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19期1995年12月)
主題特寫:[青年團契]從聖經倫理反思人本思想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黃靈新



前言

自1980年托佛勒(Tofflex,A.)在其著作《第三波》即道盡了時空的轉變,邁向了未來世界人格,並且由於社會的變革而有不同的下一代。另外奈思比特(Naisbitt,J.)在他的《大趨勢》中,亦強調在世界未來力量中,由於人口、經濟、科技、環境等問題,而改變了人類生活趨勢。及至1991年托佛勒又撰寫了《大未來》(Power Shift)更進一步指出帝國終結,對權力有新的解釋,而權力、財富與知識成為人類競逐的三大內涵,雖然希望將此三者統合於法律中,並轉化為知識領域。奈何處在多元意識膨脹中,加上科技衝擊與災難不斷產生,所以許多人認為「新人性倫理之建構」比當年登陸月球還困難。


人文主義的興起

說起「人文主義」發源甚早,但至1933年世界的人文學者才發表第一號宣言,強調人類在世界須追求「好的生活」(Good life),經過四十年後於1973年又宣告了第二號宣言,強調人活著須發展個人潛能及塑造整體人性。此時強調發展獨立個人,追求個人的創造力並謀求人際合作之人格特質發揮。我們若從中古時期的大教堂時代,即能瞭解當時的宗教家們把人類教育成,在世界上所賺取的財富捐獻給教會,財富積儹於天國,轉換獲得神國、神義的神本思想;但至文藝復興後,人文主義思想崛起,此時,人們深受義大利弗羅稜斯工商資本家對俗世生活的愛好的影響而趨向世界。


人本思想追求人文主義的表象

從良善的觀點看,人文主義肯定人性的價值,尤其處在這物慾橫流,人們僅競相追逐於權力、財富及知識的年代,人迷失於金錢及暴力中,人文主義主要是導正「將人當物看」,轉換為「將人當人看」,以人為主,肯定人的價值。從聖經觀點看,人本來是按著神的形像而創造,具有神的仁義與聖潔,是具有相當尊貴性的(參看:創一26,二7,三5-8)。從人文主義的哲學假設來看,它強調性善、自由與自主、個別差異與潛能、自我觀念及自我、自我實現、知覺及負責與人性等。如今的問題出現於「人本思想」的自我抉擇觀,個人認為它應源自於人文主義的表象,著重於自由、自主、自我觀念及自我實現,甚至藉著自由而犯罪,以對抗神本思想,所以「人本思想」相當張狂的說:「為什麼要向神負責﹖萬物的衡量是要以人為中心和判斷」。


人本思想捉不住人的價值

人本思想原欲將人文主義的良好一面發揮出來,奈何,人類內心深處隱藏著罪惡,在造巴別塔的時代,他們就狂妄的說:來罷!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創十一4),這是道地的以人為自我中心的行為。論起「自我」,從道德觀點而言,是屬於人的心理狀態與意識狀態,它可區分為外在的自我,來自於社會的壓力;另一為內在的自我,來自於內心的渴望。這兩種自我產生「壓力」與「渴望」兩種力量,它原屬於社會的道德塑造與內心自我的反省,但環諸當前社會牽動的力量,其外在是「輸人不輸陣」,其內在是「意識膨脹,誰也不服誰」,與聖經思想中的「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羅十二3)相去甚遠。處在這種背景下,原本人類將「神」視同無限的價值,最高的價值,如同燈光照亮一切事物的價值觀,如今已蕩然無存。這樣的自我中心的思想所追逐的價值,完全以個人的利益為依歸,再將此種思想擺在學校教育體系來看,那就非常可怕了,此時有三種新的人格產生,其一是父母將自己的孩子視為世上最美好的,學校老師不得因管教孩子而損其孩子的任何尊嚴,偶有不慎雖因著愛,處分了學生,其父母仍將他告進衙門裡;其二是孩子仗著父母的袒護,可以為所欲為,不聽學校老師的教導,對較嚴謹的老師甚至加諸於暴力反抗;其三是老師對管教孩子鬆手了,為了自保不願再鞭策別人的孩子。於是父母可以鼓動孩子罷課,老師也可以醞釀罷教,師生間的倫理關係,因為自我中心作祟而被腐蝕。最後,誰也佔不到便宜,反而使青少年更加橫行,飆車砍傷無辜的人層出不窮,卻聽不到父母譴責孩子的聲音,不禁讓我們要質問,孩子的父母,您在何方﹖所以倫理思想家Chardin,P.T.de說:「當人不把自己和全人類放在一起,那麼他就永遠無法瞭解自己。」讓我們深刻明白,那些自我中心的人所持的「人人為我」,但我「不為人人」的觀念是錯誤的,於是政府開始推動人文教育,冀望藉著人文教育來啟發人的心靈價值。


人文主義挽救不了世道淪喪

今日政府重視人文教育,即是要喚起世人不能物化,不能把人當物看。故冀望藉由人文主義的道德觀來追求教育的完整性、和諧性與創造性,甚至提出價值澄清的理念,而有所謂心靈(Spiritual)的教育,藉以轉化物慾、體驗生命價值。從人類的進步來說,它亦區分為物質的(Physics)、經濟的(Economics)及心靈的(Spiritual)等三個層次。從物質而言,當人類處於極端貧困時,人們所關切的僅是麵包,例如現今世界將近十分之一的人處在饑餓狀態,他們只要能獲得溫飽即獲得滿足,夫復何求。事實不然,當人獲得溫飽後,經濟持續發展時,此時人們開始追求經濟發展以後所帶來的好處,例如追求安全、保健、便利、舒適(國際保健組織的四大生活品質之訴求)。這也無可厚非,因神創造世界,即是祝福人類享受神的恩賜(詩一○四8-28)。問題出現於當人獲得飽足後,並不追求心靈的價值,反而競逐於欲望的追求,諸如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及今生的驕傲(約壹二16)等。從人文主義的自由與自主觀點而言,原本欲追求人性價值及人類尊嚴,演變至今日,成為專顧自己(提後三2),只求自己的事(腓二21),所以才有「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及「愛拼才能贏」這種口號,在其內心的深處都存在著佔有世界的慾望,於是黑白二道為了爭權利而無所不用其極。

再從人文主義的自我實現觀點而言,原本欲追求人的最高價值,即「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奈何演變至最後,個人都自以為是,輕易批判、論斷他人,大言不慚的「自以為義」,這些自以為義的人,都是外表清潔、裡面污穢者(參看:太二三25-28),只知獻祭而不願行善者(參看:路十一42),或一味的自我誇耀(參看:路十八11-12)。事實上,這些人活得悲哀,因心中缺乏基督的義(腓三4-9),這種表現對神的恩典充分的不尊重(參看:申九4-6),像污穢的衣服(參看:賽六四6)隨時可以丟棄。

人文主義不愧為污濁社會的一股清流,但是它對人類只有教化,沒有約束能力,敵不過九○年代《大未來》的思想洪流。從目前的社會現象觀察得知,有錢的人不因錢多而滿足,有地位的人不因地位崇高而受人尊敬,以致擄人勒索、色情賭博、販毒走私、暴力殺人甚至政治爭鬥、盜用詐欺等層出不窮,無非都為了金錢與權力。


聖經倫理的再省思

屬世的思想既不能淨化人的心靈,那麼我們再來省思聖經倫理。從倫理學(Ethics)觀點而言,其性質與作用原為哲學的一部,研究並思考支配人生的道德為何﹖但人類自古以來,無論生存於何種環境或族群,均有其生存的制度與規範,故倫理乃凌駕於道德之上。從人的心理現象而言,它有智、情、意三種層境,對於自己的意志與動作均有其「格」,非僅止於負責,必須將它推溯至聖經的善德,這個善德涵蓋了基督所說的義(太五6)、聖靈的果子(加五22、23)、神的形象(西三12)、德行的勸勉(腓四8,彼後一5-8)、主僕的關係(彼前二18、19)及彼此相愛(約壹三1-24)等基礎上。

由此了解世界的倫理學是以哲學心理之內涵為準則,它隨著時空改變而呈現多元的思想;但聖經倫理學,尤以新約的思想背景,主要強調以基督所啟示之人生觀為主旨,不獨教導何者為是,何者為非,更藉此思索神的創造(羅一20),達到人格改造,申論神之大能,以拯救凡信祂大能之人(羅一16)。

當歸入基督成為神子民後,保羅於他的書信中再度闡述基督的倫理,希望信徒據以遵行,主要以「順從神」為最高倫理準則,其次是對眾人如兄弟、愛人如己為倫理之實踐。雖人文主義思想亦強調價值澄清,表達崇高的人生理想,培養個人對社會責任的瞭解;倫理學也著重於知善、行善,尤以早期希臘哲學家更強調道德與罪惡之分野,蘇格拉底更是強調「人生之快樂惟有知識者(道德)才能得之」。問題在於人性的軟弱,禁不起世界的誘惑,缺乏著力點,惟有靠耶穌的能力才能勝過世界,故主耶穌在復活後升天前,開了門徒的心竅,使他們明白聖經,並且要領受上頭來的能力(路二四45、49)。也惟有靠著聖靈的更新,人才能謙卑下來,使石心換成肉心。如此,愛人如己最高層境的人間倫理價值才能顯露出來。


結語

處在這多變的時代,人們不應再追逐權力與金錢,應靜下心來思考,我們應該留什麼給下一代,我們應該如何重視心靈價值以留給下一代有思考的空間。此時,惟有破除以人為自我中心的人本思想,再次思考人之所以為人,萬物之所以存在,乃源自於神的創造的道理,人必須謙卑的順服神的旨意(約壹五14、15),才能尊主為大,才能去除自私,凡事才能求別人的益處(林前十24),並本著愛心行事(林前十三3)。






作者: 黃靈新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199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