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19期1995年12月)
時勢評論:[聖靈月刊]世界動亂的根源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榖響

「耶穌在橄欖山上坐著,門徒暗暗的來說,請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有這些事,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有什麼豫兆呢?耶穌回答說,......你們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總不要驚慌,因為這些事是必須有的,只是末期還沒有到。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飢荒、地震,這都是災難的起頭。」(太二十四3~8)

主耶穌豫言,末日災難的起頭是「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意即戰爭是無法避免的,而且戰爭的訴求主要是「民族」之間的對抗。盱衡現今國際局勢,「民族意識」確是各種動亂與不安的根源。

美國有「百萬黑人大遊行」,刻意挑起種族對立的衝突;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訴諸公民投票,欲求法語民族的獨立;中共在東海飛彈演習,絕不放棄對台武力的原因也是「民族情感」的不容分割;馬來西亞華人和馬來人的種族問題一直困擾著執政者;印尼的東帝汶動亂來自先後移民的民族意識不同;耶路撒冷一直是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爭執的焦點,巴勒斯坦激進團體領袖被槍殺,又為中東帶來另一個定時炸彈。

世界動亂的根源來自民族主義的高漲,民族之間的分化和猜忌又來自語言的障礙。但是人類原來是一樣的口音,一樣的言語(創十一1),團結的力量可以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只可惜動機錯誤,為要傳揚自己的名,不是榮耀神的名,於是後來口音變亂,彼此的言語不通,眾人就停工無法造城了。

聯合國成立五十週年紀念,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元首齊聚一堂,共同宣言願為世界的和平而努力,但是「無力感」卻無法揮去。根據國際戰略研究所發表的戰略評估報告指出,「目前世界政壇的領袖人物一方面受到國內政治的束縛,同時又缺乏魄力,因此對全球性的問題束手無策」,我們還能期望什麼偉大的領袖來拯救世界?

民族之間的藩籬果真無法超越?語言的分歧一定不能溝通?語言其實可以透過翻譯而彼此了解,民族的尊嚴和利益在「愛人如己」的前提下也可以獲得安置。因此這個世代的危機實際上是因為缺乏「愛」,人的愛心漸漸冷淡(太二十四12),人的眼中只有自己本位的「正義」,是單顧自己的「正義」,而不是憐憫與同情的「正義」。過去的歷史軌跡只是道出人性的貪婪和權力的慾望。

人在動盪不安的局勢中苟延殘喘,誠如聖經所說,日子將到,神必命飢荒降在地上,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神的話(摩八11)。神的話就是叫我們要存憐憫的心,彼此相愛。人類既然遠離神的愛,失去活水的滋潤,結局就是在互相殘殺,彼此吃骨頭肉的恐怖陰影下生活。

主耶穌應許要賜給世人的活水就是「聖靈」(約七37~39),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面(羅五5),聖靈的愛確實超越了語言的隔閡,突破了民族的藩離。門徒在五旬節領受聖靈的澆灌,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是天國的言語,不是世界的言語),但是來自天下各國的虔誠猶太人卻聽見門徒使用各人的鄉談方言,這正是一個表徵,在聖靈的運行之中,人類的語言恢復統一了,好像回到巴別塔之前的情景,人類的和平在聖靈的帶領下終要完成。世界的動亂可能繼續惡化,但人在基督裡卻可以獲得平安與寧靜。


作者: 榖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199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