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23期1996年4月)
主題特寫:[青年團契]來去喔!阿曼

王光燦



燈光下提筆疾書的我,好似個說書人,正繪聲繪影地將群眾的情緒提引到精彩絕妙之處,數年前的恩典也藉由筆尖,行雲流水般地細細道出,那一段寄居阿曼的日子……。

曾有人說:青春就是希望,最適合到外界闖蕩一番,增加人生閱歷……。這些話或許正是我的個人寫照。經上說:神早已預先定準我們的年歲與所住的疆界。當知道自己蒙神賞賜這「外交飯碗」時,就知道這段飄泊的日子在所難免。但神不會將我們所擔負不起的軛強加給祂的子女,祂給我一年半的時間,自我準備去走這段孤單的路程,今日回想,心中感謝不斷!在此提供這段經驗,以供其他有志到外地一闖的同靈做參考。

外放令


每年的外交官外放公告前,正是諸位候選人私下較勁的關鍵時刻,大家競相運用各種關係,以求能在「黑箱作業」中爭得好位置。一九八七年四月,小弟被列入第一批外放名單中,但毫無人事背景的我,只能靠平時的工作表現來「自力救濟」。果然,我是分發到一個不毛之地──阿曼王國。失意之餘,到處打聽該地一切消息,我發現那是個遭人遺忘之地。可是,自己那顆想飛的心並未因此畏縮;獲得父母和兄姊的支持,知道有神的同在是最可靠的,我積極地準備隨身衣物,率然地飛赴這個中東小國。

約書亞記三章14~16節中記載選民過約但河的情形,我一直思考:當祭司抬著約櫃即將踏入約但河的那時,他是如何的完全相信神的吩咐而無視眼前洶湧的約但河水?簡單的一腳卻有多少信心的操練而能毫不猶豫地踩下去(彼得走海面最後就失敗)。

阿曼王國


位於印度洋西濱的她,扼住波斯灣出口,戰略地位很重要,面積為台灣的八倍,人口僅150萬人,以下分數點介紹當地環境。

(1)種族:以阿拉伯人(黃)和非洲人(黑)二種膚色為主要。外籍勞工有150萬人,主要為印度、埃及、菲律賓、巴基斯坦人,這些人是構成該國工商業運作的主力。

(2)語言:以海灣區土語(方言)和英語為主。正統阿拉伯文僅見於經文(可蘭經)或寺廟祈禱時,因為曾受英國保護達百年,英語反而是最通用的生活語言。

(3)生活起居:食物多為進口,供應無虞,住的都是大別墅,水電價格貴,但都是政府負責(國營)。到處都有餐館、炸雞店、超級市場,在這裡缺乏娛樂活動,最多只能租錄影帶。除此之外,生活條件並不比台灣的鄉村生活差。

(4)氣候:這是影響人們作息最重要的因素。熱季從四月到十月,白天溫度在42~50度,偶有沙漠熱風直接吹襲,夾雜大量細砂影響行車視線。其他月為涼季,白天溫度都在15~25度,是非常舒適怡人的時候,偶而下雨全國交通就隨即停擺(一年一兩次)。

(5)宗教:此地屬溫和派回教,和伊朗傳統教義派不同,對外國人採寬容政策。此處可見基督教教堂,也不限制宗教活動。國王在每週五聚會(安息日)親率文武百官跪在主領者面前聆聽訓誨。可見其宗教治國的理念影響深遠。

(6)風俗:由於回教主張種族融合,而且此地自古即是海上貿易港,風俗之多難以形容,但民風保守,男女未結婚前不能牽手,衣著須儘可能蓋住手腳。阿曼男士一律著白袍束腰,頭上纏頭巾;女士在正式場合時,未婚者穿黑袍須蒙頭(細紗),已婚者不限制,這是較為特殊之處。

點點滴滴


將近三年的日子充滿了各種的酸甜苦辣,這些滋味的累積正是一段個人與神密切契合的體驗。外邦朋友常說我過得很快樂,其實這是神為我安排得好,以下舉幾個例子來與弟兄姊妹分享。

(1)好同伴:俗語說在外靠朋友,當我初到國外,正是適應上最艱苦的時期,神安排一位養蝦專家來指導阿曼的養殖場達三個半月,陸續有幾批台灣商人來作生意,半年後,新大使的到任使我忙著協助安頓他們全家,轉眼間,我已住了一年半,陸續認識一些馬來西亞華人、埃及人、阿曼人、印度人,我的時間都被佔滿了,而兄長和幾位主內同靈都持續聯絡,使孤身的我不斷在信仰上獲得灌注,神為我安排了這麼多的好同伴,感謝主!

(2)按人計價:在一個陌生地,常常都得吃虧學經驗。初到阿曼,自己總有上街買菜的習慣,那些印度小販總依購買者的膚色、衣著與購買習慣來為你定價。我剛開始也不知情,直到一位印度好友陪我去買菜才知曉,原來自己都被敲竹槓。他們給阿曼人和印度人的價格最便宜,菲律賓人和埃及人居中,我(被當做日本人)看來油水最多,價格當然最高。不單是蔬果,連買車、家電、衣服都是看人開價的,最後我都去超級市場,免得受氣又花錢。

(3)自由業:初到阿曼就感到計程車比例過高,而且阿曼人似乎都不投入生產。不久我了解,阿曼人的老板喜歡用外勞,因為較便宜又好管理;本地青年雖貧窮,但鄙視勞動工作,只想跟政府貸款買車當計程車司機,沒生意時就群聚聊天、嬉戲,就算是上班,也是常溜班。人力閒置是阿曼最大的隱憂,工作態度使人直搖頭。

(4)折扣天地:這裏仍停留在「人治」的階段,一切都可講價,要求折扣,而且差異可達數倍。到政府機關辦事,只要有朋友關說,常會出現超快的效率,甚至連交通罰單都可打折,真是個到處折扣的國度。從此角度看,阿拉伯人和中國人可算是兄弟之邦。

(5)回教規定:在阿拉伯世界是禁酒、戒豬肉的,但是各國的處理方式不同。阿曼是發飲酒許可證,豬肉是課重稅(以價格限制)。沙烏地阿拉伯是完全禁絕,甚至要求在每天的禱告時間(回教徒一天五次禱告)所有商店都要關門歇業。齋戒月時最嚴格,阿拉伯人從太陽升起後即不得進食、喝水、抽煙……,外國人亦不得在公開場合進食,違者立即拘禁,歐美人士常在此時度假或出差逃避這些限制。這些規定好像使我們受到許多束縛,其實基督徒只要謹慎就好,並不會如想像的那般難受。

有人心裏疑問:為什麼真教會無法傳入回教地區,尤其是所謂阿拉伯世界?因為這地區的社會風俗已完全回教化,如此緊密又封閉的社會結構,其他的宗教信仰很難生根,當然,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我們並未有懂阿拉伯話或阿拉伯人的傳道者。此外,中國人在海外除了受聘雇,就是開餐館、做生意,阿曼的人口少、工商業又被王公貴族完全壟斷,中國人自然就少(無法生存),所以,真教會欲傳入這地區可能須擇一華人集中的城市(如杜拜)做突破,肯做的心加上神的同工,我們就可在這地區建立教會。

神的旨意原是好的。回想在這將近三年的闖蕩生涯,我學到完全信靠、完全順服和自我管理。保羅能在任何景況下都可知足,他曾自誇:「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3)。」感謝神,後來我轉入私人企業時,仍時常受到這段經驗的激勵,我們既是神所造,就該放心把自己完全交託神來帶領,因為神的旨意原是好的,絕不會讓我們受到虧損。但要緊的是,事前的準備工夫。我們須捫心自問:自己燈內的油足夠嗎?願一切榮耀歸給賞賜我們的主耶和華真神,阿們。






作者: 王光燦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4/01/199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