出版社,P.320。

(4)「或然論」指只要有一個權威贊成,任何手段都是正當的;「目的論」指只要目的良善,任何其它的考慮都可以放下;「保留論」指即使在誓言的約束下,你也不一定要把全部事實說出來。以上資料請見培克爾著,蕭維元譯,《基督教史略》,浸信會出版社,P.307。

(5)布萊恩‧摩爾著,陳蒼多譯,《黑袍》,台北,業強出版社。

(6)同註(5),P.268。

(7)同註(5),P.183。

(8)同註(5),P.270。

(9)同註(5),P.272。

(原[青年團契]1997年05月號)


作者: 蘇秀慧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