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09期1995年2月)
信仰社會:[青年團契]世紀末的回顧與沉思

潘誠人



  一九九五年正悄然臨到,二十世紀已近尾聲,在歷史長河的滔滔巨流中,百年是個回顧與展望的分水嶺。當一九○○年元旦時,全球洋溢著歡樂氣氛,二十世紀在充滿希望中臨到,人類對未來充滿樂觀。當時的產業革命與國際情勢,使輿論界認定二十世紀是理性時代的來臨。然而,政治意識形態的對抗,兩次世界大戰及三十餘次大小的戰爭,加上共產主義極權的統治,使千百萬人們因而喪命,超乎了當時人們的預料之外,使人類的心靈在慘痛的回憶中充滿著驚悸。

  為什麼科技的進步,並不保證人類的和平與幸福?為什麼對未來的憧憬,歷史卻不按理性的軌跡前進呢?經上記著說:「耶和華使列國的籌算歸於無有,使眾民的思念無有功效。」歷史的演變並非由人所能控制和決定的,乃在乎天上的真神。「耶和華的籌算永遠立定,祂心中的思念萬代常存。」(詩三十三10、11),「除非主命定,誰能說成就成呢?」(哀三37)。

  事實上,人類的悖逆與罪惡,萬民謀算虛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脫去神的主宰(詩二1~3),是二十世紀人類經歷屠殺世紀的深層原因。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米羅茲(Czelsaw Milusz)曾認定說:「馬克思主義,是歐陸人們宗教想像力式微的結果,其形而上的背景可歸為歐洲的虛無主義(European nihilism);就我的看法,這種宗教想像力的式微,正是二十世紀主流思想的特徵,也就是它為本世紀帶來浩劫。」(註一)

  回首百年之中,多少英雄戰士,灰飛煙滅,幾許政治烏托邦的理想更成殘夢;當年青年英豪盡付一塚荒草。正是「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

  吾輩青年當從歷史教訓中得知歷史演變的主權在乎神。「耶和華至高,超乎全地;耶和華在錫安為大;祂超乎萬民之上。」(詩九十七9,九十九2),「祂是那造成他們眾人心的,留意他們一切作為的。」(詩三十三15)。二十世紀中,主流思想(共產主義、納粹主義、軍國主義)在時代的傳承中被奉為真理,卻在歷史的驗證中被證明為浩劫,這是多麼慘酷的一種弔詭啊!

  詩篇一一九篇記載著:「耶和華啊,祢的話安定在天,直到永遠。祢的誠實存到萬代……。天地照祢的安排存到今日;萬物卻是祢的僕役。」世界在變動,思想在變動,惟有聖經的真理、神的旨意是永不改變的。

  在邁向二十一世紀之際,吾輩青年當鑑往知來,堅定信心,持守住我們的信仰,遵主吩咐,廣傳福音,拯救萬民之靈魂,勿為時代思潮所誤導,陷入其中而不自知。

  我們是否鄭重所聽見的道理?或是溶入了世紀末主流文化趨勢的洪流中,即所謂「放任式的富裕」(permissire cornucopia)──以滿足個人自我慾望的實現為人生幸福的詮釋(註二)。沈醉於個人學識、事業地位的成就,而以雅痞之生活形態為知足。怕的是,當時間悄然而逝,驀然回首,卻證明是另一種心靈的浩劫,信仰已隨流失去(來二1)。經上記著說:「那藉著天使所傳的話既是確定的;凡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該受的報應。我們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來二2、3)。

  所以要約束我們的心,不要以在主流文化的趨勢中出人頭地而沾沾自喜,教宗保祿二世曾說:「追求舒適的生活並沒有錯,錯的是將生活目標定為無止盡的擁有,將生活享受當作生活的意義。」吾輩青年當謹慎自守,專心盼望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給你們的恩,脫去今世情慾的捆累,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中禱告,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生。是所至盼!阿們。






作者: 潘誠人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199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