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穀響



根據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瞿海源先生的調查,台灣地區二十歲以上,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僅佔9%。若按照內政部去年的統計資料,台灣有一千一百多萬人口有宗教信仰,而有半數以上的民眾每個月固定從事宗教活動(註一)。

若從最實際的商品銷售成績來看,宗教商品的銷售量往往名列前茅。人們投注金錢的流向最可以看出他們的價值觀,什麼事物最令人感到興趣,人們就願意花費金錢和時間在那事物上;根據金石堂文化廣場三月分暢銷書榜,宗教類的書籍就在前幾名。我們不禁想問:馬克斯不是說宗教是鴉片?尼采不是說宗教是弱者的慰藉品?為何台灣近幾年來卻儼然有股宗教熱潮悄悄興起,宗教並未成為考古學上的化石,反而越來越能影響現代科技文明洗禮下的人類?

經濟的因素通常首先加以考慮。台灣經濟成長快速,許多人過去埋頭苦幹為了追求經濟條件的富裕,於今卻在追逐之後發現物質的豐富仍然無法使人得到生活的滿足和快樂;於是在紙醉金迷、物慾橫流的虛幻世界中,期待用宗教的簡樸性格來平衡精神靈魂的空洞。

人在物質生活不虞匱乏之後,也會想要追求自我的尊嚴和價值,會在關懷與付出之中得到一種自我的肯定。因此這幾年來台灣宗教熱潮也配合人性的價值需求,宗教人士不再關在自己的象牙塔,而是強調入世、關懷社會,以企業化的慈善事業吸引民眾投入宗教領域,這種慈善的社會功能越多的發揮,加上大眾傳播的報導聲勢,就會像炭火傳熱般地感動更多人參與宗教活動,不過這類人士慈善的動機恐怕大於追求認知宗教教理的內涵,也就是說,他們參加這類宗教的慈善活動,並不意謂著他們就是了解並且認同這個宗教教理。

社會的道德風氣敗壞也會使人想到宗教。成人世界究竟能有多大的影響或許不敢說,因為成人接觸宗教時多是求神保佑功利性的動機,而與個人道德修養的牽連並不嚴謹和見有強制性;如果宗教確實還有勸化改善性情的能力,那麼我們的青少年實在就有相當的動機來接觸宗教。青少年在全省各地飆車鬧事的現象,深夜流連於聲色場所(MTV、卡拉OK、舞廳)的問題,還有更令人錯愕的,青少年自殺的危機,這些令家長、老師、警察頭痛的事情以傳統的教育方法已經無法應付解決了;於是教育部打開校園大門,歡迎宗教團體進入校園,成立宗教社團,藉著宗教教理的開導,宗教活動的薰陶,希望從青少年開始,慢慢影響擴及整個社會,以化解暴戾之氣,讓心靈回歸安息。

在這股宗教熱潮之中,我們卻發現這股熱潮過度的商業行銷化,結果真正體驗深刻宗教內涵的不多。學者特別儆醒指出,台灣宗教始終沒有走出一條深刻的靈性道路,總是流於表面的形式,缺乏真正的宗教內省;我們更要進一步地指出,宗教不單是人的內省過程,真實的宗教必須能為我們指示宇宙創造的根源,那位「自有永有」的神是誰?我們如何與祂接觸?如何認識祂的神性與大能?如此台灣的宗教熱潮才不致於走進死胡同,而能趁著現在的時機,使更多的民眾認識創造的真神,人類的救主耶穌基督。


註一:遠見雜誌,一九九五年四月號106期。「新心結」,解讀台灣宗教熱。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05/01/1995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