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25期1996年6月)
信仰社會:[青年團契]超過信仰的礦野路

慕容恩

每次的國慶閱兵或軍事演習,我們所看見的,是壯盛的軍容及精良的訓練。民國七十年以前,我國的國軍與以色列的軍隊是並列同等級,且受到世人肯定與佩服的。

近年來,台灣的民主化,使得民智大開,民權也漸漸受到重視;由於去年一連串軍中發生可疑死亡與失蹤案件後,軍中的管教與人權也逐漸受到社會關注。

也許是因為軍人的身分特殊,以至於給人的印象總是勇敢、無畏、剛強的。事實上,軍人並沒有什麼特別,因為他們也是我們子弟所組成的,只是長久以來,社會遺忘了他們原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也有七情六慾的人罷了。

在軍中,每一連皆有輔導長來關心輔導軍人,只是從合理化、人性化及效果的角度來考量,相較於西方基督教國家以牧師來關心輔導軍人,似乎台灣的輔導長還是略顯不足。隨著軍中事件的發生,教會中開始有人關心服役的弟兄;不管是寫信、寄卡片、送教會刊物,或是各軍事單位附近的教會提供服役弟兄的協助,也都使這些離鄉背井的弟兄感受到溫情與關懷。

服兵役,有人畏懼,也有人認為是浪費時間;但大多數的人認為這是使一個稚幼的男孩變成真正頂天立地的成人所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其實,服兵役就像是以色列民出埃及進迦南一樣:神的恩典、眷顧是一路相伴,但人的歎息、抱怨也一路相隨。以色列人出埃及時,單是步行的男人就約有六十萬,如此龐大的遷移,隨時都有可能被仇敵吞噬,神卻一直保守他們:從雲柱火柱引路、過紅海、降嗎哪,神一直眷顧他們,但是愚昧的百姓,到了巴蘭曠野,稍受挫折,就開始發怨言,殊不知神正藉由這樣的考驗使選民能煉成精金。當兵的人,有人喜於服役單位的輕鬆,但有更多的人是在抱怨中完成役期的,其實這一切皆有神的美意。保羅說:「凡在軍中當兵的,不將世務纏身,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提後二4),當時出埃及的以色列民就是不知蒙神喜悅,以至於二十歲出埃及的人多無法進入迦南,所以將服役當為人生的出埃及,也是件令人難忘的歷程。其實,各人服役的境遇不同!「順服作官的、掌權的,遵他的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多三1),是有基督徒身分的軍人在信仰與生活上的最佳準則。

目前台灣尚無明顯的機構有計畫及系統的從事軍人的生活、信仰與福音工作。所以在這方面,教會仍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教會可以協助軍中團契的成立、刊物的寄送,或是提供放假弟兄交誼、休息、閱讀、禱告的場所,這些工作能排解軍人離家之苦,並能照顧其信仰,以避免誤入世俗。

去年發生的一連串軍中事件,引起了各方的關注。教會與信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對於福音沙漠——軍中,做更多的努力與澆灌。


作者: 慕容恩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199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