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52期1998年9月)
專題報導:[青年團契]何處是無居所?(下)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蔡貞


主內的媳婦應遵守聖經的教訓,
不要隨世間的潮流,
我們基督徒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要拒絕三代同堂。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三34-35)

主內的婆婆,是否該調整一下中國人傳統的觀念:媳婦服事婆婆是理所當然的義務,婆婆有權利支配外來的媳婦。當上婆婆就一切的家務都命令媳婦,照著自己的意思和方法去做,若娶了媳婦還需做家事,就有失婆婆的地位和尊嚴。

這些沿襲幾千年的觀念合理嗎?我們看聖經怎樣指示:

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裏的人,更是如此。(提前五8)

新的一天


媳婦不是「外人」,她因為與兒子結婚來到家裏,成為婆婆的家人。婆婆對媳婦,並沒有養育之恩,媳婦是婆婆的接棒人,從她進家門那天開始,她要幫助兒子經營這個家,絕沒有理由排斥她。她剛從女兒的角色轉變成妻子與媳婦的雙重角色,不可能立刻進入情況,因為她對新環境極陌生,婆婆要以基督的愛接納她、包容她,給她時間,幫助她適應新的家庭。

不要因為怕她搶走你兒子的愛,占去你的地位而心慌憂懼。其實這是多慮的,因為兒子對母親和妻子的愛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愛。對母親的愛是親情、是與生俱來的,沒有人能改變或消滅;而對妻子的愛是夫妻之情愛,必須培養維護。你要鼓勵小兩口培養感情,而面對媳婦,婆婆更要主動跟她培養感情。

傳統的觀念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以後必須專以夫家為重。事實上女兒也跟兒子一樣生一樣養育,現代的女兒更是同樣栽培她受教育,父母在女兒身上所花費的心血與兒子沒有兩樣。女兒能找到理想的歸宿是父母的心願,雖然已嫁人了,可是女兒對父母來說,她永遠是父母心中的一塊肉。婆婆怎能忍心阻擋媳婦去關心娘家的父母?婆婆希望媳婦孝順自己,是否將心比心,也應教誨兒子也要孝順岳父母才合理呢?

婆婆開明心廣,不計較媳婦的無心之過,凡事以愛心包容,視她如女兒,相信媳婦會敬重妳,不會畏懼與婆婆同住。主內的媳婦應遵守聖經的教訓,不要隨世間的潮流,我們基督徒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要拒絕三代同堂。

親情關懷


自古以來,孝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對基督徒來說,孝更是帶著祝福的誡命。妻子因為結婚,與丈夫連為一體,孝順丈夫的父母,接納丈夫的家人是理所當然的事。主耶穌也曾在十字架上,將母親馬利亞託付給門徒約翰去奉養。可見奉養年邁的父母是神極其重視的事。現在你如此做可以給子女立下榜樣,以後子女也會如此對待你。

請你問問自己的內心,現在你可愛的年幼子女長大成年後,你願意看他們一個個展翅遠飛,留下髮白老邁的父母獨守空巢呢?還是希望與其中的一個同住?

社會福利完善的先進國家,老人的福利設施很齊全,年輕人只要向政府繳納稅金即可,年老父母的奉養工作不必自己去操心,可以交給政府安排住進安老院。到了你年老時,說不定我們的國家也可進步到如此地步。然而,不論是在安養院受照顧,或與兒女生活在一起,當人生結束嚥下最後一口氣時,你是持守道理,「在主裏而死的人」必是有福的。(啟十四13)

也許老人的脾氣古怪、固執、不講理,提出無理的要求為難你。其實你若以寬大包容的心懷去觀察思考,老人頑強態度背後的脆弱心靈,他是故意以強硬的態度來維護自己的自尊,他最怕的是被晚輩輕視、不被尊重。

聰明的媳婦該如何面對這些情況?千萬不要硬碰硬,他大聲妳比他更大聲,惹來大逆不道,不孝的罪名。以同情、憐憫的胸懷,暫且順著他吧,平時以溫和的笑臉和行動表達對他的關懷與敬重,老人家定會開心,人前人後稱讚妳這位媳婦的。

體貼的心


神給每一個人所安排的環境、遭遇都不相同。有人結婚後在婆家受盡折磨,有人卻遇到良善的婆家,生活得輕鬆愉快,婆婆把她當女兒疼愛。但要注意,不要因為丈夫、公婆待你太好,就得意忘形,忘了我是誰,偷懶耍脾氣,破壞了家庭的和諧。要以感恩的心,共同經營基督化家庭。

男人結婚後,家庭中的兩個女人──婆婆和媳婦;他們最愛的男人一個是兒子,一個是丈夫,是同一個人,婆媳之間圓滿否,往往關鍵在他的態度。婆媳問題發生時,他絕不能認為那是她們兩個女人的事,與自己無關,而置身度外。

像前述的個案(編註:見上期):因妻子受不了婆婆的折磨,而偷偷向丈夫訴苦,希望得到丈夫的安慰和鼓勵時,為夫的卻板起面孔,以惡劣的口氣說:「妳凡事順著媽的意思就好了!」

如果主內的丈夫也有跟他一樣的想法,那就大錯特錯了。神創造人類的始祖時,對亞當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二24)

離開父母嫁到丈夫家的是女人,男人婚後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神為什麼向男人說,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呢?當然不是叫他結婚後就不可跟父母同住,指的是結婚後心態上要獨立,不能像以前事事依賴父母,順從父母的指示行事,永遠做長不大的兒子。「離開父母」這句話,同時也在指示父母,兒子既然成家了,就放手讓他去獨當一面,不要樣樣護著他,認為只要父母還活著,他一切仍要照著父母的意思做事,才算孝敬父母。

敬重、溝通


如果家是一個「王國」,兒子結婚就像登基做皇帝,母親應該退到後宮去當太后,不要紿終要求「垂簾聽政」而加以干政。如此一來,這個王國如何治理得好呢?

許多長不大的男人在婚姻中的困局是:始終覺得自己和妻子的關係無法滿足自己。在他們的認知裏,最理想的親密關係就要像和母親的關係,不管自己做了什麼,母親都接納、支持,自己的需求在母親心中永遠擺在第一位。

於是潛意識裏,他們也會期待妻子全年無休地愛自己、支持自己、肯定自己,把自己的需求擺在第一位。這些男人對親密的認知仍停留在小男孩階段,認為一個人愛我,就應該完全符合我的要求,成為我想要的樣子,如同我的母親對我一般。然而一昧地要求妻子壓抑自己的需求來滿足丈夫,這段關係遲早會破裂,他還自以為是否娶錯人了?如果她是神所配合的人不可能是這個樣子!

在家庭裏夫妻是一體的,沒有貴賤之分,應該相互敬重,彼此體貼,也要互相把對方的需求擺第一。

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太七12)

有擔當的一家之主,不推卸責任,妻子因與婆婆意見不合受委屈,偷偷向丈夫訴苦時,她所需要的只是丈夫的諒解與支持,希望他不要專偏向母親,也要為自己的處境想一想。丈夫應有同理心,以親密的動作安撫妻子的情緒,勸妻子暫時忍耐,一起禱告求主改變母親的心,答應妻子找機會與母親溝通,千萬不可雙手一攤,逃避了事。

我們都是一家人


一個家庭要和樂相處,全家要有犧牲精神,吃一點虧也不計較,因為他們全是親愛的家人。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腓二4-5)

筆者家也是三代同堂的家庭,與兒媳同住,很有安全感。神賜我賢慧的主內媳婦,敬大愛小,與夫家的家族打成一片。筆者家對於做家事,只簡單地區分成上班族與非上班族;上班族要以公事為重,家事交給不必上班的人多做一點。

因為媳婦要上班,而筆者已經退休在家,所以把買菜煮飯、做家事當成不必繳學費的韻律舞和減肥操,做得不亦樂乎。不過衡量自己的年齡和體力,嬰兒白天交由奶媽帶。因為精神愉快,沒有煩惱,所以老當益壯,身體健康,也沒有腰酸背痛的老人病。感謝主!

筆者家不曾發生過任何家庭糾紛,兒女們敬大愛小,小孩子活潑可愛,每天家裏都笑聲不斷。感謝主的恩惠!

結語


每位老父母都希望與兒女同住。如果兒子有多位,父母不喜歡定期輪流住兒子家,覺得好像遊牧民族沒有安定感,選擇固定住某一家時,眾兒都須共同負起奉養費用,若父母沒有經濟來源,請不要忘記還要給他們零用錢。

盼望在主內,沒有一位老父母「不知何處是吾居所?」而煩惱,眾兒皆能誠懇地對父母說:「爸爸、媽媽,歡迎您們住在我家!」

(原[青年團契]1998年09月號)


作者: 蔡貞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1998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