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19期1995年12月)
真理論壇:[聖靈月刊]「大衛打歌利亞」的省思──淺談教會的走向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郭祝壽

經文:撒母耳記上十七章

大衛與歌利亞之戰,可直接視為選民與仇敵之戰,更可引申為教會與撒但之戰;則今時代的信徒,不能不對這一場戰役,投入更多的關心與瞭解,俾成就全竟之功。

在談到大衛的英勇之前,要先看看掃羅的景況,因為他本是歌利亞挑戰的對象,堂堂的正義之師,耶和華神的軍隊,為何不能突破歌利亞的咆哮﹖惟有明白了掃羅軍的「不能」,才透視大衛之「能」的重要;而此所謂「能與不能」,也該是掌握教會發展的最佳動向了。

一、掃羅的「不能」

當初,掃羅和他的軍隊,聽到歌利亞的罵陣後,惟一的反應是驚惶,極其害怕(11、24節)。箴言記載:「你在患難之日若膽怯,你的力量就微小。」(二十四10)。面對歌利亞這種敵人的挑戰(攸關生死呢!)也可說是在患難中吧,結果以色列人是膽怯,力量真的微小;或許歌利亞是大了一點,想想,身高六肘零一虎口(約三公尺),身上穿的鎧甲就重五千舍客勒(約五十七公斤),鐵鎗頭重六百舍客勒(七公斤)(5~7節),光看他的相貌,就夠嚇人的,再聽他的聲音「呼叫」(8節),難怪,以色列軍要高掛「免戰牌」了。

想當年,摩西派十二探子窺探迦南地,回來後,那十個沒有信心的探子,所報告的,就是小信之人的模式,「看敵人,身量高大;看自己,如蚱蜢。」(民十三32~33)。其實,敵人沒那麼可怕,自己也沒那麼可悲;但這些人,就是會強化敵人,矮化自己。

在此種心態下,掃羅和其軍隊,面對歌利亞,愈覺其高大猙獰可怕,自己愈不敢出陣應戰。他們還沒學會,「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一7)。因此,基本上是內在信仰出了問題,以至於,不能克服外在壓力的挑戰。

由於內在對神信心的不足,又面臨強大的壓力,掃羅潛意識的反應,就是靠賴看得到的軍裝;所以,大衛要出征前,掃羅那麼善意的將自己全套戰具,給予他佩戴。

軍裝(戰衣、銅盔、鎧甲、刀),不是不好,它乃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所提煉的產物,為了生存、殺伐、戰鬥,一步一步地,從痛苦的經驗,集諸多智慧的結晶,長時間所融匯的工具,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它佔有不可泯滅的地位。隨著時代的進步,各種武器也逐漸改良,提昇為最有殺傷力的高度科技,即為明證,武器與人類的文明是須臾不可分的。

可是如果一個成功的文明,它原有成長過程中豐富的創造力衰竭了,對於變動的環境,缺乏適應的彈性,那麼伴隨而來的,將是行動力的僵化。所以,不論多偉大的產物(包括人的思想、制度、傳統),若它成為神聖的教條,被奉為圭臬後,往往阻礙了人們對環境變化時,所該有的調適力。

掃羅即執著於傳統的工具上,似乎捨此無他了,因此,他顯得力不從心。傳統,該被尊重,但不是一成不變地可適用於任何時代,如果,我們的觀念,不能跳脫出來,將會被傳統所拖垮。

雖然,從外表看掃羅軍,也是擺列隊伍(撒上十七2)準備戰鬥,但身歷其境時,卻不能戰鬥,也不敢戰鬥,證明這種隊伍,只是「能看不能用」。悲乎!

很諷刺的是,他們既能「擺列隊伍」,表示了它有組織,可是它缺乏戰鬥力。請問,一支有組織的軍隊,但沒有戰鬥能力,它能保疆衛國嗎﹖如果以掃羅軍的立場,借鏡為神的選民(教會)的立場,您有何感想﹖其實,一個很簡單的理念,不是「組織」或「制度」不好,真正的關鍵,在於這些組織(制度),應保有高度的調適力、創造力,散發出清新自由的生命力。

二、大衛的「能」

大衛的出場,為我們勾勒了兩個顯明的輪廓:

(1)大有信心(也是勇敢的)

(2)具創造力(跳出傳統的窠臼)

這兩個特點,與掃羅大異其趣。

大衛初見歌利亞時,即問別人:「有人殺這非利士人、除掉以色列人的恥辱,怎樣待他呢﹖這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是誰呢,竟敢向永生神的軍隊罵陣嗎﹖」(26節)

又在掃羅面前說:「人都不必因那非利士人膽怯,你的僕人要去與那非利士人戰鬥。」(32節)

這些都自然地反映出大衛的勇敢與豪情,他對自己充滿了自信,也對神有絕對的信心。因此,當掃羅勸他不要出戰時,他就堅決地婉拒。同時見證道:「耶和華救我脫離獅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脫離這非利士人的手。」(37節)而這種信心和勇氣,實奠基於曠野生活中,困厄環境的操練,其所表現的特質,卻是不自誇不自餒的大無畏精神。

儘管歌利亞見他年輕藐視他,以言語咒罵他,他也無所懼怕,

反而宣告:

我來攻擊你,是靠萬軍之耶和華的名......

今日耶和華必將你交在我手裏......。

(45、46節)

諸如此類,脫胎於猛獸要脅的勇氣、信心,及維護神榮耀的豪情,就不是養尊處優的掃羅和其步卒所享有;難怪,掃羅只能說「耶和華也與你同在」(37節),自己卻不能承受這份殊榮與恩典。

掃羅就把自己的戰衣給大衛穿上......

大衛試試能走不能走......因為素來沒有     

穿慣於是摘脫了。他手中拿杖......。
(38~40節)

掃羅的善意,大衛沒有馬上拒絕,他還是試穿看看;戰衣鎧甲,這種爭戰必備的傳統裝備,誰能說它不需要呢!大衛他也「試試」,表明他並不隨便排斥這些裝備,畢竟它是長期以來,所衍生出的東西,且值得大家去肯定的;然而,大衛覺得穿不慣時,他就毅然地摘脫了。

好個大衛,真的是「自由人」,不被傳統所拘束,不被華麗的東西所蒙蔽;掃羅的軍裝雖好,卻不適合於大衛,穿戴它,反而「不能走」,那要它何用!乾脆,脫掉算了,這就是知所取捨。

人如果沒有內在豐富的生命,及活潑旺盛的創造力,很難在既有的生活模式中,另闢蹊徑;傳統,必有它輝煌燦爛的一面(價值),但若我們一直把傳統奉為金科玉律,遵行不渝,很可能,它也限制了我們的進步。

大衛他即不受「傳統軍裝」的迷惑,能夠由其中跳脫出來,是為他的智慧;機弦甩石,管他別人怎麼看我,我能用,發揮實力,打擊魔鬼(歌利亞),那就是榮耀神。爭戰的目標是勝了又要勝,而不是只講究華麗的排場。

三、今日教會的方向

主耶穌說過:「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十四6)。祂不單是通天的道路,也是我們在今生絕處逢生的道路,當我們陷入絕境時,靠著祂,必能走出一條路來;而你要在凡俗的路徑中,另闢新徑,必要有主耶穌潤飾你的生命,因祂是「奇妙、策士、全能的神」(賽九6),而「神豈有難成的事麼﹖」(創十八14)。

今天,信徒所當追求的,該是與主更親密的聯合,使我們的靈命豐富,神本身就是創造的源頭,若我們讓祂佔滿了我們的心,我們必定有活潑的生命力,及遇困難時,強韌的調適力。

教會處身在風雨飄搖的罪惡世代,魔鬼藉著諸多罪惡、患難,和各種打擊,讓教會無所適從,究竟,當如何才可使我們由濤天的巨浪中,脫穎而出﹖關鍵不在於辦法,而在於神同在的能力。

因此,我們今天的著眼點,似不應該老是放在方法的策畫,或者組織及制度的研討上;不論是方法、組織、制度等,皆不是絕對的,因時空之變遷,主客觀條件之差異,往往造成了不同的取向。

或許,我們在傳揚福音,拓展教會的事工之際,更該反思諸己,加強靈修生活,讓我們有更活潑清新的生命氣息,能衝破樊籠;有神般的智慧,知所取捨,提得起,也放得下......

末了,再思想一下大衛的

「我穿戴這些不能走」於是「摘脫」了
(39節)

淺析:

不能走:失去戰鬥能力

原因:穿戴這些(目前所有)

改進:摘脫(需要智慧與魄力)

如果,目前的環境、模式,像掃羅的軍裝般,限制了我們內在能力及恩賜的發揮,為什麼我們沒有智慧看出來呢!又為什麼沒有魄力把這些阻礙「摘脫」呢!

求神讓我們有智慧,去發現最適合我們每個人的「機弦甩石」,用來得心應手;對每個教會也能因時制宜地找出最合乎自己教會需要的對策,以彰顯神榮!但願神賜予我們內在豐盛的生命,能衝破層層陰霾的限制,如同浴火鳳凰般,展翅飛向更高的遠方。


作者: 郭祝壽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199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