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10期1995年3月)
主題特寫:[青年團契]你快樂嗎?──談心理疾病的形成與紓解之道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謝宏惠



上明(化名)是家中獨生子,從小習慣一個人獨處,他常常想像家中有一個哥哥及一個妹妹,而且他常扮演不同角色,和「他們」辦家家酒,年紀愈長,想像力愈豐富;上高中後,一不經意,即進入幻想狀態,且幻想內容越加荒誕不經、怪力亂神,因此他常陷於現實與幻想衝突中……。

*   *   *   *

曉湄(化名)在國中國小時,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上高中後,班上同學來自各方菁英分子,第一、二次段考,她很用心準備功課,但成績卻出乎意外地差,幾次考試下來,她自信心全失,每逢考試,就開始緊張、焦慮,晚上失眠,無法入睡,偏頭痛、胃痛,考試時腦中一片空白,從此視上學為畏途……。

*   *   *   * 



一、前言

目前社會正掀起一股風潮:「前世今生」之流行、催眠秀的風靡,引人入勝,已經成為最熱門的話題。這說明一項事實:社會快速變遷下,日與遽增的競爭和壓力,人心的空虛與無助,心理困擾不斷,人們希望嘗試不同之方式以尋求心理困惑之紓緩,進而認識自我心理狀況,並追求快樂、健康的心境。

本文參酌學者專家之研究,及筆者輔導之心理,談談現代人之心理困境,並提供紓解方式,以為建議與參考。



二、何謂「心理疾病」?


1.消極的定義:

心理疾病意指:當一個人由於心理困擾或生活壓力過大,沒有辦法應付或解決時,形成強烈的負面情緒及不安經驗,因而產生憂鬱、「神經衰弱」或精神病、自殺、他殺、犯罪、強迫症及其他心理症狀。


2.積極的定義:

心理健康者應該是:不僅沒有消極面的心理症狀,還要進一步積極地有幸福、和諧、快樂、充實、意義等正向情緒,才能算為真正心理衛生的人。



三、心理疾病的原因及其行為表現


1.原因:

(1)遺傳與環境:遺傳因素對心理疾病的影響,只能是一種體質、傾向或可能性,後天環境及教育訓練背景仍佔重要比例。

(2)生理:大腦神經系統病變、身體健康欠佳、內分泌功能失調,常也會產生心理疾病,如:低智能、失眠、躁鬱……。

(3)心理方面:心理因素,往往影響人的情緒與行為甚鉅,是產生心理疾病重要之成因。

(4)社會因素:社會環境壓力太大,或一個人身兼數種角色,無法應付恰當時,身心緊張,極度不愉快的困擾就會產生。


2.行為表現(防衛方式):

當個人在困難情境壓力下遭遇挫折,會構成打擊與威脅,使人產生不愉快,甚至痛苦的焦慮感受。因此,個人從經驗中學習某些應付或減低焦慮的行為方式,防衛自己免於受到焦慮的痛苦,一般稱之為防衛方式(defense mechanisms),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合理化作用(rationalization):以自認為合理的藉口或理由,來掩飾自己行為動機。例如:酸葡萄、甜檸檬自嘲心理;學生考試考壞了,說老師試題出得太爛;西楚霸王兵敗垓下時自謂:「天亡我,非戰之罪也。」將失敗歸諸於天,以減輕內心之愧疚……等,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多的一種防衛方式。

(2)投射作用(projection):將自己不好的「缺點」,加諸他人身上,藉以保護自己。如:某人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貪污,因此他對自己貪污行為,就不會感到羞愧。

(3)壓抑作用(repression):將一些痛苦經驗排除於記憶之外,壓抑下來,表面上似乎無事,但累積越多,則極易形成人格解體。

(4)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內在動機與外在行為不一致。如:某些繼母因礙於社會道德及他人眼光,所以過度寵愛繼子女,事實上其內心卻極為厭惡之。

(5)代替作用(displacement):即待罪羔羊的意思。如:父親受上司責罵,憤怒情緒轉而發洩至妻子兒女等對他沒有威脅的安全對象上。

(6)消除作用(undoing):做一些無意義的動作或儀式,以消除內心的罪惡感。如:新年時,打破碗盤,須說句:「歲歲平安」討個吉利,未信主者重視吉時吉日,似乎如此做才能心安。

(7)昇華作用(sublimation):將不為社會所接受的動機加以改變,以符合社會標準的行為表現。如:部分有攻擊傾向的人,將其昇華,成為合法的跆拳道或拳擊選手。

(8)補償作用(compensation):發揮己長,補己之短。如:大近視的人,無法成為體育選手,因此朝學術方向發展。

防衛方式,在某些情形下有助於個人解決問題,如積極面的昇華與補償作用,但其他防衛方式如果過度使用,成為習慣,極易形成心理疾病。


3.心理疾病的類型:

(1)心身症:因心理原因而引起的生理病症,這類病症在一般人中極為普遍。例如:部分的胃潰瘍、習慣性拉肚子、心臟病、高血壓、氣喘、偏頭痛、皮膚過敏等,即因心理極度困擾而引發了生理症狀。

(2)精神官能症:是較輕微的心理疾病,雖有心理困擾,仍能照常工作、生活;精神官能症,多為過度使用防衛方式的後果。例如:焦慮症、恐佈症、強迫性習慣式語言與行動或憂鬱症等。

(3)精神病:精神官能症患者只是過度使用防衛方式適應其環境,但尚未脫離現實,精神病者則已放棄對焦慮的防衛,脫離了現實;精神分裂症、妄想、幻想、躁鬱症等屬此類。




四、影響心理健康的三大要因

根據台灣大學柯永河教授的研究指出: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有三:


1.社會資源(支援):

社會支援指能減輕問題嚴重性的支助而言,支助可能是物質的(錢財、食物),也可能是精神的(關懷、建議、鼓勵),以及個人潛在的內在資源。社會支援的多寡與個人心理健康有著密切的相關,一個福利機構質量皆宜的國家,其國民較可擁有健康的心理。


2.生活壓力:

生活壓力似乎與心理疾病密不可分,其實現代心理學研究結果顯示,只要強度適當,生活壓力仍有其必要的,它能幫助我們樹立生活目標,學習因應壓力的技巧。生活壓力有內外在之分:(1)外在壓力如:環境噪音、空氣污染、化學污染及個人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壓力等;(2)內在壓力如:生理病痛加諸個人的壓力或需求與慾念的衝突(慾望與現實抵觸),及需求與能力差距所產生的壓力(望子女成龍、成鳳等)。


3.自我強度:

自我強度是個人解決或適應生活壓力的總能力。問題解決有兩個途徑:一是別人替你解決,二是自己解決;靠別人解決問題,等於是社會資源的利用,而自行解決,是屬於自我強度之運作。

客觀生活壓力的多寡,與心理健康並不形成直線關係,生活壓力是否會使一個人心理不健康,還要看其自我強度的強弱及社會支援的多寡而定。一般而言,生活壓力適量、自我強度愈強、社會支援愈多,則心理愈健康。




五、心理疾病的紓解之道:

心理產生困擾,除了尋求他助式專業心理諮詢機構外,仍可嘗試以自助方式紓緩心理壓力。提供以下方式,以為參考:


1.適當控制自我生活壓力總量:

生活壓力強度,最好經常維持在個人主觀最適宜的範圍內,常常審視自己所受的生活壓力,設法消除或增補,培養「適當拒絕」的良好習慣,避免招來過大生活壓力。


2.善用周邊社會支援:

不肯或不敢尋求協助者,註定孤單獨自面對困擾;多運用親友家人、教會同靈或社會福利機構資源,必能減輕壓力。


3.提高自我強度:

(1)充實解決問題的能力:智力是先天的,但常識與知識卻是可學習的,經由「做中學」,充實處理問題的經驗與能力;(2)增強挫折容忍力:所謂「挫折容忍力」乃指個人遭遇挫折時禁得起打擊的能力。挫折容忍力是學習來的,從挫折情境中克服困難,獲取經驗,增強個人受挫力。因此父母或師長有必要適度提供挫折情境以鍛鍊兒童受挫力,以促人格完整的發展;(3)調整期望水準:需求與能力間須取得一平衡點,期望太高、能力不足、挫折不斷,自信心全失,實得不償失;(4)了解自己、肯定自我:追求完美是促人類進步之大功臣,但如果形成對人、對己極大壓力與負擔,是一大缺憾,了解自己優缺點,能接受自己不足之處,進而肯定並發揮個人長處,如此才能成為快樂的人;(5)改變不良「習慣」性的行為反應:「習慣」意指個人只要碰到某件事情,他就會表現出某種行為。人們常有一些「弱點」,即不良的習慣性反應,常常重蹈覆轍,困擾不已,若能克服心中障礙,嘗試改變,將有截然不同全新的感受。




六、基督教信仰與心理健康

一般基督徒對聖經的認識,多為靈性的追求與道理式的訓勉;其實聖經中所闡述的「大愛」,即為輔導的最高指導原則,其與輔導的理念不謀而合,是一條通往心理健康之路。

主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憂傷痛悔的心,我必不輕看!」、「壓傷的蘆葦,我不折斷,將殘的燈火,我不吹滅。」充分表現出積極的接納與關懷;聖經中饒恕之道(增強人際關係),勿慮衣食(減輕生活壓力),凡事交託、將憂慮卸給神(紓解壓力),清心有福(調整期望水準),脫去從前舊行為、成為新人(改變不良習慣),火煉精金(增強挫折容忍力)……等相輔之例子,不勝枚舉。

保羅所言:「向軟弱的人就作軟弱的人,向什麼樣的人就做什麼樣的人。」(林前九19~23),這就是輔導的中心理念──「同理心」(設身處地)之極致發揮。

基督徒身處複雜多變社會中,心理上多多少少難免有一些困擾,可透過以下幾種方式,尋求紓解:


1.禱告:從禱告中,情緒得以宣洩紓緩,並澄清思慮,再從新得力。

2.以聖經上的道理,權衡事情輕重,減輕壓力,並為行為之準則。

3.尋求長執、同靈協助,發揮肢體之愛,彼此代禱,最重要同靈間能保守祕密,方能真正益人助人。


「信仰」是基督徒生活的指標,而追求靈性之路,實不啻亦為促進心理健康之道。




參考書目:

1.柯永河(民82):

 心理治療與衛生(上、下) 張老師出版社

2.張春興(民71):

 心理學 東華書局






作者: 謝宏惠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199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