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7期1997年6月)
藝文特區:[青年團契]說與不說千萬難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莧‧本刊大專小組策劃


坦誠?隱瞞?


有個同事聊天中問起:「如果你的親人罹患絕症,所剩時日不多了,應不應該讓他知道?」

同事說,他教學生要「說謊」,不要據實以報,免得讓病情加重;但是瞞著當事人,能減輕他的痛苦嗎?他會希望自己被騙以終嗎?

這是個很難二分的課題,就像我常想:對另一半坦誠「戀史」,是要道盡崎嶇浪漫的情路,好讓她知道「妳是我的唯一」呢?還是提當年之勇,炫耀一番,以使他明白「我不是沒人要」?

坦誠,的確要承擔不少風險。我很愛和人聊天,也喜歡將自己的心事和人分享,聽聽朋友的意見,看看他們處世的方法,往往自己也得了經驗,少走些許的冤枉路;但是如果我掏心置腹的對象,是「三姑六婆」型的人號,那我哪裡還開得了口?對口風不緊的人暢談心事,就像打開自家大門,任人往來其間,想隱瞞、想收藏的都曝光了,而且暗藏「危機」!

說?不說?


爸爸在年輕時代,曾有一段「落魄的歲月」,小時候,我們就像遊牧民族,不停地逐水草而居,無法安定,當時,我們多麼愛「搬家」啊!稍長,談及此,爸媽才感嘆道,當時窮得連親朋好友都不敢來打交道。我們問爸爸:「那你們的心情豈不惡劣透了?」

父親長嘆:「哎!人情冷暖,真的不是可以一語道盡的,後來還有人怪我的朋友帶我進入仲介業,和大家同分房地產這塊大餅;正在缺錢時,有人謠傳我要「倒」了,一天來要債三次,都是親戚吔!」「讓這樣的人知道我們的情況,徒增煩惱,有些事不必人盡皆知,單純反而容易受傷!」有時想想,倘使「所遇非人」,又將之當成知己,是否會對自己造成二度傷害,這到底是自尋苦惱?還是一場磨練?

難怪患血漏的婦人,在不了解耶穌之前,在說與不說之間游離。她聽到耶穌的事就來了,但是她從後頭來,又夾雜在眾人之間,不能也不敢向耶穌表白什麼,這種難以啟口的病,怎好讓大家知道?而且又不確定是否能被治好,更不了解耶穌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在醫師手中花盡一切的錢財,不能再承受喪失自尊的羞辱了!

層層的顧慮,使得婦人僅僅敢在暗地裡「偷」摸耶穌衣裳的禭子,最後血漏的源頭止住了,婦人還是不敢主動坦誠,因為真的無從推測耶穌會不會責備她,或者讓她舊病復發;一直到耶穌發現了,她才硬著頭皮「恐懼戰兢」的俯伏在耶穌跟前,說明實情,也意外地拾回了自尊!

表相?實相?


大概因為不習慣坦誠吧!有一次團契聚會,主領人設計了一個「特點轟炸」的活動。看到別人接受炮轟時,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我卻捧著一顆快蹦出來的心,盤算著應該笑呢?還是應該……?

我猜當時我的表情必定是相當怪異,因為實在無法開懷一笑,又不知道應該用哪種表情顯示自己很想「若無其事」,就在如此詭異的情況下被逼上了梁山,聽著聽著,我覺得大家只是看到片面的我,契友知道我的節儉,不知道我是缺乏;大家感受到我很合群,不曉得因為我「自卑」;接二連三的誇我「沉穩」,不明白那是因為我無話可說;我是如此「率直」的,怎麼受到了大夥兒出於片面了解的「讚美」,所以,我打破沉默,說出了我的缺乏、我的自卑、我的無話可說;享受一會兒快感(暢快)之後,隨即擔心大家心目中的我會逐漸「變形」,在眾人面前,我即將失去良好的「形象」……。

直到同屆的契友一一就近我,我才知道這層擔心是多餘的。如果,能像哈拿一般,全然交託,那又何怕之有。

當初,哈拿獨自一人來到聖殿,背負著「同事一夫」百般地激動,心中愁苦,又遭別人異樣眼光的灼燒(猶太人視不能生育的婦人為被神咒詛者),甚至體無完膚,向神祈求時,復讓祭司誤會,種種委屈不斷打擊著她,但是祈求完畢,祭司應允他:「妳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願以色列的神允准妳向祂所求的!」

哈拿馬上放心的前去吃飯,不再為不能生育的事苦惱!這樣的交託,扭轉了她一生的命運!有了這樣的經驗,我們還不能了解「不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的道理嗎?繼續憂慮祕密會被揭穿,難道就能夠使祕密永遠是祕密嗎?

為何不敢坦誠?


不能坦誠是因為無法赤裸裸的面對自己、面對他人;自己也好,他人也好,能跨越就算勝利!遭眾人排擠的稅吏該撒,想看耶穌不得其門而入。在他好不容易克服先天的限制──矮小,後天的障礙──人多,可以躲在樹上「放心」看了,眾人發現他,依然說他是「罪人」;所幸,耶穌堅持要救他,並且到他家中住,撒該才能無視眾人歧視的目光,持住當初的抉擇,並且「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

我一向也最擔心自己鼓足了勇氣說出來的心事被別人扭曲,和我坦承的原意背道而馳,如果能像撒該找到耶穌──一個能讓自己放心傾訴的聽者,那似乎也就不怕我的「矮小」,眾人的嘲笑了!

基於這樣的信念,學校畢業,進入工作職場二年多以後,就找了個足以相知相許的人,急急地把自己給嫁了;婚後半年多,意外發現一個女孩的照片及一疊信,女人的直覺讓我明白,這段感情必定非比尋常,這種女人非常在意的事,外子基於怕無端惹事而隻字未提,為此,我還生了一陣子悶氣;小倆口時有勃蹊,又躲不過公婆的明眼,當被詢及:「吵架了?」我倆總是異口同聲:「沒有。」

可是,那裡騙得了人,公公便開口了:「夫妻嘛,意見雖然難免相左,雙方就多少讓一點,我和你媽不也這樣過了四十幾年。」人生,求和平無事還真難,要瞞天過海,滴水不漏更難。

讓孩子順性成長或噤若寒蟬?


孩子出生後,更經常得承受別人對這三個「無知小民(五歲、三歲、二歲)」的評論,老大就是那麼拗;老二嘛,愛哭,老三獨女──集寵愛於一身;偏巧,三小皆有同好──老愛在人多時出狀況,在眾長輩口中,都是「不乖的孩子」,唉!這要我教他們「噤若寒蟬」呢?還是讓他們「順性成長」?

我和外子百思不得其解,也想替孩子維護良好的「形象」,又怕孩子失去原有的「純真」,教長輩試著欣賞孩子的「叛逆」,卻又看到成人「虛應」,難道果真是「成長就是戴上一副副面具」?

你說呢?坦誠究竟是去除憂慮呢?還是徒增擔心?

夏天的陽光雖然刺眼,在冬天卻帶來溫暖!你要如何看待這顆「火球」?

(原[青年團契]1997年06月號)


作者: 莧‧本刊大專小組策劃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