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楓翎渡




引言

自神變亂人類口音後(創十一7),已漸漸對人類的無知與驕傲起了忿怒,凡是文明愈昌盛,人類聚集愈多之地,罪惡就愈大、愈深,人與神的距離也愈來愈遠;這時,神卻揀選了閃的子孫亞伯蘭,應許他成為大國。雖然閃的後裔受挪亞祝福(創九26),但亞伯蘭到底有什麼特質能在閃的眾子孫中雀屏中選,蒙神的大恩典──「讓萬族都因他得福」(創十二3)?



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創十五6)

當神的聲音臨到亞伯蘭時(創十二1),他或許還不認識耶和華,也或許只曾經耳聞這位自有永有、無所不在的神;這和神在夢中告訴雅各「我是耶和華你祖亞伯拉罕的神,也是以撒的神……」(創二八13)不同,神並沒有向亞伯蘭說,我是你祖……的神之類的話,可見,神的名並沒有在他祖先身上彰顯出榮耀,因為他們當時還事奉別神(書二四2)。是故,耶和華對亞伯蘭而言,是位陌生的神,但是當神的恩典臨到亞伯蘭時,「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創十二1-2),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創十二4),他因著信,因著一位向他顯現但自己卻不熟悉的神之應許,帶著他所有的,並一顆單純相信的心,離開了埋葬他父親之地。

他離開的時候是七十五歲,如果像雅各年約四十、正當壯年,要叫他起來逃跑並非難事;但一百歲就說自己年紀老邁的亞伯蘭(創十七17),七十五歲也算是中年了吧!一個中年的男子,要叫他離開自己所熟悉幾十年的地方,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從新開始,這該是什麼樣的心情?所有的人情事故、居住環境都要再適應;對一個一無所有的人來說是無需掛慮的,但是對已成家立業,七十五歲的亞伯蘭,他面對神的聲音時,第一個反應是甘心順服,沒有猶豫的心,讓他毫無眷戀不捨地離開哈蘭,往所要得為業之地──迦南地出發。我們可能曾因為聖經上輕描淡寫地直接敘述就不以為意,也許會因亞伯蘭一生與神同行,也得了美好的見證,便覺得理所當然;但希伯來書的作者卻將亞伯蘭因著信神的應許而飄泊一生的心境,做很真切的描寫:「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棚。」(來十一9),寄人籬下卻不因此埋怨神,更不會因「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而像那些騷人墨客,心裏唏噓!反而,他抓住神的應許,因著「信」,而將迦南地看成了自己的家鄉,甚至在為以撒娶妻時吩咐僕人要謹慎,不可將以撒帶回原出之地(創二四6)。這樣對迦南應許為業之地的認同感,與對神毫不懷疑的莫大信心,神以此定為他的義(創十五6;羅四3),過分嗎?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林前十三13)

亞伯蘭九十九歲時,神將他改名為亞伯拉罕(創十七5),因信稱義是基督徒們所爭相傳頌的,他因信而盼望更美的家鄉也是眾所皆知。他是存著信心死的,是存著真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來十一13),如果換個時空來到現在,一無所得又飄泊無定的他,一定是人家的笑柄;但是他的表現卻和出埃及的以色列人有天壤之別,他用歡喜和盼望取代無止境的怨言,在患難時生忍耐,而老練、而盼望,最後他也真的不至於羞恥。

論到愛心,亞伯拉罕的事蹟更是令人津津樂道。當四王戰勝五王並將從小喪父而與亞伯拉罕相依為命的羅得擄走後,亞伯拉罕即率領他的家丁,踏著老邁卻幹練的步伐,與剛大獲全勝,民心士氣都極高的敵人爭戰,終於將被掠奪的財物及羅得一家救回。亞伯拉罕視羅得如己出的長者風範,不僅在將肥美土地讓給羅得時令人佩服,更在這裏讓人感受到血濃於水「一家人」的天倫之愛。而他為所多瑪、蛾摩拉代求(創十八22-33),及接待遠方客旅(創十八1-8),更令人對亞伯拉罕的愛心伸出稱讚的手指。如果有人認為亞伯拉罕為所多瑪及蛾摩拉代求,只是因為他姪子羅得還在那地,愛烏及屋的心態下使他能毫不厭煩,一次次地向神祈求,沒什麼大不了;那麼在接待客旅時,他以最好的物品誠心接待的那種好客愛心,除了因自己也常四處為家而英雄相惜外,他無私的博愛就在這裡顯明了,因為他雖然愛他自己的親人,也愛那同為受造的「人」。



結語

這樣有信、有望、有愛的亞伯拉罕,這樣既愛神也愛人的血性男兒,難怪被稱為「神的朋友」(代下二十17)。雖然他在埃及和基拉耳暫居時曾一度因害怕失了信心(創十二11-20,二十1-7);但這卻並不表示他不信任神,只能說,他還沒有真正清楚的認識這位既能應許他成為大國,也一定能看顧他,使他免遭災害的耶和華。試想想,今日的我們,或許從小就認識這位神,也或許從許多先哲前輩們知道這位神的性質,但是,完全相信的心,是否會較亞伯拉罕多呢?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12/01/1994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