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25期1996年6月)
靈修小品:[聖靈月刊]為什麼是我?

春暉

每當為了配合教會或教育系的聖工,常常要求學員「自覺使命」地共襄盛舉;然而,樂意順從的人少,委婉推辭的人多。推辭的藉口不外乎是:「不要哪,我沒有恩賜」,或是「我不敢,叫別人好了」,「我很忙,沒有時間」等諸如此類不是理由的理由。在百般「勸勉」兼「討價還價」下,有的勉為其難的接受;有的還是「三不政策」──不見面、不談判、不妥協,「謙虛」地把機會拱手讓人,甚至好像約伯一樣感歎他那種難以承受的沉重遭遇:「......為何以我當你的箭靶子?」(伯七20)。當事情臨頭的時候,或許有些人的反應正是如此。是的,「為什麼是我?」

教會的工,就是神的工。神的工除了神親自施行外,都是藉著神的僕人(包括你和我)的手,代為實現。因為神揀選祂的僕人興起,必有祂的特別意義與目的,除了要完成神的救恩經綸外,同時也要對當事人在信心與能力上進一步的操練,以更臻完全。所以無論我們接到教會什麼樣的差遣,或要做什麼樣的聖工,我們都要瞭解到,這是神給我們的特別恩典,叫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八28)。得什麼樣的益處?在此謹提出三點,與眾弟兄姊妹彼此勉勵,相互學習。

一、得成長的益處 

主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約四34)。

食物是叫人成長的,我們身為基督徒行走天路,也必須靠著食物的能量,使我們的靈性得以成長,有體力奔至神的山(參:王上十九8)。而我們的食物,既不是名利,也不是金錢,更不是地位;而是遵行神的話語(靈修),與作神的聖工(事奉)。所以我們有工可做,乃是神的恩典,使我們除了靈修外,又可事奉,有足夠的食物,得以長大成人,有聰明智慧與體力,奔跑天路。

二、得信心的益處

約書亞吩附百姓說:「......,使你們知道所當走的路,因為這條路你們向來沒有走過。」(書三4)。 

迦南美地雖是神應許以色列民應承受之地業,然而迦南地長得什麼樣?將來又有何發展?沒有人能知道,所以約書亞勉勵百姓,要跟隨在抬約櫃的祭司後面,走當走的路。直至祭司的腳踏入約但河水後,河水立刻分開,成為乾地,讓以色列民順利進入迦南地。由於約書亞的信心、祭司們的信心,成就了無數以色列民的信心。

今天我們的事奉,或許也是一條「向來未曾走過的路」,如何將所望之事、未見之事,成為實底、成為確據(參:來十一1),正是我們在信心上的操練,等到我們踏出第一步的時候,等到我們事工完成的時候,我們的信心必然更加精粹。

三、得成貴重器皿的益處

神所揀選的僕人,除了少數來自宮廷貴族外,大多來自一般令人所看不起眼的行業,諸如:牧羊人、農夫、漁夫等。然而他們為神所做的工,所留下來的可歌可泣的事蹟,一直為我們所津津樂道,他們的風範,也為我們所景仰。所以,神的僕人不論出身,只要能甘心為主所用,都能成為大戶人家的貴重器皿,成為眾人的榜樣。正如保羅所說的:你們該效法我,好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十一1)。

然而我們在事奉上,要有正確的觀念,以免我們因完成一件事工而一時心高氣傲,以致得罪了神。那麼要有什麼正確觀念?就是「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裏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因為你們知道從主那裏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西三23~24)。只要我們實實在在的做給主耶穌看,是為主而做的,那麼,我們就必定在事奉的操練功課上,更上一層樓。

所以我們面對事奉的時候,就當存著歡喜的心,樂意為主所用,如同以賽亞先知一樣,積極說道:「我在這裡,請差遣我。」(賽六8),而不再是消極回應:「為什麼是我?」因為神給我們的操練,一定是我們所能承受得起的;而且神賜給我們的,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一7),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3)。透過事奉,使眾人得以看出我們的長進來(提後四15),進而達到「事奉愈久愈甘甜」的境界。


作者: 春暉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199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