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20期1996年1月)
真理論壇:[聖靈月刊]從「摩西的帕子」談起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謝宏駿

經文:林後三12~四6

新約作者引用舊約的歷史典故常常溢出原來的意義,給予典故新的理解,在解經學的方法來說,可以歸類為「預表類型」解釋法,或謂「靈意」解釋法,將歷史事件當作新約的預表,舊約是影子,新約是實體,舊約是表象,新約是實現。這種新舊約的對比在保羅的著作更為明顯,「摩西的帕子」就是很好的例子。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第三章提到承當新約執事的憑據,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字句」是第一個意義,文字都有第一個涵意,意指實體世界的某物或精神世界的某狀態,例如「貓」這字指的是一種會抓老鼠的敏捷動物,「快樂」是一種精神舒適的感覺,凡所有文字必須有所指,我們才能了解這個字詞的意義,如果某文字指著不存在的事物,我們就無法理解這個字,因為在我們的經驗中無法找到那個事物,或者某文字所指的事物超越我們的經驗,它雖然存在,然而我們限於經驗的侷限,無法體會,也就無法理解這字。文字基本上必須有這種「意指」的功能,這就是所謂「第一義」。

然而,文字也是人類所使用的,是活的,會產生變化,甚至會加上第二義,因為人類思維和感情總會超越文字第一義的範圍,有時我們不便直接說出「我愛你」這種比較肉麻的話,我們就拿一朵玫瑰花送給心愛的人,這朵玫瑰花不只是物質世界的某物而已,它已加上第二個意義,就是「愛情」;有時某一種精神境界是現行文字無法描述,只能暫借現有的文字比喻這個境界,例如主耶穌所傳講「天國的信息」,天國這種靈的境界已經超越人類實體世界的範圍,這種境界又要表達給人類理解,只好透過現有世界的事物來比喻或象徵。因此文字就加上第二義是常有的現象。

保羅將「摩西的帕子」也作了文字上的雙重運用,首先指出它的第一義,就是摩西上西乃山,與神面對面說話,領受神的訓誨,下山之後臉發光,百姓怕看見他的臉光,要求他將帕子蒙在臉上(出三十四29~35),但摩西進到耶和華面前時就揭去帕子。百姓與摩西的臉光無法面對面直接接觸,有帕子阻在中間。摩西與神見面就無需帕子,乃直接面對。在這裡帕子有第一個文字上的意義,指那條物質世界的帕子。

保羅接著就要轉換「帕子」的第二義。「直到今日誦讀舊約的時候,這帕子還沒有揭去」,這裡的帕子為何還在呢﹖百姓與摩西的臉光的阻隔如今還在,意指今日百姓在讀摩西律法書的時候那個「理解上的阻隔」還在,「帕子」的第一義就是「精神理解體會的障礙」。百姓心地剛硬,有如心眼被蒙蔽一樣,所以英文KJV 的翻譯是說「But their minds were blinded : for until this day remaineth the same veil untaken away in the reading of the old testament.」「帕子還在心上」與「心地剛硬」兩者有因果關係,因為理解的障礙還在,所以他們的心地剛硬,他們的心眼蒙蔽。如果他們歸向基督,相信基督,這帕子就可以廢去,正如基督與以馬忤斯的兩個門徒談話,這兩個人眼睛迷糊,不認識基督(路二十四16),主耶穌責備他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於是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凡經上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27節),後來門徒的眼睛明亮,才認出基督來。這個過程正好說明帕子如何被揭去,原來他們誦讀摩西的律法書只停留在文字的第一義,歷史的第一義,如今基督來了為他們講解文字的第二義,歷史的第二義,就是指著基督的第二義,如此,他們心中的帕子拿開了,心中的眼睛明亮了,認出基督了,看見基督了。

保羅強調憑著字句是無法認識基督的,必須憑著精意,就是憑著聖靈,才能認識基督。主耶穌所以差遣真理的保惠師來到,要引導我們明白一切的真理(約十六12~13),聖靈要將一切的事告訴我們,這就是在基督裡,在聖靈裡揭去帕子的過程。所以「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哪裡,那裡就得以自由」(林後三17)。

既然靠著聖靈的引導,帕子已然揭去,我們就如同摩西進到神的面前,就將帕子拿掉,與神面對面說話,我們也與主面對面交通,「敞著臉」意即沒有帕子的阻隔,得以看見主的榮光,主的榮光照在我們的臉上,我們就像摩西一樣,臉上也會有榮光的返照,因我們的臉好像鏡子一樣,從我們的臉上反映出主的形像,如神起初乃照自己的形像創造亞當一樣,我們如今也恢復了神的形像。

要恢復形像的關鍵就在於聖靈的更新,而聖靈就會幫助帶領我們進入摩西律法裡的真理,聖靈將心中的帕子拿開,使心眼打開,得以明白基督的奧秘。

相反的,不接受基督,不相信基督的人就被世界的神弄瞎心眼,使福音蒙蔽,如同用帕子遮蓋著一般,希臘文就是用(帕子)作為動詞,以被動語態表示福音被帕子蓋住了(),在滅亡的人身上福音榮耀的光無法照著他們。這等人心中的帕子還在。

保羅如此詮釋「摩西的帕子」,從實體意義引申到靈性的意義,就是所謂的「靈意」解經,很有深度,也很有生命活力的彈性,給我們在解經上一個很具代表性的典範,只是無法否認的是,靈意解經也有相當的危險,容易陷入自己聯想過度的景況,如何拿捏的適當,真是吾輩應該禱告求主帶領的。


作者: 謝宏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199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