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17期1995年10月)
專題報導:[青年團契]神的選民必得勝──但以理書導讀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佳心



先知的信息,一向為神秘的色彩所覆蓋。因這些信息常以異象、詩歌的型式出現,往往令讀者如墜五里雲霧。「啟示文學」也是先知信息流傳的一種型式,它和預言文學不同之處,在於大量象徵文字、表象圖畫的運用,先知的話語,也因此而更難明白。《但以理書》是啟示文學的代表,其中多達162節的預言,占了全書357節的45%,使本書有「舊約的啟示錄」之稱。


作者與背景

本書以其作者但以理而得名,「但以理」是「神是我的審判主」之意。一般認為但以理出現在以西結之前(結十四14),關於他的生平,在《但以理書》中可以找到豐富的資料。一到六章的記載,可算是但以理的傳記。

主前的606年,巴比倫人攻入耶路撒冷,以色列人淪為俘虜(另外在主前596年及586年各有一批以色列人被擄),但以理也一同被擄。以後七十餘年,但以理就在巴比倫度過。

《但以理書》約在主前539至534年間完成。它記載的史實約發生於主前606年至536年之間。書中除二章四節到第七章是用巴比倫的官方語言亞蘭文(迦勒底文)寫成之外,其餘皆以希伯來文寫成。除顯示被擄之民多精通兩種語言外,也暗示了神主宰萬國的權柄。


兩種常見的分段方式

《但以理書》的段落,一般有兩種劃分方式,其中以二分法較常見。前六章記載但以理及其三友被擄後的遭遇,後六章多記載異象和預言。

本卷各章結構完整,皆可視為獨立的記事。其綱要如下:

一、但以理與三友(一至六章)

被擄巴比倫(一)(605BC)
為王解巨像夢(二)(603BC)
三友拒拜金像(三)(585BC?或602BC)
為王解大樹夢(四)(570BC?)
伯沙撒王的宴會(五)(538BC)
但以理被投獅子坑(六)(537BC)

二、但以理所見異象及預言(七至十二章)

四獸異象(七)(541BC?一說553BC)
公綿羊、公山羊異象(八)(538BC)
七十個七預言(九)(537BC)
天使顯現(十)(534BC)
南方王和北方王預言(十一)(534BC)
末期預言(十二)(534BC)

有人以著作文字為根據,將本書重新劃分為三個段落:以希伯來文寫成的第一章、以亞蘭文寫成的二至七章,和以希伯來文寫成的八至十二章。語言不同,主要是因為對象不同。但由所記事件相同看來,可知《但以理書》不只是寫給當代的人,並且值得今日你我一同用心地去查考。


歷史的軌跡

此卷以選民被擄為開始,全書所記與巴比倫王國息息相關。猶大亡國的記載,請參照列王記下二十四章及歷代志下三十六章。此處的巴比倫係史稱的後巴比倫(前巴比倫與亞伯拉罕同時代,始於示拿王暗拉非,創十四1、9),尼布波拉撒(Nabopolassar,626-605BC)所建立。主前605年8月15日尼布波拉撒卒,其子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急速自埃及前線返回,於同年9月7日繼位為王。

尼布甲尼撒於其父任內便已開始攝政。主前606年,他率軍攻打耶路撒冷,時值猶大王約雅敬三年。城陷,包括約雅敬在內的大批以色列人被擒,猶大國成為巴比倫國的附庸。過去關於猶大被擄的預言,此刻應驗。

但以理與三友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亞不久後在宮廷侍立,在巴比倫國有崇高地位(但一)。身為俘虜,他們卻得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有心栽培,這是相當特殊的境遇。

當然,巴比倫王在利用他們的時候,也不忘伺機進行同化政策。由他為但以理等人改名即可看出(一7)。

但以理(神審判)→伯提沙撒(彼勒保護)
哈拿尼雅(神賜恩)→沙得拉(阿古之僕)
米沙利(誰能比神)→米煞(誰能比羅達)
亞撒利雅(神扶助)→亞伯尼歌(尼歌之僕)

彼勒(Bel)、阿古(Aku)、羅達(Merdch)、尼歌(Nego)都是巴比倫人崇拜的神祇。由此可知,巴比倫王想藉此同化被擄選民,使他們忘記自己的神和國家。

巴比倫王從來自各地的俘虜中,挑選條件優秀的(一4),以優厚待遇籠絡,期望改變他們的忠誠,又提供膳食、教育,期望在訓練之後,能用以在宮廷侍立。不過但以理與三友因堅守信仰的緣故,堅持不用王膳(一8,王的膳食不可能依摩西律法的規定料理,甚至可能祭過偶像)。然而,吃素菜、喝白水的他們,外表與能力反而遠勝同儕(一15-17)。

但以理相當長壽,由「但以理到古列(塞魯士)時仍在」(一21),可推知但以理享壽約有九十年之久。


巨像的夢

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二年(主前603年,按巴比倫官式紀年,君王即位隔年為第一年),即《但以理書》第二章所記時代,他做了夢,卻遺忘了夢的內容。按巴比倫的風俗文化,人若是忘記自己的夢,他的神就必大怒並降災。因此尼布甲尼撒急令國內術士解夢,又以酷刑要脅(二5,凌遲:四肢被斬斷)。對王的無理要求,術士中無人能解。直到但以理前來,不但詳述夢的內容,並且講解。

這是一巨像的夢,指示巴比倫之後,國家的演變。金頭、銀胸膀臂、銅腰及鐵腿分別指巴比倫(612-539BC)、瑪代波斯(539-331BC)、希臘(331-63BC),以及羅馬(63BC起,後分裂為東西兩國)。其中金、銀、銅、鐵顯示國勢的一代不如一代。「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比較特殊,在歷史上找不到任何一國可與之對應,顯示這是預言中未應驗的部分,象徵未來基督的再臨。

由第二章的記載可知,神掌管萬國的興亡。至終「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必打碎過往的歷史演變。屬神的選民,也將超越世界上歷史的興衰。


滅了烈火的猛勢

也許尼布甲尼撒在巨像夢後,對自己只作金頭的講解並不滿意,尤其對「在他之後必另興一國」更難以釋懷,因而造了全身是金的像,並要求全國跪拜,即第三章記載的事件。這是關於第三章記載的一種推測。事實上,這段史實於何時發生,我們無從確定。尼布甲尼撒造金像的理由,也沒有明確的記載。可能是為了慶祝軍事行動的勝利,也可能為了測試被擄人民的忠誠。無論如何,這對堅守信仰的但以理三友,是極強烈的試探。

聖經上沒有記載但以理為何在此開光典禮中缺席。他既是總督,不可能迴避。一般揣測他可能病臥在家,也可能出差在外。

但以理的三友被扔在火中而無損傷,無疑是一大神蹟。神的選民不懼王的無理命令,祈禱交託中,「滅了烈火的猛勢」(來十一34),再一次得勝。


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

第四章以尼布甲尼撒的自述方式寫成,記載他在位末期所做的大樹夢,及其被怪病襲擊癱狂的始末。這樣重大的事件,在巴比倫的史料中卻付之闕如。因為這類有辱君王名譽的事,巴比倫人鮮少記錄。身為一國之君的他,也應被安置在隱秘之處,國政也有得力助手如但以理者執掌,而能免於內憂外患。

《但以理書》記載這段史實,目的應不在於披露尼布甲尼撒的窘態。而是為了強調「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四17)」。人所擁有,是神的恩賜,不該成為驕傲的理由。

主前553年,巴比倫王伯沙撒即位。主前539年瑪代(或譯米底亞)人大利烏(大流士)領軍入侵,巴比倫亡於一夕(但五)。主前538年波斯王古列下詔(瑪代、波斯在聖經中往往被視為同一國,原因稍後再說明),允許各地被擄之民返國,於是有主前536年由所羅巴伯率領的以色列人第一次歸回。那時但以理或因年事已高,且在波斯國身居要職,不能隨同胞重回祖國,不過相信他也感到安慰。

瑪代原是建立在今伊朗一帶的國家。一說其為挪亞之孫、雅弗之子瑪代的後裔(創十2)。他們在巴比倫建立前約200年進入伊朗地區,主前九世紀起臣服亞述,至主前710年起建國。波斯位於瑪代東南,約於主前700年建國。主前612年,瑪代聯合巴比倫滅亡波斯帝國,波斯遂臣服於瑪代。主前553年波斯叛變,瑪代王家宰率軍投誠,於主前550年攻陷瑪代。波斯王古列立他為瑪代省長,瑪代、波斯從此合併(但六8-15)。波斯國勢較強,瑪代自主前539年攻陷巴比倫後,就在歷史上被波斯取代了。

伯沙撒末年,瑪代、波斯軍隊包圍巴比倫城。因城甚堅固,伯沙撒自信滿滿地大設筵席,飲酒狂歡,甚至將擄自耶路撒冷聖殿,神分別為聖的器皿,用來飲酒、讚美偶像(五4),殊不知亡國已在即。正當眾人飲酒狂歡時,忽然有人的指頭顯現,在牆上寫字。王和大臣驚慌之際,受太后之建議請但以理來解釋,伯沙撒並許以厚賞,甚至允諾但以理在國中位居第三(五16,因為伯沙撒和其父共同主政,故不能位居第二)。

但以理此時已是八十高齡。他到伯沙撒面前,首先拒絕了王的賞賜,並嚴厲斥責伯沙撒,隨即解釋文字的內容。「彌尼」即「彌那」,是貨幣單位,引申為數算。「提客勒」即「舍客勒」,是重量單位,引申為衡量。「烏法珥新」是分開的意思。五章26-28節是但以理的講解,果然如講解中所說,巴比倫當晚滅亡,國土隨即遭瑪代人和波斯人瓜分。


堵了獅子的口

巴比倫既亡,歷史遂改朝換代。但以理以一外族人的身分,歷巴比倫、波斯多朝而久居高位,也是奇蹟。第六章所記,約當主前537年。八十多歲的但以理,辦事能力並未隨年齡而下降,反而如日中天,不過也因此招致總長和總督的嫉妒。他們既找不出但以理有何失職之處,只好從他的信仰下手:先引導大利烏王立下禁令(六7),以藉此羅織但以理入罪。

波斯法律規定,命令一經王蓋印簽署,即使是王自己也不得更改(六15)。因此,儘管大利烏十分懊惱,但以理被投獅子坑,他也愛莫能助。可是但以理在獅子坑中安然無恙,按當時法律,被投獅子坑一夜無事,即可獲判無罪。反而是構陷但以理之輩,因其無理取鬧的行徑,依法可判抄家。這件神蹟,兩千多年來一直和第三章的記載並列,「堵了獅子的口(來十一33)」,神的選民再次大勝。


真象與預言

《但以理書》自第七章起,不同於前六章的歷史記載,而是以各樣的異象與預言,指示往後歷史的發展。然而,啟示文學的運用、各種表象的出現,使歷代學者注解本段經文時,倍增困難。誠如十二章9 節所說,「這話已經隱藏封閉,直到末時。」預言的解釋,常常因為解經者宗派、主張的不同,而眾說紛紜。本文對爭議性的部分不擬強解,僅提供一般性的解釋原則,供讀者參考。

第七章的四獸異象,是但以理在伯沙撒元年(主前541年)所見。分別如獅、如熊、如豹的三獸,與甚為可怕的第四獸從海中上來,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這異象和第二章的巨像夢,有異曲同工之妙。第八章的公綿羊、公山羊異象,和第二章、第七章的記載又頗為相似。一般同意這三章的預言是指著同樣的事件,即巴比倫以後的歷史發展。這三章記載的異同,請見(註一)。

巴比倫國自主前626年建立,至主前539年被瑪代滅亡,享國87年。時間雖不長,但其強盛卻是空前,勝過後來的瑪代波斯及希臘。因此在異象中分別以金頭和獅子象徵之。如鷹的翅膀被拔去,或可解釋為尼布甲尼撒發狂七期之事(四28-33),則站立起來像人一樣則可指尼布甲尼撒回復聰明,不敢再自高,衷心將榮耀歸給神(四34-37)。

瑪代波斯的特色,也在異象中顯示。銀胸、膀臂指有力的兩國,如旁跨而坐的熊,表明一邊較強。又如公綿羊的雙角,後長的較高,都由波斯強於瑪代應驗。熊啣著三根肋骨,亦即其先後併吞巴比倫、呂底亞和埃及。公綿羊的角分別往西、南、北長出,意義相同。但瑪代波斯的國勢顯然不如巴比倫,猶如行動緩慢的熊不如獅子。

波斯國於主前331年為希臘所滅。希臘在亞歷山大建立後快速崛起,橫跨歐亞非三洲,版圖廣大。卻在主前323年亞歷山大病逝後,迅速沒落。巨大國度被四個軍長瓜分,如豹的四頭(七6),公山羊四角(八8)。從西而來的公山羊,也符合希臘位居西方。快速崛起,如豹的敏捷,迅速沒落,又如無法維持長久的鳥翅。

羅馬帝國以鐵腿象徵,也符合實情。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曾出現多位暴君,史上僅見的十字架酷刑,也在此時出現。稱之「甚是可怕」的第四獸,並不為過。主後283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國,正如巨像夢中分開的兩腿。此後由鐵腿成為半鐵半泥的腳趾,以及獸頭上的十角,彷佛今日世界上不斷分裂的列國。


預言的二象性解釋

比較特別的是第七、八章都提到的「小角」。兩處的描述十分相似,一般同意是指末世的敵基督者。但敘利亞王安提奧古四世(175-164BC,稍後敘述)和主後70年毀滅聖殿的羅馬軍隊,似乎和「小角」有些神似。我們不妨視其為一次預言的兩次應驗。這就是啟示文學特殊的二象性解釋原則。安提奧古四世和羅馬軍隊,或許正是將來敵基督者的縮影。

《但以理書》第九章首先記載但以理的祈禱。當時約為主前537年,他由耶利米書得知被擄之期將滿,於是特別為選民禁食折禱,求神施憐憫,恢復耶路撒冷。他的祈禱達到神面前,於是天使前來,告訴但以理有關七十個七的預言(24-27)。


七十個七的預言

七十個七解釋為490年較無爭議,問題就在於如何將這段時間妥善安置在歷史上。一般有連續與非連續兩種說法。差別在於最後一個七與之前六十九個七的連續與否。此處列出相關年代作為參考。

538BC 第一次歸回
454BC 重建聖城 ┐
445BC 第三次歸回 ├ 7x7=49
405BC 聖殿造成 ┤
171- 164BC 安提奧古四世 ├ 62x7=434
29AD 受膏者被剪除 ┘
????AD 最後一七

七十個七的解釋有許多方式,有些解釋認為這段預言早已應驗,有些則否。啟示文學的二象性解釋原則,此處再次應用。既然我們並不確知預言的解釋,只要合理而不與聖經其他部分牴觸,我們未必全盤否定,可作為參考。

十至十二章是加百列最後的預言。此時由所羅巴伯所率領的猶太人己歸回,但以理也已是九十高齡的長者。為了明白末後的事,但以理禁食二十一日(十2),俟米迦勒與撒但爭戰結束,前來告知。第十一章即預言的內容。


南方王和北方王

十一章提到南方王和北方王,歷史上希臘分裂為四國,一般的註釋家認為:其中的南方王指多利買王朝,北方王則是西流古王朝。21節「卑鄙的王」一般認為是安提奧古四世。他是西流古王朝的著名暴君。馬加比王朝的叛變即因他而展開。36-45節卻沒有歷史作為對應,可能這段預言是針對末世的敵基督者而說。耶穌曾指出他的滅亡定局(太二四21;啟十九11-21;珥三2、12)。

2-35節的預言在歷史上應驗了,其詳細、準確,招致懷疑學者的批判,認為整部《但以理書》是主前二世紀時,有人偽託但以理之名所作,目的在於激勵猶太人的種族情緒。然而耶穌在「太二十四15」己清楚指出本書是但以理所作,而且有許多內外證可確定《但以理書》確是主前六世紀的作品。懷疑論者的立場,不易站得住腳。

第十二章是本書的結尾,也是天使預言的最後一段,提到末世將要發生的事,及預言應驗的時期。1-4節論及末世的災難,其中4、9節都提到「隱藏這話,封閉這書,直到末時」,顯示預言主要是指著末期說的,與當時無關。

本章指出了明白預言的途徑。「必有多人來往奔跑,知識就必增長。」 (十二4),「惟獨智慧人能明白」(十二10),顯示只在人切心追求,並虛心求神帶領之際,才有機會明白這封閉的書卷。


神的選民必得勝

《但以理書》是卷「得勝」的預言。一至六章的六則史實,分別由人的敬拜(一、三、六章)與神的權柄(二、四、五章)兩種角度描述,七至十二章的異象、預言,再以預言的實現強調神在世上掌權。不論是歷史或預言部分,對當代的猶太人都有相當的鼓勵作用,對今日的基督徒亦然。

在聖經中《但以理書》和《啟示錄》是一樣出了名的難懂。即使是但以理自己也要倚賴天使的講解,兩千多年後的我們,在讀這一卷時,更應切心祈求神親自帶領,並且照各人所能領受的,分別領受之。其實,只要靠著聖靈啟示,細心探索,當可得神喜悅,而明白書中的奧秘。


參考書目

○1《但以理書》,楊約翰著,棕樹出版社,1994年3月

○2但以理書詳解手稿(蕭拿單傳道)

○3《異象與國度──但以理書詮釋》,馬有藻著

○4《聖經啟導本》,海天書樓

○5《新約背景研究》,林大煜著,棕樹出版社,1990年6月

註一:參考書目○1,37頁






作者: 佳心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199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